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良缘好事近迎亲花轿喜联红
——记一场别开生面的跨国婚礼

2014-11-14 17:28
对联 2014年1期
关键词:黄龙楹联婚礼

●姜 诚

一场别开生面的跨国婚礼,在山西省忻州市西郊的黄龙王沟“双柳居”前隆重举行。中国姑娘司墨的父亲——《人民摄影报》原总编司苏实先生与妻子郭思(著名学者)身着唐装,招呼着客人,等待“洋女婿”尼古拉(中国名字“倪客”)前来迎亲。

鼓乐奏响,宾客徐来,首先映入来宾眼帘的是景区门口的大幅楹联:

山道蜿蜒临圣地春风得意;

古松伟岸立云中喜事临门。

婚礼大厅设在黄龙王沟村民议事礼堂,大门两边悬挂庆典楹联曰:

陀罗避暑,黄龙腾跃鸳鸯水;

中法联姻,红海漫游甜蜜涛。

司墨的父亲随口吟曰:

两情鱼水春为伴;

郭思女士略作思索,对曰:

万里姻缘月共明。

我耐不住性子,当即相邀两位对句:

且观淑女成佳妇;

郭女士再度添彩:

从此奇男已丈夫。

苏实先生指着悬挂在庆典广场正面墙上用九张底片合成的“陀螺避暑”巨幅喷绘说:“我的上联是:

九张底片大风貌;

老支书范智双乐了,细细端详了一下说:

圣境前方新景观。

俱是妙语连珠,让来宾早已忘却了这是在参加婚礼庆典,仿佛是置身于文人墨客的华山论剑。

司苏实先生在黄龙王沟的居所“双柳居”门上贴着一副楹联:

双柳居前迎远婿;

黄龙沟里嫁新娘。

“双柳居”是司苏实先生十余年前,成为该村“荣誉村民”时建设的“农舍山庄”。每逢节假日,便从远在百里之外的太原市兴冲冲地归来,寄情于山水之间,与当地农民朋友结下了很深的情谊。女儿司墨在这所小小的院落受到了山庄自然纯朴的熏陶浸染,我为之撰联:

荣誉村民寻乐地;

端庄淑女恋桃源。

横批是司苏实先生配的“好事近”。

洋女婿的迎亲队伍快要来了,扮演一丑一旦的当地农民扭起了别具特色的忻州“秧歌”。我指了指,即兴曰:

奇男奇女唱精彩;

会计勇子跃跃欲试曰:

一意一心瞩未来。

我心里甭提多高兴了,勇子依然出口能对,不愧是当年的写联高手啊!

依照当地汉族风情,洋女婿身着中国传统服饰,胸前佩戴大红花,头戴礼帽,骑着高头大马慢慢走过来,新娘司墨乘坐八抬大轿。此时勇子脱口而出:

高头大马八抬轿;

碧水春风一对莲。

我也马上对了一句。勇子似乎不服气,又道:

八抬大轿,高头大马迎新婿;

我看了看“双柳居”对曰:

一方小院,茅舍小莺飞远方。

勇子点了点头。

依照当地习俗,新娘该跨越点着十八支蜡烛的“火盆”了。它寓意着一对新人今后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我的兴致再度而来:

火盆旺盛新人旺;

蜡烛燃烧爱意燃。

引来大家喜悦的笑声。

一对跨国新人,手牵手缓步进入婚礼盛典大厅。双方父母、一对新人站立在婚礼台上。一个个快门,拍下了精彩的瞬间。

一家六口一堂聚;

两地同心两国缘。

这是我心底的默默贺联。

婚礼台正中央悬挂着我在前几天精心撰写的婚礼楹联:

艾菲尔铁塔佳人爱女郭司墨;

汉民族风情才子新郎尼古拉。

法国友人带来的“留学生翻译”非常称职,把主持人的意思十分巧妙地传送给法国亲友团,赢得一阵阵喝彩声。婚礼按既定议程顺利进行。苏实先生、法国爸爸、姑姑,一一登场。翻译兴高采烈,展示了当代中国留学生的风采。苏实先生眼含热泪,满怀深情地讲述了两家联姻的始末。

苏实谢语虔诚远;

肺腑吉言祝愿长。

此联在我心底油然而生。

老三届中学生,如今六十八岁的喜歌高手刘宝和先生,即兴现编,见啥说啥,那顺口溜溜出了中国人的民间文化,溜出了盛世年华的美好诗篇,溜出了忻州人的骄傲。那震撼民心的场景让人赞不绝口、流连忘返,我再度陶醉在热烈奔放之中:

保和活跃喜歌唱,

顺口徜徉即兴吟。

司墨深情倪客乐,

红毡喜事满堂欣。

随着锣鼓声歇,奏起了西洋舞曲,两新人欣然跳起了法国舞蹈。

一场别具一格的跨国婚礼盛典在热烈、友好的气氛中划了一个句号。小小黄龙王沟代表中国人民与法国人民之间架起了亲情的金色桥梁,犹如“金字塔”熠熠发光,久远、久远,在久远中酝酿世界的美好,人生的美好,楹联的美好。

我们真诚祝愿:

中华织女,爱情甜蜜、山欢水笑银河亮;

法国牛郎,事业腾达,地久天长金字明。

猜你喜欢
黄龙楹联婚礼
等价转化
雪舞黄龙
美丽的“人间瑶池”:黄龙
楹联牌匾上的典故
孔府的年节楹联
出去
徐州广化寺楹联赏析
我国第一部纳入正史的楹联艺术志《山西省志·楹联志》太原首发
竹幼婷:那些年我参加过的婚礼
多趣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