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属协助被动运动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脑血流的影响

2014-11-30 11:20杨业勋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血流量被动偏瘫

杨业勋

(宜昌三峡坝区急救中心,湖北 宜昌443000)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常常遗留不同程度的偏瘫,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家庭和社会的医疗负担,如何最大程度地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改善生活质量,是每个医护人员必须考虑的问题,但是目前缺乏早期有效康复治疗方法和评价早期效果的可靠指标,作者应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早期家属协助被动运动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脑血流的影响,并评价其疗效,进一步寻找能有效评价早期康复疗效的指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脑梗死偏瘫患者135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诊断标准[1],CT或MRI示基底节区梗死,均首次单侧发病,其中男78例,女57例。年龄41~83岁,平均(65.3士15.2)岁。病程1~5d。患者神志清楚、生命体征稳定、无智能和精神障碍,无失语,均未进行溶栓治疗,偏瘫肢体肌力0~1级;135例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康复组(69例)和对照组(66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和病情严重程度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同年龄和性别者76例作为健康对照组。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康复组患者入院时即在家属协助下进行关节被动运动,具体方法为:家属按照我院编制的 《偏瘫病人被动运动指导手册》进行偏瘫肢体被动运动锻炼,如:肩外展、外旋、前臂旋后、腕背伸、指伸展等。运动顺序从肢体近端到远端;由粗大动作到精细动作,4次/d,每次不少于30 min。对甩有被选对象应用TCD检测双侧大脑中动脉(MCA)的平均血流速度。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组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健康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康复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5d后康复组与健康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康复组较治疗前增加(P<0.01),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对照组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但与健康组比较仍降低(P<0.05)。见表1。

表1 康复组、对照组和健康组双侧MCA的VD比较

3 讨论

促进脑梗死患者偏瘫、失语等功能障碍最大程度的恢复是治疗的最终目标,而早期有效的康复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有效减少和防治废用、误用和过用综合征的产生[2]。但是在肢体偏瘫,肌力为0~1级患者,早期难以主动运动,因此选择何种康复治疗方法,并且寻找早期在临床功能改善之前能够评价治疗方法有效的指标指导进一步治疗,是目前在不断探索的问题,而在早期家属按照肢体的正常运动方式给予被动运动,可以使神经肌肉接头或运动终板处产生外周神经的去极化,以重建运动功能的大脑皮层控制功能,同时可促进组织血液循环改善,预防肌肉的萎缩及废用,因此我们选择在患者发病初期,没有禁忌证的情况下,对不能主动运动的患者采取家属协助被动运动,并观察其康复治疗效果。由于脑的功能活动与它的耗氧量成正相关,而耗氧量又与血流量成正比,因此检测脑主要功能区的血流量可以间接反应该功能区的代谢活动。TCD与其他方法比较,操作简单,是客观反映颅内供血情况的有效手段,且多项研究证明TCD所示病灶区Vm与局部脑血流量呈正相关[3],因此,我们早期采用家属协助被动运动进行肢体功能的康复治疗,并应用TCD检测患者双侧大脑中动脉血流的改变,来评价其早期康复治疗的效果,并为进一步康复治疗措施提供理论指导。

本次发现所有脑梗死患者,患侧大脑中动脉的血流量较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减低,这既是脑梗死发生的原因,也是病情进一步恶化的原因,单纯药物治疗也可以改善患者的脑血流,促进患者的功能逐步恢复,但是效果较缓慢,主要表现在对照组治疗15d后,患者的脑血流量较治疗前明显增加,但是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仍然较慢,说明单纯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需要结合康复治疗,才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我们在早期对不能主动运动的病人采取家属协助被动运动进行功能锻炼,15d后患者双侧大脑中动脉的血流量均明显增加,且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康复措施应用得越早越好,可以使大脑代谢增加,血流增多,不仅改善患侧的大脑功能,而且对健侧大脑也有促进作用(包括运动区、补充运动区),从而保证运动功能最大程度的恢复,并且应用TCD检测脑功能区的血流量,可以较早评价康复治疗的效果,其效果的体现早于临床症状的改善。

早期康复训练的机制主要是通过输入正常的运动功能模式来影响输出,抑制异常、原始的反射活动,改善运动模式,通过突触的可塑性和唤醒休眠神经元而促进正常功能模式的形成和恢复。同时运动可促使大脑蛋白量增加及新的营养生成,神经元损失减少,失能区恢复加快[4],由于大脑物质代谢的改善早于临床体征的改善,所以双侧大脑中动脉的血流改善早于临床症状的变化,但是脑梗死的康复训练是一个持续综合的过程,涉及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并且还有更高级的运动中枢参与,因此患者在早期由家属协助被动运动进行功能锻炼,促进功能恢复,可以有效防止肌肉萎缩和废用,但是一旦患者肌力部分恢复,就必须加入主动康复训练,使患者更好的恢复功能,减少残疾,让患者能重返社会。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指南撰写组.2010年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疗指南 [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3,20(8):10-15.

[2]黄东锋 .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功能特点与早期康复干预的标准 [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1,23(5):272-274.

[3]李飞,朱蓉,张美玲 .等.TCD与133 Xe吸人法测定脑梗死患者脑血流量的对比研究 [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l996,12(4):21-23.

[4]成祥林,向明清,熊勋波,等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脑血流的影响 [J].中国康复,2008,23(5):319-320.

猜你喜欢
血流量被动偏瘫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蔓延
第五课 拒绝被动
阻力递增踏车对年轻健康男性相关呼吸、运动肌肉血流量的影响
抖腿是健康行为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25例
奇异值分解法用于MR灌注成像脑血流量估计的仿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