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整体篮球”的基本元素解析

2014-11-27 04:26温继怀郑尚武
肇庆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热火篮板球小牛

温继怀,郑尚武

(肇庆学院 体育与健康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小牛”与“热火”是NBA联盟2010—2011赛季具有最高水平的两支队伍,从面上看他们的阵容势均力敌、攻防全面平衡.以“明星篮球”为主的“热火”在体能和个人能力上占有优势;以“整体篮球”为主的“小牛”却在“位置平衡”上突显团队力量.总决赛六场比赛,实际上是“小牛”的“整体篮球”与“热火”的“明星篮球”进行的尖峰对决.最终以“整体篮球”打法为主的“小牛”队以6战4胜的战绩让年度总决赛提前在客场落幕,从而给业界留下许多极有学术价值的看点.抽取NBA赛场2010—2011赛季总决赛的6场赛事为研究样本,提炼“小牛”队的成功经验、攫取“热火”队的失败教训,不仅可对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提供极有参考价值的经验和教训,更能从学术视野上帮助我国各级篮球教练员厘清世界篮球运动技战术的发展规律.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达拉斯小牛队(简称:小牛)与迈阿密热火队(简称:热火)在NBA联赛2010—2011赛季六场总决赛.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国内外学术期刊的同类研究论文,利用网络检索相关资料与数据.

1.2.2 录像观察法

反复观看NBA 本赛季总决赛的比赛录像,对两队临场比赛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1.2.3 数理统计法

对总决赛六场比赛得分,投篮次数,投篮命中率,3分球命中率,罚球命中率,前后场篮板球,失误,助攻,犯规,封盖,抢断,替补得分,快攻得分,内线得分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两支球队的攻防技术特征浅析

上世纪90年代,身高、体重决定球队的成绩[1]一直是NBA赛场上盛行的名言.因为,身高决定制空权,体重影响对抗质量.从NBA赛场2010-2011赛季的总决赛结果说明,决定篮球比赛胜负的因素已经变为“全面的个人技术、平衡的位置能力和球队整体作战的效能”.

篮球赛场,进攻技术的合理运用并以此来形成独特的技、战术风格尤为重要[2].因为进攻技术是通过传球、运球、投篮得分、拼抢进攻篮板球来衡量的,进攻效果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得分[3].在NBA 联盟2010-2011赛季总决赛6 场比赛中,“热火”的胜败与本队内线的进攻成功率和全队能否遏制“小牛”的多路突破相关联;但“小牛”队或胜(4场)、或负(2场),都与场上各位置球员的多点进攻、外围的中远投篮命中率、充足的替补实力、高质量的整体防守直接相关,这些元素也建构了“小牛”队的“整体篮球”风格,支撑了“小牛”队制胜夺冠.

2.1.1 “小牛”队获胜四场的进攻能力解析

“小牛”队在总决赛6场赛事中分别获胜第2场、第4场、第5场、第6场.在这些获胜场次中,由于“小牛”队的进攻方式和路线变化多,内外线的衔接紧密,组织进攻节奏好,后卫队员突破得分和突破分球的能力强,为该队获胜提供了许多可供其战术选择的多人、多区、多位、多点进攻投篮的时机,所以“小牛”在这四场对抗赛的投篮总量高于“热火”9次(见表1).

表1 “小牛”战胜“热火”的第二、四、五、六场进攻能力统计一览表

NBA 的赛事历史上,球员职业生涯投中3 分球的榜上排名列前10 名的球员有3 位(基德1 795 分-第3位、斯托贾科维奇1 760分-第4位、特里1 650分-第8位)[4],本年度都效力“小牛”队.从表1可见:虽然“小牛”总投篮命中率略低“热火”队2.2%;但“小牛”的远投3分成功率却高于“热火”12%、罚球得分成功率高于“热火”7.9%.这排于后2类的得分手段和数据,不仅彰显了“小牛”队外线的实力和球员稳定的赛场信心,也可说是“小牛”赢取胜利的法宝之一.

当然,“小牛”的获胜还得归功于全队对后场篮板球的拼抢.从“小牛”获胜的四场比赛可见:仅后场篮板球就比“热火”队多抢得4次,这不仅让该队平添多4次进攻,更重要的是这个有效数据证明了“小牛”队严密的防守,成功阻击了“热火”的进攻.所以,赛事中限制并破坏热队“韦、詹”2人擅长的前场二次进攻(补篮)也源于此.

“小牛”队的阵地进攻多是以内线队员上前实施高位“挡拆”的攻击为主,这种以打开中路为突破口的进攻方式颇具“侵略性”.在“小牛”队的进攻战术实施过程中,一次“挡拆”不成功掩护队员仍会继续上前连续“挡拆”、“掩护”,使持球队员最终都能在同伴“挡拆”、“掩护”配合下得以突破.“小牛”队实施的这类战术打法是建立在2~3人的基础配合上来实现的,它既简单、又实用、且让人信服.在这类战术打法中参与配合的球员没有拘泥于传统战术的跑位或反复空切,不仅省去了许多进攻战术配合的“繁琐”,在2~3人的基础配合过程中一有战机出现,任何参与者都会果断出手得分.就此一点便显示了“小牛”队每一个参赛队员完美、娴熟的战术素养和进攻欲望与能力.

表2 双方六场比赛的3分球命中情况统计一览表

有过系统训练经历的行家都知道:任何球员的战术素养都是由2~3人在长期的、简单的基础战术配合中形成的.笔者在“小牛”的比赛中可以列举许多这类比赛场景:该队只要获得后场篮板球,全队立即投入快攻,一旦进攻进入衔接阶段,“基德”、“巴里亚”等都是具有非凡转移球能力的后卫,他们迅疾就会组织全队配合.从赛事实例可见,此时“小牛”全队都会在动态配合过程中利用极其娴熟的“挡拆”配合方法,合理、灵活解决一次、又一次的进攻问题.

现代篮球比赛的对抗强度很大,所以球员的体力消耗较大,因此一支球队若是没有足够的后备力量,是不可能取得优良竞赛成绩的.由此许多专家认为:球队板凳深度(替补队员),是衡量一支球队是否具备超强整体实力的重要标准[1].“小牛”队在本年度的季后赛能以10胜1负的战绩挺进总决赛,就在于任何一场比赛中该队替补球员的总得分均超过对方替补球员的总得分.在总决赛获胜的4场比赛中,“小牛”队替补队员就比“热火”队替补队员多得40分.

篮球赛场有一条定律:赛事中可以派上用场的球员越多,该队的战术配合变数就越大.“小牛”队就是因为拥有深度(良好)的替补球员,让该队的攻防战术具备了更多变数,这个“变数”就是保证“小牛”队“整体进攻”流畅、延续特征的元素.所以“小牛”队的攻防战术打法,绝不会因为换上了替补球员而降低比赛质量.反而为了要增加对手的进攻或防守难度,改变本队的战术方法而换上一些有不同技术特点的替补球员.

2.1.2 从“热火”队获胜场次的进攻态势分析其失败场次的失利原由

任何一支球队在比赛中抢获前场篮板球的意义,就在于能让该队多获得一次进攻机会并且可能直接得分.所以,比赛队伍若有前场篮板球的优势,外围投手的投篮信心就会得到增强,投篮命中率也会有所提高[5].从“热火”获胜的第一、第三场比赛数据(表3)可见,由于“热火”前场篮板球抢获次数比“小牛”净多7次,这相当于“热火”自己提高了连续进攻的水平.

表3 “热火”战胜“小牛”的第一与第三场进攻能力统计一览表

在“热火”获胜的第一、第三场比赛中,“热火”队占据了篮板球优势,队员投篮命中率也会随之提高,就连临时替换上场的队员也能发挥出色.把“热火”赢得的2场比赛与他输掉的4场比赛进行比较,便可知获胜原因:第一、“三巨头”出色的篮板球能力;第二、该队外线攻击点的出色发挥;第三、该队内线攻击点的稳定表现;第四、替补队员能适应赛场而发挥出色.

在“热火”2场胜场中,可见核心球员“詹姆斯”在比赛中利用超强的个人能力内突外投,以超高的3分命中率(5投4中)极大的提升“热火”的气场.总决赛首场赛事是“热火”赢下的第1场比赛,该队替补队员在主力队员下场休息时依然保持了强大的攻击力.在“热火”获胜的第2场比赛中,大前锋“波什”更是脚步灵活、技巧熟练,以其良好的身体能力在内线强行对抗攻击,不仅牵制了“小牛”的防守,更为该队盘活内线的进攻发挥了作用.

但是,定格“热火”在总决赛输球的场次,以上所述四点优势发生了逆转,这失利的4场比赛的实际情况正好应证了“现代篮球竞技赛事的发展,已经突破一个位置或一个明星球员操纵整场比赛的局面[5]”这句话的涵义.在高水平的篮球赛事活动中,一个位置上的明星球员,可能在决定胜负的关键时刻或关键球上有着巨大作用而成为“关键先生”;一个位置上的明星球员也可能在全队战术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上成为“灵魂”人物;但他们绝不可能包办一支球队在整个赛事中的一切[5].这句经典的话挑明了篮球是依靠团队的集体运动项目,比赛中靠某一球星可以打好某一时段、某一节乃至某一场比赛,但绝不可能靠他个人的能力去赢得所有场次的比赛.

如今的国际大赛,一支球队要想获得最后胜利,只有首先获得赛场上的若干局部对抗优势,方能构筑起本队全面、整体的比赛胜势的基础.在一个系列的竞技比赛中,对抗的“得与失”决定了比赛的“胜与负”.事实上“热火”在这一年度整个总决赛的系列赛中,并没做好“三巨头”与其他位置球员的同步、平衡发展,反而在战术打法上习惯性的过分依赖“三巨头”(如前中国男篮过分依赖内线).这样的打法不仅削弱了场上其他球员的能力,比赛中“小牛”的防守一旦迫使“热火”的“三巨头”发挥稍有偏颇或失常,“热火”全队的整体作战能力必然弱化.

表4 双方在六场比赛中主要防守指标统计一览表

2.2 双方防守技术的分析

历史上NBA总决赛未打满7场就决出雌雄、分出胜负的赛季不多,2010-2011赛季的总决赛就是仅打了6场的赛季.这6场比赛,双方对持球队员的针对性防守都逼迫到了近乎于顶点,赛场上针对无球队员的防守力度空前提高,呈现出来的特点有二点:第一、赛事中,双方都在迫使无球队员远离有效攻击区要球,对无球队员向有球侧移动、接球、掩护实施全面的堵截、阻止与控制;第二、防守无球队员时身体接触零距离,其凶狠、激烈的身体抗争犹如相扑队员在角力、摔跤,进攻队员如果试图在限制区附近接球已成为非常困难的事情[1].以下这组数据便可见比赛的激烈程度:总决赛前“小牛”队在常规赛中场均可达100.2分,“热火”队在常规赛中场均102.1分.但这6场总决赛“小牛”场均得分94.7分、“热火”场均得分92.3分.由此可见,这二支队伍在总决赛的场均得分都被压到该队比赛得分的最低点.如此优秀的球队每场比赛的场均得分都较大幅度向下跌落,反映了比赛中各队施用的防守强度给进攻造成的难度指数有多高.

对表4 统计数据分析后知道,“热火”出色的个人防守能力所构成的防守战术体系具有侵略性和攻击性;但“小牛”的综合防守多变化且流畅、扎实,所以其成队集体防守的能力比“热火”更强.如前所述,正是由于“小牛”外线的超强得分能力扩大了“热火”防区,“热火”外线的第一道防线一旦被“小牛”球员突破就得依靠内线的补防,然而内线补防后就无法形成全队的“层叠”防守.从篮球战术的利弊法则来看,这种局面一旦出现不可避免会给补防队员造成易无序犯规的问题.表4“热火”全队的犯规总量远超“小牛”,或许就是因为补防造成的无序犯规太多.

表5 “小牛”与“热火”二队主力队员防守效果值统计

2.2.1 “小牛”队的防守效果分析

从表4、表5的数据说明这么一个道理,谁能在比赛中遏制对方的进攻点,谁就能取得比赛的胜利.由于“詹姆斯”是“热火”队实施进攻得分最重要的人和最主要的点,“小牛”队要想获胜的关键要素就是必须对“詹姆斯”采用高质量的贴身紧逼防守.从赛事画面和表中数据可见,由于“小牛”对“热火”持球队员进行的快速包夹防守非常有效,致使“热火”核心球员攻击力大幅下降,如“詹姆斯”的攻击力就由常规赛的场均26.5分降到总决赛的场均16.5分.

表5 数据说明“热火”核心球员“詹姆斯”在输球、赢球的比赛中,场均得分的差异非常明显,由此可以说:“小牛”队获胜的场次是他们成功遏制“热火”核心进攻人“詹姆斯”取得的.

实际上“小牛”队以“钱德勒”为中锋的小个阵容,其脚步移动快速、手部动作敏捷,“热火”参与进攻的持球队员一旦停球必然会遭遇贴身防守和包夹.赛事中“小牛”对“热火”核心球员的凶狠夹击(核心队员拿球便有2人快速包夹),就是要把持球人逼到背向球篮并不让持球人以自己独特的习惯动作来完成进攻.

“小牛”在实际的防守行动中施用上述的控制性防守,的确也让“热火”的“詹、韦”等善于突破得分的大牌球星都无计可施.加上“小牛”队教练常常频繁变换防守战术,在一个时段多次变换防守战术体系使“热火”的进攻配合难以适应而处处受阻.另外“热火”内外线的替补实力薄弱,当主力队员在场上打不开局面替补队员上场也无力改变已有态势.

2.2.2 “热火”队的防守效果分析

“热火”队是以快为核心的防守,特别是“三巨头”空间判断准、断球下手快,有超人的封盖、抢断和防守反击的能力.一般意义上讲,“热火”的防守能逼迫参与进攻的持球人畏首畏尾,一旦出现抢断球,该队场上所有球员都能推进和发动多线快攻,这也是“热火”为什么能形成以快为主的战术风格和战术打法的基础.

从数据分析可知:“热火”的防守在胜场或负场的不同场次中存在较大的差异.从赛场上看,他们在获胜的场次中其防守的凶悍和强硬程度可使“小牛”队员极不适应,导致“小牛”球员在“热火”获胜的场次中都出现高失误.“热火”获胜的二场比赛中,他们对“小牛”的防守策略是降低“小牛”外线球员的投篮次数和减少内线队员的接球次数,防守中他们采用换防、夹击、补防手段破坏、阻断“小牛”的传球路线,使“小牛”的球不能快速有效在内外线运转,限制角色球员的发挥,切断“诺维茨基”和其他球员的配合线路,打乱“小牛”的进攻节奏,逼迫“诺维茨基”去单打独斗,从而达到让“小牛”队的整体进攻陷于瘫痪.表5可见“小牛”球星“诺维茨基”在输球的场次中,其个人得分反而飙升到场均30.5分,这个飙升的分值数据表明该队其他球员在这些场次的表现平平.这实际上寓意了在这些败局中,“小牛”的得分点少、合理参与有效进攻的人不多.这样的结果应证了如前所述“靠某一球星可以打好某一时段、某一节乃至某一场比赛,但绝不可能依靠他个人的能力去赢得所有比赛”的真谛.

3 “小牛”队构成并实现“整体篮球”的基本元素

NBA联盟2010-2011赛季总决赛6场比赛,获胜4场的“小牛”队在战术方法上的确没有迷信球星,他们依靠平衡发展的位置球员,用全队共同参与配合的“整体篮球”捧回冠军杯.然而,构成“小牛”队“整体篮球”的基本元素是什么?经过笔者梳理,以下内容或能粗略说明.

3.1 元素一:坚忍不拔的拼搏精神与“关键时刻”外线的得分能力

通过查看“小牛”队的比赛数据,不难发现核心球员“诺维茨基”总能在每场比赛的第四节获得场均10.1分;濒临退役的后卫老“基德”也能在非常关键的第5场最后时刻投出漂亮的3分和2次罚球入筐;总决赛前3场比赛,“小牛”队大部分时间都处于落后,可是“小牛”队总能顽强的咬住对手把比赛拖到最后时刻,依靠“诺维斯基”的绝杀拿到决定胜利的关键分值;以上数据和战例说明:“小牛”球员总能把握“关键时刻”的“关键球”.就是这些“关键球”赚取的价值无限的关键分值使“小牛”队的士气更旺,在后期比赛中迅速扭转因第一场失利给自己带来的失势局面.

相对NBA 赛场上的其他球队而言:“小牛”不是一支主攻内线的球队,其内线得分比例只有35%(“热火”37%),但是这支球队有别的得分渠道来弥补内线进攻不足.从数据表中可见,“小牛”队总得分的27%来自三分线外,他们的3分远投位居参加季后赛的所有球队该类数据的第2位.正如前面所述:“小牛”队在比赛中有了前场篮板球的优势,外围投手的投篮信心大大增强,投篮命中率也随之而提高.因此精准的外线投篮能力和高质量的外围进攻效能,是助力“小牛”实现“整体篮球”战术打法的核心元素.

3.2 元素二:稳定可靠的进攻核心与合理分配球的能力

“小牛”队的成功与进攻战术打法的核心人物“诺维茨基”和“基德”的稳定发挥有关.可以说他们的每一次进攻,都非常完美的“带动了全队、激励了士气”.

事实上,“小牛”队仅有“诺维茨基”的稳定发挥还没有充足的获胜理由,因为篮球运动是一项需要全队通力合作的集体项目.笔者在处理总决赛的所有数据时,发现在整个总决赛中场均获得9.3分,161次投篮中有115次是在三分线外投篮的老“基德”,确实是“小牛”队组织若干成功进攻战术配合的功臣.所以“诺维茨基”超高的中远投命中率和牵制防守力量的能力,老“基德”娴熟、诡异的控球传球和在场上处变不惊的组织能力,都是保证“小牛”队流畅、实效集体参与进攻的基础.

从赛场实况可见:“诺维茨基”一旦牵引了对方的防守力量(“小牛”的进攻战术中有利用“诺维茨基”在无球状态下强力吸引防守者的作用),老“基德”就会迅疾依照其战术意图和随机出现的战术机会奇妙的将球配送到位,保证场上角色球员随机启动击垮“热火”的战术行动.“小牛”队这样的配合不仅增添、扩充了全队的进攻区位与得分点,这样的战术行动更调动并保证了全队整体力量的发挥,缓解了核心球员“诺维茨基”的进攻压力.

3.3 元素三:内线队员极强的篮板球保护能力

“小牛”中锋“钱德勒”在总决赛6场比赛中一共抢得24个前场篮板,总决赛的6场比赛有4场是抢获篮板多的一方获胜(其中有3场胜方是“小牛”队).业内专家有这么一个共识:篮球比赛中,抢获前场篮板球就意味着该队多获得一次进攻机会并且有直接、便捷得分的预期.

所以有学者认为:某队在比赛中若有前场篮板球优势,外围投手的投篮信心必定会增强,投篮命中率也必然提高.一般而言,防守篮板球的数量表现了一支球队在攻守对抗中防守能力或优或劣的质量;进攻篮板球的数量却表现了球队在进攻过程中连续进攻的水平.[6]从“热火”队执行并实施的战术方法来看,输掉篮板球就等于制约了自己行之有效的快攻.

在比赛的实际赛场上可见,“热火”队失去篮板球的优势后,就等于他们快速并强势的防守反击战术打法被“小牛”给废了.以此可见:篮板球就是篮球比赛中获得球权的重要手段,同时篮板球也是一支球队实力的体现.[6]

3.4 元素四:条理清晰的集体力量构成的整体性防守

“比赛中谁将对方的进攻点遏制成功,谁就能取得比赛的胜利”,这是篮球比赛企望获胜必须遵循的定理.“小牛”球员对“热火”核心队员的凶狠夹击(只要核心队员拿球就有2人快速包夹),不让其带有自身特质的习惯技术动作去轻松的完成进攻传球或运球,一旦攻方队员运球停球后必然立即遭遇防守人的贴身防守,把进攻持球人逼到背向球篮的困难境地.

“小牛”队就是施用以上所述高质量防守,让“詹姆斯”、“韦德”等善于突破得分的球星也无计可施,这套清晰合理的防守战术发挥了全队的集体力量,这个集体力量构成既有单兵的灵活、又有集聚各位置球员于整体的配合,或许这就是“小牛”获得极大成功的奥秘之一.

3.5 元素五:合理的阵容搭配以及实力强大的替补阵容

“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是由该桶的最短板所决定”是“木桶理论”绝妙的定律.同理一支球队也像木桶一样,有其丰富的构成和功效.篮球赛场上最实际的攻防战术方法,就是教练员合理调整场上参赛人的位置与技术结构来用其所长、避其所短,达到团队配合的最大效能.“热火”队的阵容在结构上单调、失衡,内线与替补阵容的能力薄弱成为该队在战术打法上的致命短板.反观“小牛”队其阵容结构平衡、协调,内线与替补阵容的能力超强不仅弥补了全队明星球员不足的缺陷,反而因其整体配合的团队力量让球队的整体实力大增.

所以NBA 联赛2010-2011 赛季总决赛6 战4 胜的赛事结果足以证明,“热火”队仅靠“三巨头”的“长木板”确实很难抗衡“小牛”队内外结合、配合多位、进攻多点、得分多人的“整体篮球”行动.

4 结语

总体而言:在NBA联赛2010-2011赛季的总决赛中,“小牛”队利用“诺维茨基”超准的中远距离强攻和居中策应,搭建起“整体篮球”的经络,带动了“小牛”队的整体攻防战术打法;然而“小牛”队的其他队员在组织者巧妙的调配下,均能选择合理的战术机会外突和内线强攻,不仅极大的发挥了内外平衡的整体优势,这种内外平衡、多点开花的配合方法也丰富了该队“整体篮球”的基本内容;总决赛中“小牛”队让替补队员的能量得到充分释放,不仅缓解和减轻了主力球员的体能消耗,并完善了“整体篮球”的基本架构,补充了“整体篮球”的运行能量.

实际上,任何一支球队都有属于自己技术和战术打法特征的“整体篮球”含义,例如“热火”队在与“小牛”队的对抗中也非常希望发挥本队的整体力量打败对手,如果将“热火”全队的整体实力与“小牛”队相比较就会使我们清楚的知道:正是由于“热火”队员中强者太强、弱者较弱、替补队员能力又差,全队犹如一只有块“短板”的“木桶”,总是装不了更多的“水”而形不成可以制约“小牛”的整体力量.

所以“整体篮球”是理念,是球队建设和战术方法的思想,任何球队要想达到更高水平的整体力量,必须围绕本文提炼的这些可以借鉴的基本元素,做好属于队伍建设的基础实事.

[1]毕仲春,宫鲁鸣,叶庆辉,等.世界篮球技战术发展新趋势—以第16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4):107-114.

[2]赵燕,聂连福.对第28届奥运会中国男篮后卫进攻能力的分析与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31(2):86-88.

[3]郭永东.第28届奥运会中国男篮攻防能力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4):556-558.

[4]爱乐透.2011年总决赛之数据前瞻[EB/OL].[2011-05-31].http://www.iletou.com/news/newsdetail_27381.html.

[5]郑尚武.位置平衡是中国男篮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J].体育学刊,2010,17(10):92-94.

[6]冯海成,郑尚武.第16届世界女篮锦标赛中国队失利原因探析[J].体育学刊,2011,18(2):101-105.

猜你喜欢
热火篮板球小牛
做头小牛
小牛背鹭在哪里
初中学生篮板球意识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篮板球技术与训练方法的研究
快乐的小牛
三月歌会好热火
中学生抢篮板球训练应培养几种意识
火眼金睛
浅谈篮球比赛中学生抢篮板球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