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理念下的体育教学策略

2014-11-04 11:55钱小平
甘肃教育 2014年19期
关键词:生本教育理念体育教学教学策略

钱小平

〔关键词〕 体育教学;生本教育理念;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19—0088—01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体育教学就是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创设丰富的教学活动,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引领,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与锻炼,从而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下面笔者从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小组合作等方面谈谈体育教学的策略,以期为体育新课改服务。

一、先做后学——激发学生感知

体育教学中如果没有利用身体的练习和感知学习新的技术动作时,学生的头脑是空洞的,也就没有思维活动和创新能力,也就不能形成属于学生自身的技术动作和理解动作概念。而只在教师的讲解示范下形成的动作概念,也只是一种假象。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先去尝试,用身体的练习和感知使学生的头脑充实,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技术动作要领。如,在立定跳远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分组去练习,要求他们可一边练习一边互相讨论动作的要领和方法,然后各组将自己总结的方法和要领分享出来并进行表演。学生在总结时大都能说出“预摆、起跳、腾空、落”等基本要领并积极进行表演,然后我再进行示范,并适时地将自己的动作感受和学生一起讨论,引导学生掌握动作技术的细节。在再次练习时,学生很快就掌握了立定跳远的动作方法和要领。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这种教学法更适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学生学起来更积极、更轻松,对动作技术的掌握也更准确、更牢固。

二、先学后教——构建以学定教模式

先学后教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最简单易行的办法。当教师把一个新任务完全交给学生,就是给予学生极大的信任,这本身就会给学生带来成就感。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运用到体育课上就是课前先交给学生一项学习任务,先让学生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去学习,教师再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教学内容和进度的一种教学方法。如,在各种姿势的起跑教学中,我只是向学生强调安全教育和简要说明起跑的方向、地点,不规定具体起跑的方法,也不做起跑动作的示范和技术的讲解,让学生自由地进行练习。学生在尝试中有模仿摩托车启动的站立式,有模仿小青蛙的蹲立式,有模仿小和尚打坐的坐式等等,学练的气氛很浓,学生们玩得很高兴、很投入,而且练习的方法也很有创造性。在练习了一阵时间后,我再让学生探讨“哪一种姿势起跑最快”,在这样的学习气氛中,学生不但玩得开心,而且还学到了起跑的知识。

三、小组合作——体现主体意识

体育教学中的小组合作是迄今为止的一种最好的学生交流方式,而生本教育理念中的学生主体参与作为一种心理倾向性行为正是合作学习生命力的表现。所以在小组合作中,教师要通过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来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和动机,渗透生本教育理念。体育课中的合作学习,首先要进行合理的分组,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让学生间形成优势互补,能相互促进,为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基础。然后教师再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程序,教会学生合作的技巧。教师可大胆放手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管理,通过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各种灵活的评价制度来引导学生自主锻炼。这样学生的自觉性会提高,学生真正成为了体育教学的主体。

四、享受课堂——活用教学方法

生本教学是一种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相对应的新的教学理念,方法很多,但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体育课中不能照搬照套,而应根据本学科和各项目的特点,灵活运用。如,在立定跳远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先做后学。但对于比较复杂的动作,如对于学习侧手翻,就不能进行先学后教,因为该动作存在安全隐患。当一个技术性很强的动作让学生做成错误的定型后,纠正起来也就很难,在以后很长一段时期甚至一生都会出现不自觉重复错误的现象,而造成安全事故则更是不可想象的。所以这时候教师当然有必要让学生首先在脑海里建立起正确的动作概念,“第一印象”就显得尤其重要了。如果说这样做与前面的说法相冲突的话,试想如果把一个技术性很强的动作让学生自学得一塌糊涂,那么又怎么和生本课堂相呼应呢?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要渗透生本教育,需要教师多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参与度,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在体育课中多安排些时间、空间给学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

编辑:王金梅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本教育理念体育教学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