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2014-11-12 12:27袁小燕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30期
关键词:巴氏子宫颈内瘤

袁小燕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是指子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至原位癌这一系列癌前病变的连续过程。CIN是与子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反映子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连续过程, 包括宫颈非典型增生及子宫颈原位癌[1]。根据细胞改变程度和异型细胞范围可将CIN分为三级:Ⅰ级为轻度不典型增生, 不典型细胞局限于上皮下1/3层;Ⅱ级为中度不典型增生, 不典型细胞主要位于上皮下1/3~2/3层, 细胞极性尚存;Ⅲ级为重度不典型增生和(或)原位癌, 病变细胞几乎或全部占据上皮全层, 伴有核分裂相增多, 极性消失。对CIN作出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是预防CIN发展成宫颈癌的关键[2]。

1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诊断

CIN的诊断有传统巴氏涂片法、TCT检查、HPV检查、阴道镜检查、宫颈活检等多种方法, 最常用的是以下三种[3]。

1.1 传统巴氏涂片法 巴氏涂片法是一种传统的检测方法,此项方法曾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应用, 大幅度提高了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 从而降低了死亡率。但这种方法受取材方法、涂片制作、染色技巧和阅片水平各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容易出现漏诊、假阴性率高、敏感性低等现象。有文献报道其病理符合率为34%, 敏感度约为44%。该项检测技术在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停止使用。

1.2 液基细胞学检查 薄层TCT技术在传统的巴氏涂片法基础上有巨大的改善, 不仅克服了其检测的缺点, 涂片满意度高, 还降低了假阴性率。TCT现在在发达国家已被作为一种普查宫颈细胞学的常规手段, 国内许多城市也已引进了这项先进技术并积极开展。TCT相比传统巴氏法能更好地显示细胞形态变化的特征, 早期发现和诊断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但其也有不足之处:①与巴氏法相同,由于形态学观察和取材的主观因素差异, 可能增加漏诊率及误诊率;②TCT是通过对细胞学特征进行CIN的诊断, 其缺少组织结构特征;③经济因素:仪器、耗材价格昂贵, 部分医院和患者难以承受。

1.3 阴道镜检查 阴道镜检查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子宫颈表皮上的血管, 尽早发现宫颈癌的癌前病变, 为早期诊断宫颈癌提供依据, 目前是诊断宫颈病变并指导定点活检的重要方法。阴道镜具有准确性高、无创伤性、无痛苦、患者依从性高和可多次重复检查的优点, 并且可以动态观察病情的发展变化, 随访跟踪治疗。但阴道镜检查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不能观察到宫颈管及宫颈深部的情况, 且CIN检出率与检查者操作的熟练程度相关, 检查者必须受过严格的专业知识培训, 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才能提高CIN的诊断率。

2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治疗方法

CIN根据级别不同, 其治疗方法也不同。CINⅠ应间隔6~12个月行细胞学检查、高危型HPV-DNA检查或阴道镜检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CINⅡ和CINⅢ进行手术治疗。

常用的CIN治疗方法有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4]。物理治疗方法包括CO2激光治疗、冷冻治疗、电凝治疗等。手术治疗包括宫颈锥切术和全子宫切除术。随着CIN发病率的升高, CIN患者日趋年轻化, 而科技的进步也使得CIN 早期诊断水平不断的提高, 使CIN的治疗趋于保守, 所以子宫颈锥切术因其能够保留生育功能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传统的激光锥切术、冷刀子宫颈锥形切除术等方法风险大, 可能出现术中出血多、术后并发症多等现象。LEEP由于其治疗时间短、操作简单、损伤小、切除组织可送病理检查, 且相比较于其他物理治疗只是作用于表面, 它可以更加深入大范围治疗病变部位, 已成为宫颈癌前病变及早期宫颈癌治疗的主要方法。CIN发展到宫颈癌需经过一段漫长的病程。所以早期诊断, 及时有效的治疗及积极随访, 才能更好地控制CIN病情的发展, 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5]。

3 小结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妇女对自身健康意识的迅速提高, CIN及宫颈癌的检出率也随之升高[6], 但近年CIN及宫颈癌的发病率增加, 且患者年龄趋于年轻化, 因此及时正确诊断CIN并得到合适的治疗尤为重要。对CIN病变应作出及时准确的诊断, 减少漏诊或过度诊断。根据个体情况不同, 应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 避免治疗不足或过度治疗, 术后重视跟踪随访, 降低CIN和宫颈癌对妇女健康的危害。

[1]徐北兰.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诊治进展研究.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2013, 34(3):S2-S4.

[2]范晓波.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诊断与治疗.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0, 12(8):95-96.

[3]张岱, 李克敏, 廉玉茹, 等.744 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诊断分析.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3, 4(1):16-18.

[4]周凤, 刘春民, 韩冰.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诊断和治疗.中国妇幼保健, 2010, 25(29):4199-4201.

[5]白石.阴道镜检查及活检联合子宫颈电圈环切术治疗宫颈病变的临床疗效.中外医疗, 2011(1):72.

[6]刘明星, 蒋亚玲, 李冰.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69例临床观察.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6, 12(17):98-99.

猜你喜欢
巴氏子宫颈内瘤
经阴道子宫颈常规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在评估孕晚期早产中的应用*
子宫颈扩张双球囊与欣普贝生在孕晚期促宫颈成熟中的应用
释放巴氏新小绥螨可满足对苹果全爪螨的防治需求
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患者的阴道微生态特点
宫颈在妊娠中起什么作用?
巴氏杀菌水牛奶在不同储存条件下微生物增长规律的研究
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研究
细菌性阴道病加速宫颈上皮内瘤变1例报告
子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妊娠产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82例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大肠腺瘤的临床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