天枢穴古今临床应用探析

2014-10-27 01:16刘丽莎等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4年1期
关键词:探析

刘丽莎等

摘要: 天枢穴在《针灸甲乙经》、《针灸大全》、《针灸逢源》等古籍中均有记载,并且因其临床效果显著而被广泛应用。通过查阅古今医籍并结合临床报道,本文介绍了天枢穴功能、主治、应用进展等,并列举了典型病例的治疗。论证指出,天枢穴治疗疾病有多系统双向调节的特点,其作用机制和操作方法需作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天枢穴;古今应用;探析

中图分类号: R224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7-2349(2014)01-0079-02

从古至今,天枢穴常被应用于治疗脾胃功能失调而引起的胃炎、呃逆、泄泻以及淤血积聚导致的痛经、宫寒不孕等多种疾病。为了总结前人的经验,便于临床上更好地应用天枢穴,本文对天枢穴古今临床应用进行了探析。

1 定位和刺灸法

天枢穴是大肠的募穴,始载于《针灸甲乙经》,别名为“长溪、谷门、循际、循元、补元、大肠募”。《针灸甲乙经》记载其穴位:“去肓俞一寸五分,挟脐两旁各二寸陷者中。”定本穴时取仰卧位,在脐中部,脐旁2寸处取之,刺法直刺l寸~1.5寸,艾灸5壮~7壮或艾条灸10 min~20 min。孕妇不可灸此穴位,本穴不宜深刺,深刺时应注意腹后壁的大血管。

2 古代临床应用

2.1 泄泻、痢疾、便秘 天枢为大肠募穴,能通调肠腑,涩肠止泻,理气通便。《灵枢·灵兰秘典》曰:“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大肠以降为顺,大肠传导功能的失常可导致大便异常,出现泄泻、痢疾、便秘等病证。如《针灸甲乙经》中记载:“腹胀肠鸣,气上冲胸,不能久立,腹中痛濯濯,冬重于寒则泻,当脐而痛,胃肠间,游气切痛,食不行,不嗜食,身肿,侠脐急,天枢主之。”《继洲杨先生胜玉歌认症定穴治法》提出:“大便泄泻,中脘、天枢、中极,灸。”《针灸大全·窦文真公八法主治病证》指出:天枢穴在不同腧穴配伍中主要用于治疗“脐腹胀满,气不消化”,“泄泻不止,里急后重”,“腹中肠痛,下利不已”,“腹中寒痛,泄泻不止”,“赤白痢疾,腹中冷痛”。

2.2 痛经、月经不调、带下 天枢具有理气止痛,活血化瘀之效,《针灸甲乙经》中记载:“女子胞中痛,月水不以时休止,天枢主之;脐疝绕脐而痛,时上冲心,天枢主之;气疝烦呕,面肿奔,天枢主之”。《针灸大成》中记载:“奔、泄泻、肠疝、赤白痢、水痢不止,食不下,水肿腹胀肠鸣,上气冲胸,不能久立,久积冷气,绕脐切痛,时上冲心,烦满呕吐,霍乱、冬月感寒,泄痛,症寒热言、伤寒、饮水过多,腹胀气喘,妇人女子,血结成切,下赤白,月事不时。”

2.3 腹痛、呕吐、奔豚 从位置而言,天枢位于脐旁二寸,上下腹的分界处,乃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天枢穴与冲脉相通,如张介宾在《类经·经络类》卷七所言:“腹之背腧,谓之十一椎膈膜以下,太阳经诸经之腧皆是也。其行于前者,则冲脉并少阴之经行于腹与脐之动脉者,即肓俞、天枢等穴,皆腹之气街也。”《针灸大全》提出:“腹中寒痛,泄泻不止,天枢二穴,中脘一穴,关元一穴,三阴交二穴。”《继洲杨先生胜玉歌认症定穴治法》提出:“腹内疼痛,内关、三里、中脘、水分、关元、天枢。”《内经评文·四时气第十九》曰:“腹内常鸣,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邪在大肠。”《针灸逢源·霍乱篇》提出:“吐泻不止,中脘、天枢、气海。”

2.4 遗尿,小便不利,水肿,虚损 天枢穴不仅能够理气利水,还能够通过对后天之本的调理,达到补虚培元,调节肾气的作用。《针灸大全》曰:“虚损天枢而可取。”《千金方》:“小便不利……灸天枢百壮。天枢,主疟振寒,热盛狂言。天枢,主冬月重感于寒则泄,当脐痛,肠胃间游气切痛。”

3 现代临床应用

3.1 消化系统疾病 吴凤华[1]为观察分析深刺与标准针刺天枢穴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差异及安全性,将39例慢传输便秘患者分为实验组21例和对照组18例。实验组深刺天枢穴,对照组标准针刺天枢穴。2组治疗后便秘量表积分、大便性状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深刺天枢穴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疗效较普通针刺为好,且安全性高。陆影等[2]为观察内服七味白术散并磁贴天枢穴对小儿脾虚泄的临床疗效,将60例脾虚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20例。2组均给予七味白术散口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磁贴天枢穴,疗程均为3d。记录大便的次数、性状,患儿症状、体征、舌象、脉象,血、尿、大便常规等;观察副反应及随访2周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优于对照组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表明磁贴天枢穴并口服七味白术散治疗小儿脾虚泻安全、效佳,优于单纯口服七味白术散,远期疗效好。

3.2 生殖系统疾病 倪刚[3]等取天枢穴为主穴治疗膜样痛经24例,留针30 min,每隔 10 min行针1次,于每次经期第1天或经期前1天开始施治,连续治疗3~5 d。治愈23例(95.8%),好转1例(4.2%),总有效率为100%。屠秀珍等[4]为观察穴位植线配合消癖散内服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治疗组60例患者采用穴位植线(在天枢、厥阴、郄门、膻中诸穴位植入00号羊肠线)配合消癖散(全蝎、刺蒺藜、碘化钾)内服治疗,对照组58例用乳癖消片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69%。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研究结果表明天枢穴穴位埋线配合药物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优于常规单纯药物疗法。

3.3 内分泌系统疾病 阮志忠等[5]取大肠经天枢穴、大肠俞进行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35例,与针刺对照组35例进行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俞募配穴法穴位埋线组总有效率为94.29%,针刺对照组为85.71%,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结果表明大肠经俞募配穴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疗效显著,尤其在腰臀比的改善方面比较突出。endprint

3.4 泌尿系统疾病 党读华[6]取枢穴为主穴,配以神门穴针刺治疗小儿遗尿。治疗1次后能被唤醒后自行排尿,继针3次,夜晚未再遗尿,再针2次后告愈。肖桂荣等[7]为观察电针配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术后排尿障碍的临床疗效将96例患者按随机数学的标准法完全随机设计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针刺天枢、中极、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等穴位,天枢、足三里分别加电,连续波20 min,每日1次,每次导尿时都进行排尿意识训练,而对照组只给予诱导排尿训练,2组均从患者术后停持续导尿4 h~8 h、下腹部饱胀、膀胱区充盈、有尿但不能自行排出开始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患者小便排出情况,膀胱功能恢复的时间、尿动力学检查、残留尿量,评定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6次、12次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29%、97.92%,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1.04%、72.9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电针天枢穴配合膀胱功能训练可促使膀胱肌收缩,利于膀胱平滑肌功能的及早恢复,缩短导尿管留置时间,降低患者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率。

3.5 皮肤疾病 张毅明等[8]观察灸天枢穴治疗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疗效,根据中医证型选用中药制成药饼后,进行隔药饼灸天枢穴。治疗3个疗程后,愈显率为83.9%,病程1年以内患者愈显率为94.4%,治愈率为50.0%,明显优于病程1年以上者(P<0.01)。胃肠湿热型患者的愈显率优于肺经风热型(P<0.05)。研究结果表明隔药饼灸天枢穴对寻常性痤疮有较好疗效;患者越早治疗,疗效越好;胃肠湿热型患者疗效优于肺经风热型。

3.6 急性疼痛 陈书文等[9]观察天枢穴治疗肾绞痛的即时止痛作用,将 97例肾绞痛患者采用半随机方法分成电针组(55例)和药物组(42例)。电针组采用电针天枢穴治疗,药物组采用度冷丁 50 mg肌肉注射治疗。治疗结果电针组显效率为 52.7%,总有效率为 96.4%;药物组显效率为 28.6 %,总有效率为 73.8%。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 1)。研究结果表明针刺天枢穴对肾绞痛的缓解作用明显优于常规止痛药物。

4 小结

综上所述,天枢穴在古今临床运用中的治疗范围极其广泛,具有多系统双向调节的特点,尤以调整胃肠功能的作用最为显著。应用天枢穴治疗以上病症,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且可以收到良好效果的优点。天枢穴可采取针刺、推拿、艾灸、磁贴等多种治疗手段,均能收到一定疗效,但其具体应用方法还有待进一步规范。为了更好地利用天枢穴,需要结合古代文献和现代临床研究,对其功效、作用机制、适应证等作进一步研究总结。

参考文献:

[1]吴凤华.针刺天枢穴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疗效分析[J].实用中医杂志,2012,28(3):175-177.

[2]陆影,杨维华.磁贴天枢穴治疗小儿脾虚泻40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2,10(4):446-448.

[3]倪 刚,甄德江.针刺天枢穴治疗膜样痛经24例[J].中国特色疗法,2011,19(12):13-14.

[4]屠秀珍,王宜,王助.穴位植线配消癖散内服治疗乳腺增生症60例[J].陕西中医,2008,29(10):1387.

[5]阮志忠,陆瑾.俞募配穴法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35例[J].陕西中医,2009,30(12):1650-1651.

[6]党读华.天枢穴临床应用举隅[J].上海针灸杂志,1998,17(6):41.

[7]肖桂荣,电针配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术后排尿障碍96例[J].中医外治杂志,2012,21(4):40-41.

[8]Zhang Yiming,Wu Qianfei.Therapeutic Effect Observation on Moxibustion at Tianshu(ST 25)for Acne Vulgaris[J].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2011,9(3):149-151.

[9]陈书文,陈克正.电针天枢穴治疗肾绞痛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4,24(12):833-834.endprint

猜你喜欢
探析
探析高层建筑暖通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烹饪与食品安全的实践探析
传统养生和现代健身相结合的思考探析
自杀参与行为可罚性之探析
月山八极拳传承探析
VR阅读探析
基于CAD/CAM的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实践教学改革探析
ABC法在中小企业的应用探析
HTTPS探析
VPLS组网技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