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起始阶段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认识

2014-11-04 11:47唐燕
甘肃教育 2014年19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唐燕

〔关键词〕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9—0055—01

阅读能力的养成和培养不仅是语文素质的体现,它还会影响到学生对其他学科的理解,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初中阅读教学在学生原有的文化积累基础上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结合自己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初中起始阶段阅读教学的几点认识。

一、掌握目标变化,有的放矢

把握好初中与小学阅读教学的连接和差异,才能多渠道展开形式多样的教学尝试。《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了小学和中学各学段阅读教学的目标,其中有相同的地方,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诵读优秀诗文”。但更多的是不同,对叙事性作品的阅读,小学仅要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初中还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如“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等。同时在初中阶段还针对不同文体的文章,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如“阅读简单的议论文”“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字”“阅读浅易文言文”。这就表明初中阶段学生要有更广阔的阅读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对这些变化和目标有着全面的了解,才能更准确地做出阅读指导,做到有的放矢。

二、提高参与兴趣,事半功倍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阅读教学要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就要想方设法让课堂活跃起来。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充分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巧妙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如新课教学前的识记竞赛,排演课本剧等,努力营造健康活跃的课堂气氛。还可以不间断地开设诸如“朗读竞赛”、“演讲竞赛”、“背书比赛”、 “找错别字比赛”、“成语接龙比赛”、“讲故事比赛”、“作文片段描写比赛”等等。这些生动有趣的课型的开展,不仅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更是激起了同学们对于阅读的热爱,刺激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让学生爱读、乐读,并在爱读、乐读中得以提升。

三、加强美文吟诵,情感陶冶

我们现在语文课的基本教学法是什么?是教师以滔滔讲析代替孩子自悟自诵,美读吟唱。事实上,配乐诵,分角诵,独诵,齐诵,赛诵,演诵,接龙诵……花样多多,情趣多多,比教师将文章大卸八块、咬文嚼字,有情趣千百倍!“文字本是肉做的”,有体温,有生命,有动感的。传达文字生命动感,须诵读。有人说: 诵到极致就是“说”,是平和、自然、质朴、生活化地说话,用“心”来说话。生活中,平民百姓不假矫饰、自然表白,正是吟诵之至境!诵读人之“心”与文本之“心”共鸣,淡然说,自然说,随心说,便动人心,撼人魄!韩军读杜甫《登高》,他化身杜甫,有了“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悲愤苍凉,韩军读《大堰河》,他与艾青心脉相通,感动在场师生,让全场师生跟着一块流泪,因为他真投入了。

诵当然包括背诵。巴金背诵《古文观止》200篇,茅盾背诵《红楼梦》,才有了《家》《春》《秋》和《子夜》等鸿篇巨著。自古便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说法,可见诵读对语感的培养、情感的陶冶有着重要作用。

四、针对不同文体,循序渐进

有一段时期,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很多人对政治、历史太敏感,一不小心成了历史老师(大讲写作背景)、成了政治老师(过分强调主题),把说明文容易讲成科学论文,忽略文字的教学!其实不同文体,不同时期的文章,在阅读时侧重点应略有不同。

现在以教学文言文为例,来阐释语文课如何充分展示阅读的魅力。

首先让学生把没有标点的文言文读一遍,然后再读有标点的文章,不用老师讲学生便体会到了标点的重要性。

在文章翻译时,首先强调几个重要词:

第一步,让学生把单音节词变成双音节词或成语, 这样做既丰富了学生的词语积累,同时也让学生明白,我们现在的很多双音节词就是由古代的单音节词演变来的。

第二步,师生互换翻译文章,即教师先说文言,学生说白话,然后教师说白话,学生说文言,从中进一步感受到了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区别。

第三步,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对话时的不同语气。

第四步,现场背诵,独背、分组背、齐背、两人一齐背(面对面、背对背、并排各背各),形式多样。

最后,给学生一张白纸,让学生抄一遍,展示看谁抄得好!

这样不仅展现了对文字的重视,同样体现了对积累以及诵读抄写的重视。本人认为这也是阅读教学的根本之所在。 编辑:刘於诚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Passage Four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