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背景下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策略研究

2014-10-30 12:04邱子烨
档案管理 2014年6期
关键词:档案信息资源智慧城市策略

邱子烨

摘 要:随着全球物联网、新一代移动宽带网络、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深入应用,“智慧城市”渐行渐近。本文在阐述智慧城市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对服务智慧城市的建设大有可为,并提出了为智慧城市建设服务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机制,从而盘活档案工作,扩大档案事业的影响力。

关键词:智慧城市;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机制;策略

1 智慧城市理论与实践概述

1.1 理论基础。随着全球物联网、新一代移动宽带网络、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等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正蓄势待发。根据IBM在2009年8月发布的《智慧的城市在中国》中提出的“智慧城市”,将这一崭新的理念作为城市发展的一种新型策略——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在其管辖的环境、公共事业、城市服务、本地产业发展中,充分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智慧地感知、分析、集成和应对地方政府在行使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政府职能的过程中的相关活动和需求,创造一个美好的生活、工作、休息和娱乐环境。

“智慧城市”理念问世以来,国内外相关企业、研究机构和专家,纷纷对其进行了定义和研究。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智慧城市建设必然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线。智慧城市可以被认为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阶段,必然涉及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而信息技术是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和大数据等新兴热点技术为核心和代表。第二,智慧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信息技术与其他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并共同发生作用,促使城市更加智慧地运行。第三,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新兴模式。智慧城市的服务对象面向城市主体——政府、企业和个人,它的结果是城市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提升和完善,终极表现为人类拥有更美好的城市生活。[1]

1.2 实践经验。我国在进入智慧化发展阶段后,各地方政府普遍重视智慧城市建设工作。2012年,住建部公布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共有90个城市入选;2013年,国家科技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智慧城市总数达193个。[2]

近两年,许多东部沿海城市或一线城市都在摸索智慧城市的建设,纷纷启动“智慧城市”战略,意在抢占先发优势。这些城市的相关规划、项目和活动渐次推出,进入了我国智慧城市的第一梯队。以深圳为例,在2010年2月4日的全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暨工矿商贸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出炉了两个关于深圳未来走向的最新名词——“智慧深圳”、“低碳工业城市”!代市长王荣更是指明深圳要抓住城市竞争能力要害,“不能工业上比不过内地、服务业又不如香港,那么城市将变得不伦不类,没有特点”。[3]因此,深圳一方面打造以无线城市为载体的“智慧深圳”;另一方面,转变发展模式,建设低碳生态城市。当深圳在科技、人文和生态方面都达到“智慧城市”的标准时,一个洋溢着文化气息的“智慧深圳”就诞生了。

2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地位

就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而言,基础设施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果,如智慧交通、智慧安居、智慧物流、智慧贸易、智慧健康保障体系等方面的服务和项目都卓有成效。[4]但相对而言,智慧城市的软实力还较为薄弱,城市的信息资源能否满足人们利用,城市的文化价值能否传承,城市的社会记忆能否延续,关系到城市精神、理念、特色、发展战略等竞争力要素。

一个城市,只有硬件发展是不够的。要走向“智慧城市”就不能忽略城市信息资源、文化资源对于社会进步和城市发展起到的重要推动作用。长期以来,我们把档案资源开发孤立化,没有提升到城市建设的层面。其实,档案资源建设与智慧城市建设紧密相关。将档案信息资源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既是对智慧城市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也让智慧城市的文化价值得以通过档案的文化价值来实现;近年来反响热烈的数字档案馆,也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大本营,是信息化过程中产生各类信息资源的开发、处理、存储、利用中心,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因此,必须强化档案资源建设为智慧城市服务的理念,扩大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影响力。

3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要强化为智慧城市建设服务的观念

3.1 领导者的观念转变:资源宝贵,必须开发。档案资源开发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要素至关重要。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个城市的市政府,特别是市档案局(馆)长及其下级分管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领导,这些领导者的档案资源开发观念,直接影响到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档案资源的运作,特别是领导层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要求,将最终决定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为智慧城市建设服务的决策。[5]因此,不仅要从外部营造有利于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服务智慧城市建设的良好氛围,更要从内部主导制定档案信息开发服务政策,提供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必备条件。

一般来说,档案局(馆)除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的分管领导外,其他部门对档案信息化的了解不多,认识和敏感程度不高,以至于忽略了档案是可以为智慧城市建设服务的宝贵信息资源。从管理学的角度讲,对智慧城市建设中具有独特作用的档案信息资源视而不见,实质上是一种资源的闲置或者浪费。所以,档案局(馆)领导者,尤其是分管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的领导,其观念必须转变为“资源宝贵,必须开发”,[6]而不是“且用且开发”的消极态度。对档案工作者的期望值也要提高,不能要求其只应付日常的保管和利用工作就行,必须认识到档案信息资源是智慧城市建设不可多得的、非常宝贵、作用独特的信息资源,[7]必须通过各种途径保证档案信息资源的有序开发。

3.2 利用主体的观念转变:解决问题,需要开发。长期以来,档案馆(室)的工作不被社会大众所理解,存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观念的认识误区,第一种认识误区是历史原因导致的,片面强调档案的机要性、保密性,认为档案不能随便加以开发利用。第二种认识误区是缺少沟通交流导致的,认为档案仅是尘封的历史,档案工作就是收集归拢、抄写装订,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和学问,更不要说开发档案资源,或提供深层次的档案信息产品了。

社会大众作为档案信息提供服务和利用的主体,却看不到档案对于智慧城市建设的信息开发作用,提不出有利于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建议,长此以往,无疑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随着档案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力度的加大,档案部门必须强化公众的档案意识,帮助利用者转变观念,使之正视档案馆(室)的使命和职能。鼓励他们从解决智慧城市建设实际问题的角度,大胆地提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合理建议和利用档案信息开发产品的正当需求。[8]

3.3 档案工作者的观念转变:大有可为,积极开发。近年来,智慧城市建设已经在许多城市如火如荼地开展,但仍有一些偏远地区的档案工作还很落后,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观念陈旧,导致档案馆(室)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时常缺位。普遍存在着档案工作者守着丰富的档案信息资源难以为智慧城市建设有所作为。这种缺位导致了:一是智慧城市建设中许多问题因为档案信息的提供不到位、不及时而难以解决,或者是造成了智慧城市建设的重复和浪费现象严重;二是使档案馆(室)失去了通过提供信息开发产品为智慧城市建设服务的机会,也失去了自身发展的机会。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影响到城市生活质量、城市未来发展的大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又对智慧城市建设有着独特作用。因此,档案工作者必须树立这样的观念:在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大有可为,明确“积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主动服务智慧城市建设”的思路。通过激活档案信息,主动提供服务,利用智慧城市建设平台带给档案工作发展机遇,提升档案工作水平。

4 建立为智慧城市建设服务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机制

目前很多国家综合档案馆为智慧城市建设做了不少资源开发工作,但基本上是自发的,而不是出于工作机制本身的要求。要使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更好地、自觉地、有针对性地服务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必须建立为智慧城市建设服务的开发机制。[9]

4.1 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纳入智慧城市建设范畴。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本身就是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的组成部分,是城市文化积淀的保存、整理、选择和利用,实际上是依据已有城市信息资源整合出新的信息内容和形式。档案工作具有的存储和传递信息的功能,是智慧城市尤其是城市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精神文明形成的重要渠道。因此,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纳入智慧城市建设范畴,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保障。

政府在制定智慧城市建设考核评估办法时,应将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在制定、落实智慧城市建设的规划、计划时,应兼收开发和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内容,引导各有关单位、部门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以各种方式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4.2 将服务智慧城市建设的要求纳入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范畴。要充分发挥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作用,把服务智慧城市建设作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的重要使命,关键在于围绕智慧城市的各项工作及时提供信息服务,开发各种档案信息产品。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服务智慧城市建设的最好途径就是根据智慧城市建设的需要,开发各种档案信息产品。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如果不纳入为智慧城市建设服务的规范要求,仍然处于自发状态,就等于没有抓住智慧城市发展的契机,同时,智慧城市建设也不可避免地丧失了重要的信息资源和文化资源。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中落实服务智慧城市建设的要求,一要根据智慧城市建设的实际需要开发档案信息产品。档案馆(室)要与外界保持联系,以获取智慧城市建设的动向,判断其档案信息产品需求的内容和层次。二要及时了解智慧城市建设中档案信息产品的使用反馈信息,评估档案信息产品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效用,为下一轮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做准备,尽量避免因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成果的滞后而影响实际使用。三要推行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等级评定活动,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具体实施办法,将服务智慧城市建设作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纳入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等级评定评估指标体系之中。[10]

4.3 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时效、质量和数量建设。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之所以会出现服务时效滞后的问题,一个重要原因是档案馆(室)内部机构设置和人员安排上缺少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功能的通盘考虑。这当然会造成档案馆(室)对智慧城市建设的需求响应不足,容易出现方向判断失准、专业化程度低、缺少专业人员、开发周期长、开发效果差等不良状况。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要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调整档案馆(室)的内部机构设置,或者安排专人负责,或者将之明确为档案人员的岗位职责。[11]一是在档案馆内部设置档案信息资源开发部、档案编研部、档案展览部等机构,专门负责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事宜。二是以信息技术为主线,全面推行归档文件信息化制度,安排专人负责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三是需要扩大收集范围,加强体制外档案、民生档案的收集利用,建设成综合档案馆(室)。[12]

5 结语

“智慧城市”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美好的前景,未来人们将生活在快捷而又聪明的城市里。而智慧城市背景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需要和外界不断地交换信息、能量,才能更好地发展。通过内外结合,培育为智慧城市建设服务的能力。对外做好公共关系,切实扩大开发主体和把握利用需求;对内提高档案人员整体素质,确保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质量。此外,档案馆(室)还应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档案信息产品的服务能力,从而为建设智慧城市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国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是什么[N/OL].[2014-04-20]. http://www.smartcitychina.cn/redianxinwen/2014-04/2059.html.

[2]中央政府门户网站.住房城乡建设部: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N/OL]. [2013-8-5].http://www.gov.cn/gzdt/2013-08/05/content_2461584.htm.

[3]陈柳钦.智慧城市:全球城市发展新热点.青岛科技大学学报[J]. 2011.3, 27(1):8~16.

[4]青岛早报. 青岛成“智慧城市”双试点 首批共20个城市[N/OL]. [2013-10-10]. http://www.sd.xinhuanet.com/lh/2013-10/10/c_117648648.htm.

[5]宋春娥,韩玲.档案馆开发信息资源的措施[J].档案管理,2002(4):31.

[6]高洁,韩玲.档案馆开发信息资源的几个优势[J].档案管理,2003(3):34.

[7]关继南.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建设[J].中国档案,2006(4):47~49.

[8]何振.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模式建构与优化[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5(6):70~75.

[9]戴志强.以公共档案馆为主体整合共享性档案信息资源的思考[J].档案学研究,2010(1):32~36.

[10]郭厚芳,鲁志华.公共档案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模式研究[J].湖北档案,2009(5):8~10.

[11]纪玮.论档案馆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5:157~158.

[12]王文亮.公共档案馆信息资源的网络利用研究[J].价值工程,2013(3):189~191.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 来稿日期:2014-08-15)

猜你喜欢
档案信息资源智慧城市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试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智慧城市视野下城市规划创新探究
基于无线组网的智慧公交站点信息系统研究与实践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