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及对血清IL-1β、IL-6、IL-8 水平的影响

2014-11-09 01:32陈德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年16期
关键词:神经节脑损伤脑出血

陈德艳,陈 捷

(1.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神经内科,上海200438;2.浙江省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浙江台州,318020)

急性脑出血是神经科的急危症,起病急骤、病情进展快,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需积极治疗干预[1]。急性脑出血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国内外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研究[2-3]发现,炎症反应及其分泌的炎症因子在其发病中起关键作用,其中IL-1β、IL-6、IL-8是较重要的炎症因子。神经节苷脂是一种新型的中枢神经细胞保护和修复剂,用于治疗急性脑出血有较好疗效,但其对血清炎症因子的调节作用国内外报道不多[4]。本研究探讨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及其对血清IL-1β、IL-6、IL-8 水平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神经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出血患者76例。纳入标准:均符合1996年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急性脑出血的诊断标准[5],并行头颅CT或MRI等检查证实。排除标准:① 脑干及小脑出血;② 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血肿破入脑室;③出血量较大,出现深昏迷或脑疝者或需开颅手术者;④脑动脉瘤或脑血管畸形破裂出血者;⑤严重糖尿病、恶性肿瘤、遗传性糖脂代谢异常及凝血功能障碍。采用数字表随机抽取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和估计出血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1.2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予以酌情降颅压和血压、止血、抗感染和营养脑细胞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神经节苷脂针(长春翔通药业有限公司,规格:2 mL/20 mg)60 mg静滴,1次/d;对照组患者加用孢磷胆碱钠针0.5 g静滴,1次/d,2组均连用10 d。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1β、IL-6、IL-8水平的变化,并比较其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

1.3 观察指标

1.3.1 血清 IL-1β、IL-6、IL-8 水平的测定: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3~5 mL,4℃下2500 r/min离心15 min收集上层血清,将血清分装后置于-70℃冰箱冻存。采用双抗体酶联免疫法(试剂盒由上海川翔生物公司提供)测定血清IL-1β、IL-6、IL-8 水平。

1.3.2 疗效评估标准[5]:根据神经功能缺损(NHISS)评分好转率和病残分级进行疗效评估,其中基本痊愈:NHISS评分好转率91% ~100%,病残0级;显著进步:NHISS评分好转率46% ~90%,病残1~3级;好转:NHISS评分好转率18% ~45%,病残4~6级;无效:NHISS评分好转率<17%,病残7级。基本痊愈、显著进步和好转合计为总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软件,计量资料结果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定为0.05。

2 结果

2.1 2 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 IL-1β、IL-6、IL-8水平比较

2组患者治疗前血清IL-1β、IL-6、IL-8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10 d后,2组患者血清IL-1β、IL-6、IL-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0.05或 P <0.01),且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见表2。

2.2 2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

治疗10 d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15,P <0.05)。见表3。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1β、IL-6、IL-8水平比较 ng/L

表3 2组患者治疗后疗效的比较[n(%)]

2.3 2组患者治疗中药物不良反应的比较

对照组患者治疗中分为发生不良反应2例,其中恶心和注射部位疼痛各1例;观察组患者发生4例,其中注射部位疼痛2例、恶心1例和皮疹1例,症状较轻,无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未予特殊处理后症状逐渐自行缓解。治疗期间查血尿常规、血凝、肝肾功能及电解质均无异常损伤。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P >0.05)。

3 讨论

近年来研究已证实,炎症反应在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中起关键作用。脑出血后由于血肿压迫可激活免疫系统释放炎症细胞及分泌大量的炎症因子,引起脑内炎症反应,其中IL-1β、IL-6、IL-8是参与脑内炎症反应的较重要炎症因子[6-7]。IL-1β、IL-6、IL-8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分泌促炎症细胞因子,在触发炎性反应及继发脑损伤中起重要作用。IL-1β、IL-6、IL-8可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促进炎症细胞向血肿周围迁延、聚集和活化,引起脑内局部炎症性反应,引起脂质过氧化释放大量的氧自由基,并能增加兴奋性氨基酸的神经毒性,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分泌活性物质,影响正常凝血状态,参与脑出血后继发性炎症损伤过程[8-9]。因此,IL-1β、IL-6、IL-8等炎症因子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参与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过程,调节IL-1β、IL-6、IL-8水平可能是治疗急性脑出血继发性脑损伤的新靶点[10-11]。神经节苷脂是较常用的神经营养、保护和修复剂,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嵌入受损细胞膜中起到保护细胞膜作用,并能通过拮抗兴奋性氨基酸、脂质过氧化和氧自由基对神经细胞的毒性作用,促进受损神经细胞、纤维及轴索的再生以改善神经传导,促进受损神经元的发育、分化和成熟恢复其正常功能,抑制或减少神经细胞的凋亡,减轻或缓解继发性脑损伤,具有良好的脑细胞保护作用[12]。夏德雨等[13]研究发现,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出血效果较理想,能加速患者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本研究结果发现:治疗10 d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L-1β、IL-6、IL-8水平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说明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出血能降低血清IL-1β、IL-6、IL-8水平,抑制局部炎症反应从而发挥对脑出血后继发脑损伤保护作用。同时研究还发现: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中出现不良反应分别为2和4例,症状较轻,无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可见神经节苷脂治疗治疗急性脑出血效果较满意,安全性较好。总之,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出血效果较满意,安全性较好。作用机制可能为通过降低血清IL-1β、IL-6、IL-8水平,抑制局部炎症反应而发挥对脑出血后继发脑损伤保护作用[14-16]。但中枢神经系统与外周血存在血脑屏障,外周血IL-1β、IL-6、IL-8水平的变化并不一定与中枢神经系统相一致,中枢神经系统中IL-1β、IL-6、IL-8水平的变化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1]Mark S,Arvind D,Caglar B,et al.Factors influencing outcome in intracerebral hematoma:a simple,reliable,and accurate method to grad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J].Surgical Neurology,2005,63(4):343.

[2]刘晓静,张拥波,李继梅.炎症与脑出血的靶向治疗[J].中国卒中杂志,2013,8(4):272.

[3]瞿剑峰,乔叶红,黄杰,等.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出血[J].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2012,9(3):118.

[4]万晓强,郑念东,张道宝,等.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急性期脑出血的临床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32):6308.

[5]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和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6]Van Asch C J,Luitse M J,Rinkel G J,et al.Incidence,case fatality,and functional outcome of intracerebral haemorrhage over time,according to age,sex,and ethnic origin: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Lancet Neurol,2010,9(2):167.

[7]潘新发,万曙,詹仁雅.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炎症反应的研究进展[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0,37(3):263.

[8]杨继文,龚树辉,张利民,等.脑出血后炎症反应的研究进展[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9,17(4):317.

[9]刘晓静,张拥波,李继梅.炎症在脑出血后脑损伤及其治疗中的作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1):70.

[10]吴涛.脑出血患者使用醒脑静注射液后血浆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的变化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5):95.

[11]Dong H J,Jiang J Y,Chen Q L.Development of a cell immo-bilization technique for the conversion of polysialogangliosides to monosial otetrahexosylganglioside[J].Pharm Biol,2011,49(8):805.

[12]Chen Bin.A single sialic acid ganglioside hexose sodium four efficacy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hemorrhage was observed in[J].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and pulmonary diseases,2013,21(1):113.

[13]夏德雨,李巍,吴正成.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对脑出血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4):15.

[14]高立功,谭文刚.血清IL-6、hs-CRP、Lep、E2及神经功能相关指标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检测价值[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20(3):334.

[15]宋水江,戴加勇,汤永国.脑出血相关治疗指南与临床现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3,33(8):612.

[16]缪星宇,刘晓斌,岳青,等.去铁胺对大鼠脑出血后小胶质细胞活化的抑制及其继发性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2,32(7):970.

猜你喜欢
神经节脑损伤脑出血
Quintero分期、CHOP分级与TTTS脑损伤的相关性对比分析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蝶腭神经节针刺术治疗动眼神经麻痹案1则
脑损伤 与其逃避不如面对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超声引导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原发性痛经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