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仑膦酸钠与阿法骨化醇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比较

2014-11-12 04:21温志刚梁志繁詹国强
现代医院 2014年1期
关键词:阿仑骨化骨质疏松症

温志刚 梁志繁 詹国强 李 晶

骨质疏松症 (Osteoporosis,OP)是老年人常见病,临床上女性较男性多见,目前已跃居为常见疾病的第7位,成为世界上严重的健康问题[1-2]。早期、有效的治疗,缓解疼痛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成为OP治疗的关键。本组通过观察阿仑膦酸钠片、阿法骨化醇胶囊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旨在寻找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纳入标准

1.1.1 诊断标准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nization,WHO)推荐的诊断标准,骨密度(BMD)在同性别、同种族健康成人的骨峰值不足1个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D)范围内即T≤-1,为正常骨量;当BMD降低幅度在1~2.5个SD之间即-1<T≤2.5,提示体内骨量减少;当下降幅度达到2.5个SD以上即T≥-2.5,可明确诊断为骨质疏松症[3]。

1.1.2 排除标准 ①甲状腺疾病、皮质醇增多症、糖尿病和慢性消化道疾病等影响骨代谢疾病;②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③近6个月内连续使用降钙素、性激素、钙剂、骨化三醇等影响骨代谢药物;④合并有血液系统、严重心、脑、肝肾系统疾病者;⑤依从性差,不按规定服药累积超过2周者。

1.1.3 纳入标准 符合诊断标准,年龄60~75岁,且剔除排除病例。

1.2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7月~2012年6月在我院住院或门诊就诊,符合纳入标准的骨质疏松症患者56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观察组28例,其中男9例,女19例;年龄60~75(66.6±3.7)岁;病程2.4~5.7(4.2±0.9)年;T值为-2.5~-3.7。对照组28例,其中男10例,女18例;年龄61~75(67.1±3.6)岁;病程2.6~5.6(4.1±0.8)年;T值为-2.6~-3.8。2组在性别、年龄、病程、T值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方法

观察组给予口服阿仑膦酸钠片(商品名:福善美)70 mg,每周1次;对照组给予口服阿法骨化醇胶囊(商品名:法能)0.5 μg,每日1次;同时2组患者每天均服用钙剂(商品名:钙尔奇D)600 mg,连续服药治疗6个月。全部病例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腰椎(L2~4),股骨颈的骨密度(BMD)值和生化指标,采取VAS法评价疼痛改善情况,并作好记录。

治疗期间,要求全部患者低盐、低脂饮食,多食乳制品、豆制品、鱼虾贝类等食物;戒掉饮酒、咖啡、浓茶、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适当日光照射和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1.4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标准

1.4.1 骨密度测量 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在治疗前后分别测量腰椎(L2~4))和股骨颈的骨密度。根据BMD变化百分率,即(试验后-试验前)/试验前×100%。显效:BMD上升>2%;有效:BMD上升0% ~2%;无效:BMD下降(负值)。总有效率为:显效率+有效率[4]。

1.4.2 疼痛程度评估 采取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患者的自发性腰背疼痛、前屈后伸痛、翻身痛和负重痛[5]。分值为0~10分,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剧痛,分值越高,表示疼痛越剧烈。

1.4.3 药物不良反应和骨折情况 治疗前后检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血钙、磷、碱性磷酸酶等生化指标,同时行X线检查,了解有无发生新骨折,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群体之间的连续变量用t检验,计数资料检验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共有49例患者完成研究,其中观察组2例(7.14%),对照组5例(17.9%)因未规定服药退出研究。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3%,91.3%,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n(%)

2.2 2组治疗前后骨密度变化

治疗后观察组的 L2、L3、L4、股骨颈的骨密度值分别增加了3.61%、4.76%、3.66%和 5.06%;观察组的骨密度值分别增加了3.57%、4.71%、3.61%和5.0%,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骨密度变化(±s)g/cm2

表2 2组治疗前后骨密度变化(±s)g/cm2

?

2.3 2组治疗前后疼痛症状(VAS)评分比较

治疗后2组患者疼痛程度较治疗前明显减轻(p<0.01),以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不良反应及新发骨折情况

经治疗6个月,2组患者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等生化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观察组腹胀、腹泻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无新发骨折;对照组恶心2例,头晕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新发骨折1例。上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时,经对症治疗,病情得以缓解。

表3 2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s)

表3 2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1)p<0.01,与对照组比较,2)p<0.05

?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老年化加速,与年龄相关的疾病如骨质疏松症(OP)的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据调查,中国>60岁人群的 OP总发病率达22.6%,其中女达28.6%,男达15%[6]。骨质疏松症及其一系列的并发症,可致残、致死,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精神和经济负担。OP的治疗原则是缓解疼痛、提高骨量,改善功能,预防骨折,药物治疗是OP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7]。

双膦酸盐(Bisphosphonates,BPs)是公认的一线防治骨质疏松症药物,其主要通过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和增高骨密度来降低骨折风险[8]。阿仑膦酸钠是第三代双膦酸盐类药物,其对破骨细胞作用的部位有亲嗜性,通过焦磷酸法尼基合酶抑制蛋白质异戊二烯化,影响破骨细胞微骨架形成,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诱导破骨细胞凋亡,使骨形成超过骨吸收,从而增加骨密度[9]。阿法骨化醇是一种合成的活性维生素D,在肝脏羟化转为1,25-(OH)2D3,其主要是通过提高体内血循环中1,25-(OH)2D3水平,从而增加钙、磷酸盐的肠道吸收,促进骨矿化,且可降低血浆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具有抑制骨吸收和促骨形成代谢的双重作用[10]。

本组比较了阿仑膦酸钠片、阿法骨化醇胶囊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疗效、骨密度、疼痛症状和安全性4个方面变化。经过6个月治疗,阿仑膦酸钠片组的L2~4、股骨颈的骨密度值增加了4.27%和5.06%;而观察组的骨密度值增加了3.96%和5.0%,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2种药物治疗骨质疏松在增加骨密度方面效果相近。陈瑾瑜[11]等采用阿仑膦酸钠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腰椎、股骨颈和全髋部位骨密度增幅分别为8.1%、3.5%和4.0%,与本组结果不太相似,这可能与病例数过少、性别、种族、饮食习惯差异等有关。OP的一个重要治疗目标是要减轻患者疼痛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本组治疗后2组患者疼痛(腰背疼痛、前屈后伸痛、翻身痛和负重痛)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功能也有大幅度的改善,以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在药物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有2例(7.69%),对照组3例(12.5%)患者出现消化道等轻度不适,经对症治疗,病情得以缓解,说明2种药物的安全性较好。大量研究表明,阿仑膦酸钠除了能增加腰椎,髋部以及其他部位的骨密度,还可降低各种类型的骨折风险[12]。本组中观察组无病例发生新骨折,对照组有1例发生新骨折,提示阿仑膦酸钠片在预防骨折方面可能优于阿法骨化醇胶囊。本文也发现,观察组2例(7.14%)、对照组有5例(17.9%)未规定服药退出研究,考虑可能是阿法骨化醇胶囊需每天服药,患者依从性差所致的。

综上所述,阿仑膦酸钠片、阿法骨化醇胶囊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显著增加患者骨密度,缓解疼痛程度。虽服用阿仑膦酸钠片可能出现消化道不适,但服药时间间隔较长,患者顺从性较好,较适宜在临床推广应用。由于本组观察时间较短,病例数较少,部分研究结果与报道不一致,有待进一步扩大病例研究。

[1]朱再胜,杜晓红,高志立.钙维生素 D复合物单独或联用阿仑膦酸钠治疗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24):4583 -4585.

[2]宋轶萱,樊继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治疗[J].医学综述,2008,14(3):400 -402.

[3]Consensus development conference.Diagnosis,prophylaxis,and the treatment of osteoporosis[J].Am J Med,1993,94(6):646-650.

[4]谢新荣,罗佐杰,秦映芬,等.利塞膦酸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4(7):1729-1731.

[5]刘维峰,李艳艳.阿仑膦酸钠、阿法骨化醇联合钙剂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分析[J].新医学,2012,43(4):261-263.

[6]李平生.老年人骨质疏松[J].人民军医,2004,47(7):419-421.

[7]张哈祥,路旭东.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进展[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9,15(10):784 -788.

[8]BARON R.Osteoporosis in 201 1:Osteoporosis therapy-dawn of the post- bisphosphonate era[J].Nat Rev Endocrinol,2011,8:76-78.

[9]SIDDIQI A,PAYNE AG,ZAFAR S.Bisphosphonate induced osteonecrosis of the jaw:a medical enigma[J].Oral Surg Oral Med Oral Pathol Oral Radiol Endod,2009,108:e1 -8.

[10]王顺义.阿法骨化醇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和预防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8):1519 -1520.

[11]陈瑾瑜,盛正妍,游利,等.阿仑膦酸钠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3年临床观察[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9,15(4):284-287.

[12]CRANNEY A,WELLS G,WILLAN A,GRIFFITH L,Zytaruk N,Robinson V,Black D,Adachi J,Shea B,Tugwell P,Guyatt G.II.Meta-analysis of alendronate for the treatment of postmenopausal women[J].Endocr Rev,2002,23:508 -516.

猜你喜欢
阿仑骨化骨质疏松症
补肾壮督方联合阿仑膦酸钠及骨水泥分期灌注椎体后凸成形术对kummell病远期临床疗效和血清标志物的影响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骨质疏松症采用阿仑膦酸钠联合注射用骨肽治疗的效果
黄韧带骨化患者硬脊膜骨化与椎管狭窄的关系
骨质疏松症为何偏爱女性
创伤性骨化性肌炎的SPECT-CT评价
阿仑膦酸钠联用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患者种植治疗的研究进展
骨化三醇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观察
两种骨化三醇口服制剂干预30岁以上孕妇骨代谢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