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情感功能 提高管理实效

2014-11-04 22:01李文德
甘肃教育 2014年19期
关键词:学校管理氛围积极性

李文德

〔关键词〕 学校管理;情感;氛围;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9—0022—01

情感是人们对于客观现实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情感具有动力、调节、感染、迁移等多种功能,并且具有两极性。既可以表现为肯定的和否定的对立性质,也可以表现为积极的增力作用和消极的减力作用。情感的两极性启示我们,在学校管理中要正确发挥情感功能,变学校管理消极状态为积极状态。

优秀的学校领导者应当追求这种更高级的领导境界,更广泛地应用柔性的、人文的管理方法;从关注人的自由、情感、价值出发,更多地用理解、信任、尊重等方式与教师交往,注重运用情感教育,引领学校健康发展。

一、管理者要树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思想

在学校管理要素中,教师管理是第一要素,因为教师具有被管理者和管理者的双重身份。教师没有个性,学生没有特色,素质教育提倡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根本就无从谈起。工业经济时代的传统教育是一种“标准化”教育,与之相适应的学校管理是强调统一性的“刚”性管理,而未来经济时代的教育是鼓励创新的教育,与之相适应的学校管理应是有较高理智水平的“柔”性管理。柔性管理是一种采用非强制方式和非权力性影响力,在人们心目中产生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转变为自觉行动的管理。柔性管理的最大特点就是以人为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首先要有创新精神,学校应该建立鼓励教师教有创新、学生学有创见的教学制度,创造充满创新精神的教学氛围,鼓励教师发挥自身优势,追求教学艺术的个性化,创造出不同的教学风格。教师是有强烈自尊心和进取心的知识分子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对于管理者的水平、学识、人品、管理艺术有更高的要求。对教师的管理不仅要有严格的规章制度,还应体现在对教师个性的理解和尊重,为教师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满足教师的成就感。只有充分信任和尊重他们,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为教师提供一个创造性发挥教育智慧的空间,才能最终实现教学管理的目标,才能使教学工作生机勃勃。

二、管理者要运用情感营造良好的学校管理氛围

学校管理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要使学校管理健康运转,高效运作,实施情感教育,营造良好的学校管理氛围至关重要。运用情感教育营造良好的学校管理氛围,核心在于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是因为人际关系的好坏不仅影响着教师之间的交往效果和心理满意度,而且影响着学校集体的巩固和组织效能的发挥。学校中的人际沟通有两条渠道:一是正式的组织渠道,如开展教研、文体等活动,可以解除思想包袱、消除心理障碍,达到净化心灵、优化心理之目的,这种沟通带有指令性;二是非正式渠道,如教师之间的个人交往、小道消息的传播、非正式群体领袖的人际协调等,这种沟通带有情绪性和情境性。由于它不受约束,往往更能暴露和反映教师的真实思想与动机,常能给管理者提供不易得到的信息,因而不应忽视。学校管理者要有意识地建立各种信息反馈系统,及时接收和传送信息,以情动人,达到有效的人际沟通,形成健康向上的学校管理氛围。

三、管理者要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

一是用目标激励,指导教师行动。二是建立健全奖惩激励机制,完成目标任务。三是开展竞赛和评比激励。四是建立情感机制,激发内部动因。

四、管理者要及时疏导教师的不良情绪

广大教师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繁重的教学任务,激烈的升学竞争,加上学校管理中或多或少的人为干扰以及家庭生活、经济、情感等因素的困扰,教师会产生各种消极的、冲突的、痛苦的情绪反应。作为学校管理者,首先要认识到教师有发泄情绪的自由,有公开表达自己情绪包括怨恨、悲伤、愤怒等的权利。为此,学校管理者要及时疏导教师的情绪,如建立文体活动室,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让教师在这里消遣娱乐;建立心理咨询室,请心理专家到学校为广大教师提供心理咨询,解除教师的烦恼;建立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的正常对话机制,倾听教师的心声,减少管理者对教师的人为干扰,使广大教师在愉悦的心境中生活、工作。

当然,情感管理也只是制度管理的重要补充,但绝不能用情感代替制度管理。因此,在实施情感管理时,一定要注意与尽可能多的教师接触,一定要多方面关心尊重教师,但关心却不随意破坏制度,尊重而又坚持原则。若能如此,情感管理教育就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编辑:蔡扬宗

猜你喜欢
学校管理氛围积极性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诚朴决策管理学校的探索研究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
人的积极性与扩大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