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洋界缘何蜚声海内外

2014-11-11 18:36宗帅
黑龙江史志 2014年1期
关键词:黄洋界井冈山精神

宗帅

[摘 要]黄洋界不过是中国江西井冈山的一个普通地名、一座平常山峰,却声名远播。这是因为这里是革命圣地,有伟人佳作,发生过经典之战,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乃至中华民族的精神。笔者由于工作的关系,得以多次登临黄洋界,近距离地感受这座名山的气魄,经常性地感怀那段峥嵘的岁月,也更多地理解了井冈山为什么会被称为“中国革命的摇篮”,成为了中国共产党人乃至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关键词]黄洋界;黄洋界保卫战;毛泽东诗词;井冈山精神

黄洋界位于江西省井冈山市茨坪西北面十七公里处,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但单凭这一点不足以使其名扬海内外,并先后迎来党和国家的几代领导人登临,吸引了难以计数的游客参观游览。如果不是那场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还有毛泽东主席他老人家那为数不多的词作中三首咏及黄洋界的传世名篇,黄洋界也许就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籍籍无名的小山头了。其实,是山、战争、诗作和精神,四者彼此互相辉映,共同成就了黄洋界的辉煌声名。

一、黄洋界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是其奠定声名的客观基础

黄洋界是地处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上的一个哨口,与桐木岭、八面山、双马石、朱砂冲并称为井冈山斗争时期我军的五大哨口,扼守着湘赣两省交界处的交通要道。山顶海拔1343米,因为这里经常浓雾弥漫,好似汪洋大海一望无垠,故又名汪洋界。这里地势险峻,景色秀丽,战略位置极为重要。井冈山斗争时期,黄洋界作为井冈山北大门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扼守从湖南酃县、江西宁冈方向来犯之敌。1928年夏,红军在这里修筑了三个工事和一个瞭望哨。右边的两个工事用以阻击江西宁冈方向来的敌人;左边的一个工事用以阻击湖南方向来的敌人;山顶上的瞭望哨便于监视敌人。此外,还在原来一家客栈的遗址上建造了一栋红军营房,布兵驻守。1928年8月,这里发生了黄洋界保卫战,战斗以我方胜利告终。1929年1月,湘赣两省敌军对井冈山根据地发动第三次“会剿”,在这里再一次发生了激烈的战斗,因敌众我寡,哨口失守,进而导致整个井冈山军事根据地的失守,红四军哨口营房和黄洋界哨口工事均被毁。解放后,由当地政府重新修复。

二、黄洋界保卫战“以少胜多”的胜利以及所蕴含的精神使其声名远播

1928年8月,湘赣敌军乘红四军主力在湘南失利,欲归末归之际,企图趁虚而入,侵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敌人以四个团的兵力进攻黄洋界。当时,我守山军民只有两个连的兵力,但在当地人民群众的配合下,凭险抵抗,打退了敌人的进犯,取得了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的伟大胜利。这是一次我军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以谋略胜出”的经典之战。当时,我军不仅人数少,而且武器装备很差,但我军士气高昂,人民群众大力支持,靠着陷阱竹钉、滚石擂木等行之有效的“土办法”,打退了敌人的数次冲锋。红军从茨坪军械处抬来一门刚修好的迫击炮,仅有三发炮弹,头二发均未响,巧的是第三发不仅打响了,而且正好落在敌人指挥部上。此时埋伏在山头的群众纷纷摇动红旗,点燃煤油桶中的炮竹,吹起军号,敲起锣鼓,杀声四起,敌人以为红军主力又回来了,慌忙溃退,红军乘胜追击,抓到不少俘虏。黄洋界保卫战也因其“以弱胜强、出奇制胜、惊心动魄”的特殊地位而载入了我党我军的史册。

一场关键的取得了胜利的战斗值得人们记忆,但由此所体现出的一种精神,更值得人们去感悟、去铭记。这种精神就是井冈山精神。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重要源头,是一种具有原创性的革命精神,具有强大的推动力和不竭的生命力,井冈山作为这种精神的发源地自然就成为了中国共产党人永远的精神家园。井冈山精神的内涵,用江泽民同志的话说就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黄洋界作为井冈山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在这里发生了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从以下四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黄洋界以及那场保卫战完全能体现和代表井冈山精神。一是坚定信念。这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坚定信念首先体现在对党忠诚上。强敌面前,毫不退缩,体现了对党、对革命的忠诚。坚定信念其次体现在高昂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上。每一位战士都愿意做也都是革命的“乐天派”,他们以苦为乐,长期坚守,对革命前途充满信心。如守山的战士们曾这样无情辛辣的嘲讽敌人,他们用空城计的段子排了一段唱词:“我站在黄洋界上观山景,忽听得山下人马纷纷。举目抬头来观看,原来是蒋贼发来的兵。一来是,农民斗争少经验,二来是,红军主力离开了永新。你既得宁冈、新城多侥幸,为何敢来侵占大小五井?你既来把山来进,为何在山下扎大营?你莫左思右想心计不定。我这里内无埋伏,外无救兵。你来,来,来,请到山上来谈谈革命”。坚定信念最后体现在战士们热爱学习,追求进步上。二是艰苦奋斗。艰苦奋斗首先体现在不追求吃穿,不追求名利和物质享受上。“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道香”,黄洋界营房内的稻草铺,战士们一样睡的香;艰苦奋斗其次体现在官兵一致,军民一致上。平等和谐的氛围、新型的军民关系,让大家同甘共苦,情同亲人;艰苦奋斗最后还体现在自力更生上。在缴获敌人物资的同时,井冈山军民也致力于自给自足,领袖和战士们一样亲自挑粮上山。三是依靠群众。这是井冈山精神的根本。依靠群众首先要放手发动群众。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根据地的人民功不可没,他们削竹钉、挖战壕,送子弹、运伤员,男女老幼紧急动员,军民齐心,团结一致打敌人;依靠群众其次要充分信任群众,采纳群众智慧。黄洋界保卫战中,群众把鞭炮放在煤油桶里,制成“土机枪”,迷惑和吓唬住了敌人;依靠群众最后要关心和爱护群众。四是勇于胜利。黄洋界保卫战能取得胜利,离不开共产党人渴望胜利、勇于胜利的精神。勇于胜利首先表现在勇于担当,迎难而上;勇于胜利其次表现在勇于奉献,不怕牺牲上;勇于胜利最后还体现在讲究斗争方法和艺术上。

三、广为传诵的毛泽东诗词扩大了黄洋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黄洋界之所以名扬四海,离不开领袖毛泽东的推波助澜。1928年秋天,毛泽东在率红四军主力返回井冈山的途中得知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豪情满怀,诗情大发,即兴填词一首《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这些充满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的词句,使黄洋界开始由此逐步具有传奇色彩并名扬天下。1965年5月,毛泽东同志重上井冈山,又填了《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和《念奴娇·井冈山》两首词。两首词均提及了黄洋界,“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黄洋界上,车子飞如跃”,而对井冈山的其他地方,只提到了一次五井,可见作为开国领袖的毛泽东对黄洋界的那份感情。建国后,特别是文革期间,毛泽东诗词同毛主席语录一样得到了大量普及,男女老少对其大都耳熟能详。随着主席诗词的多次出版,社会上也有了更多的读者和受众,黄洋界也随之声名在外。现在的黄洋界上有一块横碑,上面刻着毛泽东的词《西江月·井冈山》全文,背后是朱德同志手书的“黄洋界”三个大字。不知道人们看着碑上那遒劲有力的毛体字,耳边会不会回荡起主席那带着浓重湖南口音的豪迈话语“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四、几代中央领导人先后登临黄洋界凸显了其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个不算奇险不算最秀的山头,为什么让毛泽东主席38年后重上井冈山时首先登临它,并且在纪念碑前留下了珍贵的合影,而且在井冈山停留期间又诗情澎湃,赋词两首。1962年,朱德委员长重上井冈山;1972年,邓小平同志上井冈山;1989年,江泽民同志上井冈山;1993年、2009年,胡锦涛同志两上井冈山;2006年、2008年,习近平同志上井冈山。为什么党的几代领导人都先后来到井冈山、登上黄洋界?为什么黄洋界上始终游人如织、观者络绎不绝?无论是领导人、是普通游客还是学员,笔者想他们来井冈山来黄洋界都是怀着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缅怀革命先烈,纪念伟大事业,感悟和追寻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人们到黄洋界看什么,听什么,悟什么,能收获什么,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思索的问题。“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特别是当前,社会处在急剧转型期,人们普遍功利而浮躁,过份追求物质而忽视了精神层面上的东西。当前,全党正在大力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要求扫除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四风”之害,在新的时期仍保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毛泽东同志说过“野菜虽苦,但有丰富的政治营养”、“日子好过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要丢了”。何长工同志坚定的革命信念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让他觉得干稻草竟赛过了法国的金丝被。在黄洋界的旁边有一条崎岖不平的上山小路,这就是毛泽东、朱德等领袖挑粮上山的必经之路。著名的《朱德的扁担》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时期的井冈山。再者,坚定信念,为民务实。信念能产生伟大力量,给予人以强大支撑。中共党员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分子,理应把党的宗旨内化于心,把党的事业看作生命,务实清廉,执政为民。

人们来到黄洋界,真正的收获是明白了黄洋界上的纪念碑不仅是一块普通的石碑,更是一座精神的丰碑、历史的丰碑,这座丰碑是中国共产党以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和革命群众所共同铸造的,是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的有形彰显。以黄洋界为代表的井冈山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源头的诞生地之一。作为精神家园,人们可以在这里冥想深思,寻求归宿,给心灵加油,给精神去污。在黄洋界感悟井冈山精神、学习井冈山精神,是为了传承,为了回归,为了继往开来。革命先辈那种不畏艰险、渴望胜利的追求值得我们永远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继续高扬改革的旗帜,在一系列方面进一步努力破除障碍,深化改革。今天的改革也应以黄洋界上所生发、所体现的井冈山精神为指引,不惧艰难,勇于登攀,敢于打破既得利益、冲破旧有藩篱,把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推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猜你喜欢
黄洋界井冈山精神
冯贵华
西江月? 井冈山
黄洋界上炮声隆
建国70年大阅兵电视观后作
黄洋界观云海
黄洋界上
不忘初心,继承与发扬井冈山精神
试析习近平总书记对井冈山精神的最新阐述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奉献精神研究
井冈山精神的当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