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亚里士多德友爱论及其对大学生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意义

2014-11-22 04:18刘晓毅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人际交往亚里士多德德性

刘晓毅

摘要:

德性主义是亚里士多德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亚里士多德从个体德性生活视阈出发,提出了三种友爱,即实用的友爱,快乐的友爱,善的友爱。这三种友爱为我们对友爱的理解以及对人际关系的建构从不同层次提出了不同的道德的境界和要求。大学生具有很强的人际交往需求,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渴望获得真挚的友谊,亚里士多德友爱观中的“伙伴之爱”对于大学生人际环境的和谐建构,无疑有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德性;友爱;人际交往

一、亚里士多德友爱论以“最高的善”为基础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从实践出发,试图把人类的全部活动归结为一种终极性的“善”的统摄,这个最终的、最圆满的目的就是“最高的善”——幸福。幸福是完善的和自足的,是灵魂的有逻各斯的部分合德性的实践活动。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友爱是一种或包含一些唯有通过活动或行动才可以实现的德性。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第八、九卷中集中地论述了他关于友爱的理论。亚里士多德所讨论的友爱并不是我们今天意义上对于“友爱”字面意思的理解。它不仅仅局限于彼此以“朋友”、“伙伴”相称,相互理解信任,相互支持帮助和志趣相近的人际关系双方或多方,在相互交际过程中自然流露出的亲切的情感。 而是一种更为宽泛的理解。“依罗斯的看法,这是因亚里士多德——也许是他同时代的希腊人——使用友爱的方式太过广泛,不仅包括我们今天所说的朋友关系,而且包括任何两个人之间的任何相互吸引的关系,这种讨论友爱的方式显然是近代以来的人们所不熟悉的。”因此,亚里士多德讲的友爱不仅仅是我们今天意义上的友爱,它还涵盖了伙伴之爱、家室之爱、城邦之爱诸多方面。“亚里士多德将幸福论界定为‘德性——实践——幸福的理路,他一方面强调德性,另一方面更崇尚人的‘德性实践与‘善行。德性是能够促使一个事物实现良好状态的实践性品质,它置根于人的现实活动中。德性的展开与实施需要由具有德性的个体进行‘思量,这种思量就是德性的实践智慧。实施‘中道与避免不自制是亚里士多德实践智慧的两个方面,两者共同决定了德性‘至善的达成。”

道德德性与实践智慧作为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的核心概念,决定了实践哲学的性质。同样,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论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大的理论结构中得以建构,也就是说,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指引着友爱论的发展方向,奠定了友爱论的基调。

二、亚里士多德友爱论的涵义

亚里士多德论述了三种友爱。即“因有用而互爱的人不是因对方之故,而是能从对方得到好处而爱的”;“基于快乐原因的友爱”;“完善的友爱是好人和德性上相似的人之间的友爱”。即有用的爱、快乐的爱、完善的友爱。

有用的爱和快乐的爱这两种友爱都涵带功利色彩,是偶然的且难以持久的。其中有用的友爱并不是出于真正的友谊,而是因为他是对自己有用的人,追求的是有用性,也就是友谊的存在是以对方对自己具有使用价值为前提,而一旦这种利用价值消失那么这种友爱便不复存在。快乐的友爱存在于对方能够给与自身以感官上的快乐,其目的就在于能够带来快乐的享受。而这种快乐的友爱多存在于青年人当中,处于这一阶段的人感性而丰富多追求愉悦和时髦的新鲜事物,当然,使他们觉得快乐的东西也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的变化的。而善的友爱才是理想境界的友爱。

(一)善的友爱是他人成为朋友的基础

“他们相互间都因对方自身之故而希望他好,而他们自身是好人。那些因朋友自身之故而希望他好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朋友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这正是成为朋友的基础。首先,与他人成为朋友之前自身必须是一个好人。这是成为朋友的一个基本的条件。亚里士多德在这里所说的好人是一个具备德性的人。其次,我们要和他人成为朋友的动机则是因朋友自身。倘若友爱建立在有用或是快乐的基础之上,一旦他们无法得到自己所需或是快乐,友爱便不复存在。“因为,如果友爱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一旦他们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友爱就会解体。因为,他们每个人所喜欢的不是对方自身,而是能从他那里得到的东西,这种东西都是不长久的,所以这种友爱也不长久。”而建立在朋友自身之上的友爱是依靠一个人的德性而维系的,德性是一种持久的品质,因此这样的友谊是长久的。“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善的友爱即是合乎德性的真正的友爱,是利他性的友爱。”“这种‘利他性的友爱,其前提是双方都因为彼此善或者优点而相互吸引,而非其他原因。”换一种思路,这无疑也是一种“互利性”的友爱,尽管我们是希望对方自身的原因而希望他好,但这在表面是一种“利他性”的友爱。可是友爱是一个双向的活动而不是单向自我选择的,因为它的发生是因为彼此的善而相互吸引,在一个整体上来讲它是一种“互利性”的发生,这种互利性的发生建立在彼此成为有德性的自己。

(二)彼此的善意是友爱发生的萌芽

其次,好感是友谊发生的萌芽,在今天也具有同样的意义。亚里士多德讲善意是友爱的始点。善意还不是友爱,“善意可以说是尚未发展的友爱。如果继续下去并形成共同的道德,善意便成为真正的友爱。”这里的善意必须为对方所知晓。“只有互相都抱有善意才是友爱。而且,也许还要附加一个条件,即这种善意必须为对方所知。”显然,不仅当两个人互有善意,而且也要互知善意时,这种善意才能促使两个人产生友爱。就此而言,亚里士多德所表达的更倾向于“我思君处君思我”而并非“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三)共同生活是友爱发生的纽带

共同生活,亚里士多德将共同生活放置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幸福也只有在共同生活中才能实现。这是因为,“在希腊人的家庭外,共同的政治参与、军事组织、宗教祭礼,庆典、以及共餐制,对于古希腊人具有何等的重要性。对于希腊人来说,作一个朋友,那就是说,要在这些城邦的共同生活中与另一个人互相结伴,意味着与那个人相依相伴且互相崇拜欣赏的共同生活。”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共同生活不仅是两个人之间行为上的亲密性,还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或是思想上碰撞。“共同生活,相互提供快乐与服务的人们是在做朋友,睡着的人和彼此分离的人则不是在实际地做朋友,而只是有做朋友的品质。因为,分离虽然不致摧毁友爱,却妨碍其实现活动。但如果分离的太长久,友爱也会被淡忘。所以有人说‘若不交谈,许多友爱都会枯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心灵的沟通才能是真正意义上的朋友,只有我们把彼此的想法、观点表述给对方,我们从中获取关于善的方面,进而可以提高自身的德性,又深化人与人之间的友谊。亚里士多德强调朋友共同生活,人与人成为朋友关注的不仅是在一起,而是在一起的“交谈”。友爱之所以连系就是通过共同生活这种方式。

(四)时间是检验友爱的尺度

亚里士多德讲“交朋友的希望可以来得很快,友爱却不行。”因为,“一个人也只有在表明了自己值得爱、值得信任之后,才会被另一个人接受为朋友。那些很快就显得友善的人是希望交朋友,但还不是朋友。因为,只有表明自己值得爱而且有了相互了解,人们才能是朋友。”而这些行为的发生是需要时间的。而时间也可能是友爱终止的原因。在时间的进程中,如果朋友的德行已经变了并且无法挽回他,或是朋友的德行极大地提升,那么我们就自然地终止友爱,但是我们应当记得在一起的时光。因为过去的友爱应当对昔日的朋友有所关照。时间这个概念在友爱中扮演着目击者的存在,友爱开始于两个人时间的遇见,终于时间的改变。

另外,亚里士多德对朋友的数量也是进行了规定。他认为朋友是需要有限量的。“既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朋友的数量应该保持在“也许就是一个人能持续地与之共同生活的那个最大数量。”这是因为,首先,一个人不可能被众多人所分享。其次,朋友与朋友之间相处恐怕是困难的。再之,一个人很难与许多人共欢乐,也很难对许多人产生同情。亚里士多德认为的这三种原因可以总结为两个方面,一是情感无法共享二是只能是朋友——朋友的单向互动。亚理士多德认为称呼为朋友的人确实是少数的。有的人我们是认识,用亚里士多德的话就是“没有善意两个人就不会成为朋友,但有了善意也不一定因此成为朋友。因为,他们可能只是希望对方好,不打算实际地做什么,也因此去找麻烦。”;有的人我们会说是一般朋友,之所以这样定义是因为他们虽然熟识,可是两人之间并没有深层次的交流,确切来地说并没有交心的活动,更多则流于表面。正如“若不交谈,许多友爱都会枯萎。”;只有这样的人我们称之为真朋友,二者认识时间之久,一起经历过“属己”时光,经过时间的磨炼,他们依然陪伴在自己身边(这里的陪伴并不是两人空间上的距离间,更多的是心灵上的依偎)可以进行心灵交流的人。当然,前提是,我与这个朋友在德性上是善的。如此,最终留心于身边的朋友确实是少数的。

三、大学生人际关系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借鉴意义

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论为我们今天意义上的朋友提供了许多思考。如今我们仍会有“我有朋友吗?”、“什么是朋友?”、“如何交朋友?”、“怎样成为朋友?”这些疑问,继而审视我们周围称呼为朋友的对象。不难发现,亚里士多德在《尼克马可伦理学》的友爱篇中已为我们展现了两个人成为朋友这一动态过程的缩影。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论是在古希腊特有的背景产生的。但是对于我们理解、继承、发扬真正的友爱精神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论是建立在他对于整个城邦善的概念基础之上的去思考友爱的,这就不免对于我们如今在整个社会背景上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友谊。

大学生正处于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正逐步形成自我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于自己的交友观更是具有自己不可挑战的理论。目前大学生面临的人际关系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友爱的实用性正在冲击着作为友爱实质精神底线的“善的友爱”。人与人的交往逐渐开始倾向于功利化,基于对于彼此理性的计算或是基于彼此所能带的效益,更是基于彼此所能为自身带的“好处”。在大学生中间,这种现象开始显露并且开始形成不良的风气侵袭校园。物质世界的丰富多彩使一些大学生开始迷走在功力的道路之中,不少学生带有物质选择的色彩开始挑选朋友,这些同学往往和家庭条件丰厚或是家庭背景强势的同学靠拢,主动接近进而示好从而得以进入这些同学的朋友圈。

其次,根据张瑾老师在《大学生朋友关系特性的调查研究》中得出这样的结论“大学生朋友关系的发展特征:虽然大学生在友爱性维度上的总体水平很高,但从大二年级开始,却明显下降,冲突性水平明显上升。”这其中冲突的原因更多的是我们已经不再扮演那个主动者的角色而是更加注重自己的感受,不再像刚开始阶段当中迁就朋友。在爱与被爱方面,亚里士多德则倾向于“友爱更在于去爱”。爱是主动的,不图回报的。今天大学生期望在友爱中更倾向于扮演“被爱者”的角色,自身并没有付出更多的爱的主动,却希望得到更多的爱。或是比较计算自身投入的爱与对方的回馈是否成比例,由此我们发现同学与同学之间会产生一种冷漠感。经过时间的推移慢慢朋友之间会失去这种爱的能力。

最后,大学生之间的朋友的情感往往停留在小的圈子范围之内,或是只是局限于小爱之中,只爱自己的班级或是只是自己学院的同学,对于其他学院的同学往往抱以一种不以为然的态度甚至是敌对的态度。学生之间的小团体主义屡见不鲜,“情感归属与利益归属在缺乏理性控制能力与长远、整体利益观淡薄的相当部分大学生身上,很多时候是以小团体来作为归属的,并进而演变为小团体主义,形成对集体主义的破损,危害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类似于这种不良现象不仅仅伤害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甚至是会造成悲剧的发生。

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论对友爱的理解以及对人际关系的建构从不同层次提出了不同的道德的境界和要求。这无疑给当下大学生一些借鉴:

首先,亚里士多德“善的友爱”是基于自身的德行,又基于朋友自身而爱的。这就回归了朋友最真的一面。善的友爱预设了一个前提那就是自身的良好品格。这就给大学生一种无形中的自我要求,不仅仅是对学业知识的追求,更是根植于内心的自觉修养。大学生所要展现的面貌不仅仅会读书的知识分子,更是文化的继承者与传播者。而这种气质在交友体现上不应存在功利主义色彩,对待同学更是要一视同仁,不能存在偏见或是贬低,以自身品格为基点真性情地交友。

其次,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观无疑对我们今天建立良好的友谊,主动关怀他人有着极其有益的借鉴意义。这就需要我们在一份友爱中把充满爱的善意转化为实际的行动中去,更多的投入对他人的关爱,多一份温情。大学生交友中不应该将付出多少作为参照值,对于自身的付出太过在意而计较得失。对于朋友的情感上付出是作为朋友的一种体现,主动地且不计得失地为朋友分担,我们应对友情抱有真诚的态度。

最后,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论不仅仅是停留在人与人方面的交往,而是整个城邦的善与幸福。就如今而言,只有我们个体具备德行,抱着纯真的态度与他人交往,在活动中多一分爱的主动,从“小我”的环境延伸到“大我”的环境,也就是我们不仅仅只是对于同班同学多一份关心而应该将学校看待为一个大家庭摈弃班级之间或是学院之间的隔阂,使这种“大爱”真正走入每一位同学心中,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大环境才能达到一种人文和谐的状态。

【参考文献】

[1]廖申白.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论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任万斌.德性与实践智慧——亚里士多德的伦理道德论说与可能启示[J].求索,2009(08)

[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克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4]徐逸霏.简析亚里士多德友爱论[J].哲学研究,2013(4).[5]王青原.亚里士多德友爱论中的人际和谐思想[J].道德与文明,2008(3).

[6]张 瑾.大学生朋友关系特性的调查研究[J].校园心理, 2014(06)

[7]张梦飞,黄生成.大学生小团体主义思想的表现与成因[J].经济研究导刊,2011(01)

【作者单位:浙江财经大学伦理研究所】

猜你喜欢
人际交往亚里士多德德性
论亚里士多德的道德德性与实践智慧
柳亚子书法
从德性内在到审慎行动:一种立法者的方法论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浅析校园心理剧的应用及其对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被人情绑架的乡村酒席——记忆乡村文化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托马斯·阿奎那的德性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