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当代美术创作思路与方法另论

2014-11-14 08:53许泉
山花 2014年18期
关键词:艺术家美术艺术

许泉

文章就可操作的高校当代美术的创作问题在七个方面展开讨论,即:老师是谁,理智战胜感觉,变态是常态,传达大于表达,图像大于绘画,探寻边缘,模糊边界,惊悚、警觉取代深刻回味,媒介手段与时俱进。由于文章篇幅的限制,并没有完全展开论述,只是概要地将最主要的观点加以讨论,力求在七个方面都有较独特的视角与构想。

哲学是指导一切学科的基本方法。不过,在高校的美术创作教学方面,鉴于学生的具体情况,单谈抽象的哲学问题似乎对指导学生美术创作效果很有限,因为人世间,地球上,好像还没有什么单一的学问可以解决这个世界所有的问题与困惑,当然哲学也不例外。笔者曾旁听过一位在读博士艺术家,努力地将自己研读得半通不通的哲学知识去讲解如何进行视觉观念艺术的创作问题,其结果可想而知。

不过,笔者在本文中也并不想从哲学层面去谈所谓的当代美术的创作方法,“和而不同”是当代流行的哲学用语,但仍然还是无法清晰教会我们如何找寻创作美术作品的手段,而本文也只是想结合笔者在实际教学与自身创作中萌生的条理性思考,融合多年的观察、研读与总结,所汇集到的“可操作性的”思路与方法罢了。

老师是谁

光看题目便知是搞教学的人所提出的命题。在中国,几乎每个做点儿与视觉艺术有关的事情的人都要先去学画几笔画的,不管你在体制内、体制外,院校内、院校外,不画几笔画是没人承认你的,既然要动手画几笔画,国中的要学祖宗、先辈,西画的要学意法荷、俄罗斯,就算是在乡村、民间,也不能忘了先人既有的样式,更不用说国中庞大的美术教育体系,就更是唯推古今中外之先辈祖宗了,院校教育的最大诟病,当然也就是“老师”这一符号的单一性、单纯性与唯一性了。美术后生们在灌汤教育与紧箍咒思维的双重捆绑下,只能将学习的目光死死盯着站在讲台上的人与手上可找到的有限的传统书籍,以及视觉体验十分可怜的网络图像上了。

当然,如果说上述提到的这些“老师”不是“老师”,恐怕很多老师会暴跳如雷,不过,辛辛苦苦培养的美术后生们往往是不领情的,在走向社会后,原来的老师便是批评、否定与挖苦嘲笑的理想人选了,只是这样的结果可以说是老师们一手缔造的。

原因何在呢?想想也很简单,当代社会的极端丰富性,已为当代美术开辟出了更加辽阔的土壤与疆域,真正的老师如果无视“老师”这一词的广泛包容性、内涵的极大扩展性的话,又何尝有能力去指导后生们在更多的疆域找寻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养分呢!仅仅单靠“老”字就成为“师”的时代其实早该过去了,“师”应该是当下社会、人文、生态、环境、宇宙、思想、道德、技术中,杂乱而不可言说的混合体,只有从中可以提纯出有助于自我表达的要素,这个“师”,才是属于各自的“师”与有效的“师”。

理智战胜感觉

长期从事架上绘画艺术创作的人一般都强调感觉系统在创作中的非凡作用,从学艺初期的被教导,到以后的独立作业,“感觉”二字无时不在指导大家做事,“找感觉”、“感觉好”“感觉对了”已经是一个潜在的刚性艺术判断,很多在传统领域耕耘的艺术家,将这种潜意识的感性知觉判断作为最高艺术知觉推崇备至,不单在教学中对后生们反复教说,也在自身的创作实践中唯“感觉”是尊,只要是“感觉”不好的,皆否定与批判,弃之不用,束之高阁,更有全盘否定之人比比皆是。这种源于古典与传统师承体系中衍生出来的艺术判断标准,更像是一场只有“感觉者”自己参与的游戏,游戏的另一方,无论是后生、观者,皆不可言状,坠入云里雾里,凭空自然陡增了无限的虚无感觉与向往。

回到当下的美术创作,新的媒体与媒介手段如果在未来的艺术创作中逐步占据高位的话,感觉就需要越来越多的理性去修正、补充和发扬光大了。在这一点上,西方艺术家大多比我们要敢于面对现实和“与时俱进”些,不知是否国中文化传统的优秀基因始终拒绝进化,还是泱泱大国心态唯我独尊,大量艺术工作者不敢去领略“理智性”创作,不思考,不实践,坚持唯“感觉”好的表达方式,不愿以理性方式去推敲、安排、布局、锤炼作品,用随意、大概、好像、玩味、感受,取代精致、细致、耐心的专业精神,把“似是而非”在当下仍推举为艺术的最高且唯一的标准,给新的艺术创造套上一件看似光鲜,实则马虎误途的“皇帝的新衣”。

变态是常态

此论调乍一看似乎很雷人,不过本文中的“变态”并不是人们生活中对性态的判断,而是特指当代美术创造中的“变化之态”。

杜尚认为:变化与生命是同义的,变化使生命变得有意义,纵观杜尚一生的艺术实践,他正是一个不断“变态”的人。从早期的立体主义作品《下楼的裸女》,到装置作品《大玻璃》,再到将“现成品”作品《泉》(小便池)拿去秘密参展遭拒,直至《L.H.O.O.Q》(为蒙娜丽莎画胡子),其间还非常有兴趣的用影像方式玩“性混合游戏”,他称之为“一种现成品的行为”:杜尚扮男人时叫杜尚,扮女人时叫罗丝·瑟拉薇。杜尚一生只遵循“有趣”原则去生活,他所有的艺术作品都是他觉得有趣才出现的,而有趣总是在变化,是有趣的变化成就了杜尚。

当下美术生态当然更是一个加速变化的生态,艺术无法独立于社会之外,地球世界、地球人、无不在这“重力加速度”的飞旋中不断“加速度”进化,艺术的“加速度”进化早已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新的数码婴儿已成长起来,变革与化解成为常态,常态变成一种“变”的常态,当变态成为常态时,艺术创造的“加速度”变得不可回避与逆转,所以,国人是否有接纳的平和心态呢?我们是否会认为当下或未来,也会有经典的“变态”成为新的传统呢?我们又是否有胆量参与“变态”的艺术创造呢?是否有心胸包容常态化的“变态”艺术作品呢?我想,如果这个世界已包容了我们,我们应该可以包容这种“变态”的艺术。传达大于表达,图像大于绘画

这是一个如何使视觉升级的问题,如果说古典艺术是平面的幻觉艺术,现代艺术是形式主义艺术的话,那么后现代艺术就是综合的艺术,前者主要解决怎么画的问题,而后者却要思考画什么的问题。古典主义是画家垄断了意义、精神与理念,现代主义更关注作品本身,后现代强调主客观双方去共同获得意义,在当代,已全面融合为组合与交流的互动,更广泛的相对性,真正的“形”到“态”的演变,在当代社会中,表达意义已是一个狭隘的观念,如何传达、通达信息的功能性才是极重要的一环,表达方的位置已不重要,研究受众才是刻不容缓的,从客体(受众)到主体的逆向回流研究是指导当代美术创作的一大主流方法,这也是媒介(媒体)手段为艺术领域带来的一次方法上的革命,如何传达?传达的方法及传达为谁?给谁?效果如何?这一系列思考已明显重要于如何表现、表现什么。endprint

前者是为他人着想,后者是为自己打算。

所以,从当代架上绘画分离出的图像化绘画常常被国人和传统艺术家所诟病,图像化绘画往往会令传统艺术家感到遭受不可容忍的视觉暴力,没有了传统的以美学为基础的绘画要素语言,没有了惯常熟悉的材料、肌理、题材、构图等因素可玩味,在视觉遭受暴力入侵时感到不适是必然的,不过据笔者长期观察新生代美术受众的表现上看,他(她)们并不深感不适,反倒欣于接受,喜爱有加,追随模仿,拍照留影。

从艺术加速度进化的发展脚步上看,绘画的边缘化已是一个不可逆转的事实,新兴的电视一代、数码一代在信息社会的大浪潮中成长起来,对图像就像快餐一样,短暂、通俗、有趣、快乐、好玩一下便作罢,仅此而已便足够了,大视觉、大图像在西方已将绘画抛在脑后,中国也正在经历这场视觉世界的革命,因为在信息社会,图像的意义已远大于绘画的意义,找到对谁说话,说什么话一定比怎么说话重要。

探寻边缘,模糊边界

边缘无界,边界有界,边缘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边界是你我泾渭分明,老死不相往来,西方艺术鼓励交汇边缘,中国艺术强化体系、门派边界,边缘与边界的思辨是当代美术创作指向的南北极点,重构的新方法会在边缘和边界上生长出完全不同的艺术之果。

纵观世界艺术在19世纪前的面貌,边界清晰明朗,“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话应该更加合适描述前现代的艺术世界,20世纪初以来,地球上经济与技术的真正通融,使艺术的边界地带彻底消融,“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话恐怕要加一个前缀:“发达的”,今天的艺术种类之间彼此的延展部分正越扩越大,多重身份的艺术家随处可见,传统媒材、题材、精神、手法的施展空间也正在被交叉媒材、当下题材、反叛精神、混合手法所加速侵占,而在当下中国,交叉媒材、当下题材、反叛精神、混合手法却远未进入大多数中国艺术家的视野与行动之中。中国文化在创新性上的强大束缚力可能是真正的滚滚暗流,艺术家的惰性与利益才是主流,同时,官方与政治的需要又为惰性与利益提供了绝佳的土壤与肥料,强化边界、弱化边缘自然成了上上之选,其中最充分的视像,便是当下中国绘画被现实主义与地方主义的唯我独尊与养尊处优所霸占,“一花独放”,“一家争鸣”就不足为怪了。

缘为交融共通,界为分割独处,当代美术无论在理念、媒材、手段、空间等方面都应是在诸多领域拓展,成为“有缘”的艺术,“多缘”的艺术。惊悚、警觉取代深刻回味

高千惠在所著《当代艺术思路之旅》一书中指出:终结前卫之后的惊悚美学,已成为当代艺术的另类新品味。

制造惊悚必然离不开非常规性的视觉表达手段:超大、超多、超高、微观、暴露、私密、伤害、煽情等,构成耸动与警觉的当代视觉艺术首要特征,这与我们一贯秉承的深入体会与深刻回味的经典艺术欣赏心理模式完全相左,当下的年轻一代以游戏世间一切的心态,基本抛弃了艺术的深刻回味性,他们更愿意以警觉的眼光去发现那些能激发他们兴趣的东西,在获得短暂快感后迅速将它丢弃,这是一个艺术创造者必须直面的“与时俱进”消费现象,它正在与传统的模式决裂、对抗,并不断传播。

艺术的深刻性,一直是以往艺术家所崇尚与追求的重要内容,对理念的诠释、意义的垄断是后现代之前艺术家最愿意做的事,虽然有时不是为艺术家自己去诠释理念,垄断意义,但它至少可以让艺术家陪添崇高与自信,然而新生代的观众并不认可这些传统的经典与精英的表达,他们是电视婴儿、电脑数码婴儿、互联网婴儿,甚至将来会是“虚拟世界”的婴儿,视觉世界超级爆炸似的增长,使得艺术化的欣赏不可能是长时间的,缓慢的过程,新的吸收信息的方式,正在快速转化为以高效与快捷为终极目的,这时,那些可以引起眼球停留,精神振作的艺术才可能被新生代观众所注目。

媒介手段与时俱进

“与时俱进”是一句中国的典型官方用语,中国正是在和世界与时俱进的过程中,才会有今日之模样。

当代美术不单要在思维、手段上与世界同步,在媒介、材料方面更是不可小视,纵观几千年的视觉艺术史,一方面是图像的发展史,同时也是媒介的发展史、拓展史。

从岩石、陶土、瓷体、纸莎草、绢、帛,到纸、木板、麻布,再到显示设备、虚拟空间;从石质、金属刻画工具,到鹅毛笔、毛笔、铅笔、钢笔、各种棕毛笔,再到鼠标,电子画板;从二维平面,到二维幻想三维,从幻想三维到真实三维,再到虚拟三维;从溶洞空间,到居住空间、公共空间、展示空间,再到自然空间,未来还可能会到地外空间、宇宙空间;从原始艺术家,到工匠,官方艺术家、自由艺术家,再到“人人都是艺术家”(博依斯语),凡此种种不能一一详述,但却能看到艺术的发展与媒材的拓展是如此相互呼应,每一次艺术的进步都伴随着材料的革新,自现代主义以来,媒材更是为很多艺术家作为独立的表达语言而几度兴起。

当代美术对材料、空间的运用更是站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当“观念”都可以成为材料的时候,还有什么不可以作为材料呢?

人类的艺术想象力的空间因为媒材语言的极大丰富,也呈现出了令人惊讶的深邃与多元,从二维的静态的到三维的动态的,再到多媒介的多维的、多时空的、虚拟的、全球性的,当代美术的媒介与材料的空间已开始向更高、更大、更远、更无尽的领域扩展,当下的需求与消费,才可能使自己的艺术生命散发光辉色彩,成为在艺术史坐标上,留下清晰与独特标记的人。

参考文献:

[1]高千惠.当代艺术思路之旅[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孙矫雁.杜尚[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6

[3](美)金·莱文.后现代的转型——西方当代艺术批评[M].常宁生,刑莉.李宏,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4]张国龙.当代艺术材料空间[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07.

[5]王林.绘画与观念[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endprint

猜你喜欢
艺术家美术艺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纸的艺术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