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广播电视的转型发展

2014-10-30 02:23肖金合
中国科技纵横 2014年18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广播电视广播

肖金合

(山东诸城广播电视台,山东诸城 262200)

浅析广播电视的转型发展

肖金合

(山东诸城广播电视台,山东诸城 262200)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远程广播电视教育,在世纪之交的社会转型时期,如何以新的姿态适应这一新的转变并促进其发展,是当前紧急需要解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广播电视 转型 发展

广播电视行业的传统地位受到极大冲击,是因为现在网络占据社会的每个角落的信息化时代,电视行业不断落后的是传统主流媒体地位,地市级广播电视台和网络媒介的创新性融合成为主要,然而,在全球网络的产业化背景下,很多城市台曾经风光无限,现在一样面临很大的挑拨与风险。广电人应放慢急急前行的脚步认真考虑一下城市台发展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1 什么是广播电视

(1)统称为广播的是经过无线电波或者通过导线向广范地区播送音响、图像节目的传播媒介。只有声音的,是声音广播;播送图像与声音的,称为电视。(2)宣传作用。1)及时宣传党的路线、方针与政策以及人民群众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所取得的成就,这是运用广播电视这一现代化的大众传播媒介来宣传的;2)教育功能,即运用广播电视向受众传播知识,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知识,连续提升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3)监督功能,即运用广播电视这种大众传媒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对舆论进行监督,以便树立正气,更改一切歪风之气。(3)广播诞生于上世纪20年代,是不折不扣的传统媒体。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包括广播在内的传统媒体自然受到冲击,我们身边的朋友常常在质疑,今后究竟还会不会有人专门去收听广播。这一点我们不得而知,不过,顺应时代潮流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这一发展趋势是势不可挡的。早在几年前,传统的俄罗斯电视媒体开始开办网络电台,开始将电台广播网络视频化。而我这两年在哈萨克斯坦驻站期间同样发现,该国最受欢迎的新闻网站之——腾格里新闻网也开始涉足广播领域,开设在线网络电台。这些都是广播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鲜明例子,某种程度上也证明了,广播不会因受到新媒体的冲击而消亡。广义上讲,广播包括我们平常认为的单有声音的广播及声音与图像并存的电视。广播电视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结果。它使人类信息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得到了空前的扩展。

2 为何会发生转型——三种力量推动

(1)政府推动:人均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国民消费结构中文化娱乐消费比重将呈持续上升态势,发展文化 产业己成为政府实施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的重棋之一;伴随中国和平崛起,势必提升文化传媒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和话语权;目前为止的所有产业发展,都实行了由行政向市场配置资源为主导的体制机制转变,包括文 化产业中的大部分子行业——平面媒体、出版业、互联网、演艺、影视制作及院线等。(2)市场推动:电视传媒企业占90%收入的广告业务经营己充分市场化,企业的营业规模和运营能力己经在 市场选择中产生分化;要素市场对电视传媒企业的资源配置(资本、人才、渠道、节目投放)正在发挥直接或间接 的主导作用。(3)企业推动:企业在前二轮改革中己经产生分化,出现“强势企业”。第一轮改革:事业化体制、企业化管理;第二轮改革:事业化体制、企业化机制、市场化运营。第一轮改革启动之初,省级电视传媒企业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但到第二轮改革,己发生明显分化。由于勇于改革,锐意创新,在经济相对弱势的湖南崛起了强势企业——“电视湘军”;而在经济发达的江苏,2003年前,由于改革滞后,企业发展并无起色;2003年后,领导班子调整后持续推进改革,2004—2007年间,出现了年均30%的收入增幅,被誉为业内的“江苏广电现象”。企业员工收入高低己与企业经营收入多寡密切相关,企业收入多寡又受市场选择支配。因此,“强势企业”们在市场选择助推下,具有做强做大的扩张冲动。

3 战略转型

(1)路径。1)战略梳理。对存在形态/业务/能力/资源的现状进行梳理,以明确战略变革重点。2)战略变革。①局部体制转换。无论“小事业/大企业”还是“大事业/小企业”,都涉及部分 业务从事业体制转向企业体制(公司化)。这一过程在第一轮改革时就己发生,只是程度不一,且小企业受“大事业”影响,公司化机制不到位。②机制(制度)创新。③能力建设。④业务运营的商业模式创新。3)战略转型。战略转型与战略变革是相关、渐进、连续的过程。现在,业内有些企业的战略转型己开始并正在向纵深发展。如电视湘军典型,先在电视主营业务的娱乐细分领域打造复制不了的内容创新主题能力与“快乐中国”品牌,即在专业方向上做专、做精;并以此整合各方资源实行产业蔓延与发展,在集体上做强大,实施跨传媒发展,铸造归纳型传媒集团。(2)方向。1)确定存在形态(企业定位):集体体制转换要由政府政策来决定,但企业存在形态(企业定位)上至少有两种选择:①小事业(新闻宣传/国资管理),大企业(电视主营业务/相关多元业务)。②大事业(新闻宣传/国资管理/电视主营业务),小企业(新业务/新媒体)。2)确定发展方向:依据企业外部环境与自身条件,确定未来方向——综合型传媒集团 还是专业型传媒企业或者属地化传媒企业。

4 转型的发展

(1)由播出平台向媒介平台转型:意义经济是传媒产业的本质,意义经济由意义影响、意义消费与意义服务这三大条件构成。平台把本产业或者他产业中的每种要素汇集进来,进行筛选、分类、包装、组合,然后再按客户不同的具体需求向他们供应专业性、个性化的服务这是作为一个供应服务的中间商要做的。传统媒体的内容在进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等不同新终端的过程中,其生产流程与传播形态得以一次次再造。把传统广播电视台运营好、大力发展广播电视内容产业、做适应全媒体播出的内容制造商与运营商这是第一个要做好的电视主业。内容方面,除了针对新媒体的特色,还要表现城市媒体特色之外,供应更多的内容与服务。(2)由城市媒体向文化产业转型:都有交集的有传媒产业、文化产业、创意产业这三个的相关性最强。建设在信息传播根底上的文化创意产业界定为传媒产业,大众传媒是文化产业价值传达的核心渠道之一,也是文化产业价值兑现条件的基本之一。传媒产业的主要构成部分是广播电视业和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有着自然的关联。创意产业赋予传媒产业重大的打造力,文化产业赋予传媒产业蓬勃的生命力。在产业链环节薄弱中,通过产业合作等表面将不同的产业链互相连接,把整个文化产业来作为自己更大的产业网,并使自身在这张文化产业网中占有核心位置。对现已存在的电视产业链延伸一般使得产业链进入到研发等中心环节,还有则进入到市场拓展环节。这样的延伸一般是称为上下游拓展延伸。

5 结语

在我们生活中最有影响力的媒体依然是电视,这是不能缺少的,高清晰度电视仍然是体育赛事和一些重大活动的最佳的选择。作为集广播电视为一体的广播电视台,唯有主动调节本身发展战略,才可以在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中,继续做强做大。

[1]谭天.传媒经济的本质是意义经济[J].国际新闻界,2010(7):75.

[2]谭天.基于关系视角的媒介平台[J].国际新闻界,2011(9):87.

[3]张振华.十二五时期广播电视的科学发展[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广播电视广播
STK及IGS广播星历在BDS仿真中的应用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最早的无线电广播
文化产业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