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我们丢掉了什么

2014-11-27 00:01詹青云
今日文摘 2014年7期
关键词:罗伯厨余垃圾桶

詹青云

香港作家陈晓蕾在她的《剩食》一书中感慨:“大部分垃圾都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厨余,根本不是垃圾。”美国人罗伯·格林菲尔德(Rob Greenfield)对此深有体会,最近,他就从各类厨余中为自己找出了21顿免费大餐。

打开罗伯家的冰箱,你会看到装得满满的新鲜水果、蔬菜和罐装饮料,加起来大概价值两百美元,其实他一分钱也没花,只在过去一周进行了“垃圾桶潜水(dumpster diving)”,把这些东西翻了出来。

“垃圾桶潜水”主要是在杂货店背后的垃圾桶内进行的,那里常常有被店员扔掉的各类食品,其中许多是刚过期,几乎“完美如初”。“有人觉得我这样做很恶心,”罗伯笑道,“这不过是视角不同罢了。”

罗伯并非因贫穷而需拾荒为生。27岁的他痛感美国食物浪费之严重,想要身体力行唤醒人们的注意。

不久前,他想到做一个实验,周游美国,看看全国各地的垃圾桶是不是都“物资丰富”。他从家乡圣迭戈出发,第一站是内布拉斯加州的霍尔德里奇。在第一家杂货店后面,他翻出了够吃3个月的食物。104天里,他骑行4700英里(约7500公里),期间百分之七十的食物都来自垃圾桶。

这段经历让他深感食物浪费的普遍和唤醒大众的紧迫。他决定进行一场为期7天的挑战,坚持只吃垃圾桶里的东西,同时把这段经历拍摄下来制成短片,让美国人好好看看他们丢掉了什么。

这个挑战被命名为“跟着罗伯·格林菲尔德垃圾桶潜水”。这是一段从垃圾桶内寻找美味的旅程。短片中,罗伯找到成包的土豆、蔬菜、水果、瓶装水、鸡蛋、牛奶、芝士甚至不少进口食品。用这些食材或现成品,他为自己烹调出21顿大餐。

当然,罗伯免不了要吃一些过期一两天的东西,不过他毫不介意,“建议的销售日期只不过是……建议的销售日期。”至少,他试过了,没什么问题。

他给自己的视频短片打的广告是:“一星期,21顿营养美味的垃圾大餐。”通过短片,他不仅想展示美国的垃圾筒“何等奢侈”,足够支撑怎样丰裕的生活,还借机给出一些“吃得健康、道德,又可持续”的小贴士。

如果了解美国的食物浪费状况,可能对罗伯的“收获”不会感到惊奇。据国家资源保护委员会统计,美国人每年丢掉的食物价值1.65亿美元,其中有大约九百亿磅(超过四千万吨)完全能吃的东西。罗伯说,美国每年生产了能养活两倍美国人的东西,只是利用得太没效率了。

他想用他的挑战和短片鼓励人们去解决问题,但并非鼓励大伙都上街去垃圾桶找吃的。罗伯说,最好的办法是,“从一开始就别把那么好的东西放进垃圾桶。”他希望更多人能选择把多余食物捐给食物银行(Food Bank)或是别的厨余回收组织。

一周的挑战结束后,上个月,罗伯在家里举行了盛大的“垃圾派对”。他在博客中写道:这里将会有足够的trashetizers(trashappetizers,垃圾开胃小菜),dumparages(dumpster beverages,垃圾饮料)和garishes(garbage dishes,垃圾餐盘)。来吧,来这里找最好的、营养美味的垃圾食品!

(周顺荐自《南方人物周刊》)

责编:Ester

猜你喜欢
罗伯厨余垃圾桶
厨房里的芽芽
罗伯泰克自动化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厨余垃圾特性及预分选处理技术
垃圾桶等
投进垃圾桶的信
投进垃圾桶的信
厨余垃圾变废为宝 有机肥市场方兴未艾
飞进垃圾桶
罗伯泰克自动化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不同厨余垃圾发酵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