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2014-11-04 16:00姜露茜
甘肃教育 2014年19期
关键词:水杯瓶子创设

姜露茜

〔关键词〕 科学活动;探究能力;

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19—0116—0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应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那么,如何抓住幼儿的年龄和生活特点,让幼儿积极参加探究性科学活动, 真正体验到科学学习的乐趣,从而培养幼儿优秀的探究能力呢?

一、创设情境,营造气氛,激发幼儿探究问题的兴趣

1.创设的情境要能激发幼儿的表现欲望、创作激情以及好奇心,要能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在这其中,教师是创设情境的主导者和调节控制者,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幼儿感知,使幼儿能投入到相应的情境中,让其思维随着新创设的情境线索走,从而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科学知识。

2.创设的情境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如,在活动“冰与水”中,幼儿先是在我的指导下进行观察,认识了水的特性,然后我结合当时的天气情况,根据中班幼儿的实际水平,又设计了一系列关于“水”的活动:我把装有一杯水的透明塑料杯(杯子里还放着几粒玉米粒),放在外面的阳台上,一边给幼儿讲解日常生活中水的形态,一边让他们观察外面的水杯。不一会儿,有的幼儿就发现了放在外面的水杯的变化,我很自然地提问:为什么教室里面的水杯没有结冰?而外面的水杯却结冰了?通过引导和询问,很好地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示范引导,积极鼓励,教会幼儿探究问题的方法

1.开展常见现象探究,鼓励幼儿“想一想”、“试一试”。 如,在活动“神奇的瓶子”中,我要求每个幼儿想一想:为什么有的瓶子里的颜色会发生变化?有的没有发生变化?并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同时还让能力较强的幼儿利用大小不同的瓶子试一试,从而发现瓶盖里面的秘密。通过“想一想”、“试一试”,让每一位幼儿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提高,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激起幼儿再次探索的愿望。

2.努力创造活动条件,示范引导幼儿“做一做”。 如,在活动“有趣的磁铁”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各种铁制品、塑料用品和陶瓷制品,我先示范表演了磁铁的磁现象,然后让幼儿自己摆弄。他们的积极性很高,很快就津津有味地玩起来。许多幼儿都为自己的发现兴奋不已,争着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同伴。这时,我对幼儿的发现给予肯定,并让他们在“做一做”中饱尝发现的快乐,激发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兴趣。

三、进行规范思维训练,培养幼儿探究问题的能力

1.注重点拨,启发提问,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幼儿科学活动的目的不仅是要培养幼儿观察、探究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教师应在活动中设计一些能激励幼儿思维能动性和求知欲方面的提问,并鼓励幼儿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如,在活动“声音从哪里来”中,我通过拍手、用筷子敲打瓶子等方式,让幼儿在说话的过程中亲自摸一摸自己的喉部,让幼儿感知物体振动的存在,然后设计这样的问题:“你感觉到了什么?”、“你有什么发现?”并逐步展开讨论这些问题,通过提问有效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和语言表达。

2.提供自由探索空间,培养幼儿的独立创新思维。为了给予幼儿充分自由探索的空间,教师在让幼儿明确操作的目的和材料的使用方法之后,就应该大胆放手让幼儿充分操作,反复感知,而不应过多干预。如,在活动“沉与浮”中,我指导幼儿用自己带来的各种材料做沉浮实验,并让他们将实验的结果正确地表达。应该注意的是,在活动中幼儿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操作失败的情况,这时教师就要善于指导,要使用夸奖的言辞、友好的微笑、信任的眼神,鼓励幼儿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培养幼儿对自己创新能力的自信和获得创新成就的勇气。

总之,教师要充分发挥科学的魅力,巧妙地组织科学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精神。既要精心为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又要细心指导幼儿用科学的探索方法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更要耐心鼓励幼儿进行细致地观察,不断提高幼儿自主探究的能力。

编辑:王金梅endprint

猜你喜欢
水杯瓶子创设
为什么灌满水的瓶子不易破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移水杯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