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化学实验课的点滴体会

2014-11-04 12:55魏周棣
甘肃教育 2014年19期
关键词:准备工作指导化学教学

魏周棣

〔关键词〕 化学教学;实验;准备工作;指导

作用;小结;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19—0111—01

初中化学的教学对象是少年,他们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有限,对化学实验中新奇的现象只感到好玩、热闹,不会主动静心去理解、感悟。因此,在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时,教师必须从学生的认识规律出发,正确引导他们做好实验,以开发学生的智力,启迪学生的思维,同时还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上好化学实验课,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一、引导学生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1.利用歌诀强化记忆。如,在使用天平称量时,应按“天平调平放稳,左药右码调零,镊加大小砝码,移游码待平衡,读数值做记录”五步进行操作。使用量筒时,按“明量程,筒放平,凹液低,正视齐,读数准”进行。稀释浓硫酸时,按“用烧杯,沿器壁,酸入水,边搅拌,待冷却,得稀液”进行等等。

2.在指导学生做实验时,强调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的“先”与“后”。如,仪器装配完成后,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再装药品;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把导管一端浸没在水中,后用手紧贴容器外壁;浓硫酸稀释时,先将一定量的水装在烧杯中,后将一定量的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流入;实验时,若浓硫酸不慎沾在皮肤上时,先用湿布擦拭,后用水冲洗,再用3%~5%的碳酸氢钠溶液冲洗;给试管里的药品加热时,先进行预热,后对准药品部位加热;点燃可燃性气体时,先检验气体的纯度,后再用火柴点燃;在做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时,先通氢气一会儿,后对准药品部位再加热;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先调平,后称量;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后装药品进行实验;给盛装药品的烧瓶烧杯等玻璃仪器加热时,先垫上石棉网,后再加热;配制一定浓度溶液时,在烧杯中先加固体药品,后加水;在进行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先将导管撤离开水槽,后停止加热。

二、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的作用

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应贯穿于学生实验的整个过程之中。我认为,在学生实验操作前,教师要从实验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启发讲授模式,帮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及要求,激活学生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并启迪学生遵守一定的要求,把握实验的操作要领等,以消除学生在实验中的知识、思路、方法、操作等方面的障碍。笔者是这样做的,首先编制好实验计划,内容应包括实验的题目、目的、要求与方法,实验所需的仪器、材料、工具等。若是分组实验,还应事先分好组。其次,做好实验准备。比如,实验的器材、药品等都应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实验开始前应查点仪器是否齐全、完好和配套,是否符合实验的要求。再次,向学生提出明确要求。

1.实验前应对实验教材进行预习,明确实验的目的和主要操作步骤。

2.实验过程中应有安全第一的意识,同时还应教育学生爱护器材,教师应按规范标准训练学生的实验动作,操作步骤应合理。

3.每次实验之后,都应要求学生写出合乎要求的实验报告。

三、做好小结与评价工作

实验结束后,要进行小结。小结前,教师要在实验思维方面加强指导,及时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实验总结中来。具体内容有三个方面:

1.根据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归纳处理,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2.根据实验操作的体会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推理演绎、获取规律性知识。

3.针对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实验的改革与创新。

当然,教师要对学生实验过程进行评价性指导,即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对全体学生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或带有倾向性问题以及对发展学生的智能和实验水平有关的问题进行讲评,促使学生认识水平产生新的飞跃。笔者一般指定学生或实验小组报告他们的实验过程与结果,然后师生共同讲评,指出优缺点,明确改进方向。小结之后,指导学生切断电源整理好实验仪器、工具和材料。课后应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批阅。

编辑:谢颖丽endprint

猜你喜欢
准备工作指导化学教学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浅谈幼儿区域活动的指导与评价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