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离子导入联合推拿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疗效观察

2014-12-02 04:33杨韶华
山东医药 2014年30期
关键词:酒精性脂肪肝肝病

杨韶华

(济宁市中医院,山东济宁27200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是一种可能进展为终末期肝病的非酒精源性脂肪性肝病(NAFLD)[1]。近年来 NASH 发病率呈逐年上升[2],目前无特效药物治疗。2010年9月~2013年9月,我们采用中药离子导入联合推拿治疗NASH患者90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80例 NASH[3]患者,其中男112例、女68例,年龄18~65岁,病程0.7~10.6年,ALT 61~297 U∕L。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排除:①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肝硬化、肝脏肿瘤、重型肝炎倾向、全胃肠外营养、营养不良、糖尿病患者及其他罕见因素所引起的脂肪肝者;②患有严重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肺脏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或其他影响生存的疾病;③妊娠哺乳期患者、精神疾病患者;④过敏体质或已知对该类药物或药物成分过敏者。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基础治疗,即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如禁酒、多食蔬菜水果、低脂及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控制热量摄入,控制体重,根据肝功能情况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对照组口服熊去氧胆酸片8 mg/(kg·d),早晚进餐时服用。观察组予以中药离子导入。患者取平卧位,在肝区前后主穴行药物离子导入,药方为中国肝病协作组2号方(大黄8 g,茵陈30 g,泽泻、垂盆草各15 g,丹参10 g,陈皮20 g等)。正极选期门穴,负极选肝腧穴,另随症取穴:肝区疼痛选中脘、关元、大横,约30 min;循经推拿,腹部循“金”形,背部循华佗夹脊穴、膀胱经、肩胛下角线,约10 min,1次∕d。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

1.3 相关指标观察 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观察以下指标:①中医证候积分[4]。②BMI与腰臀比(AHR)。③肝功能指标,包括血清 ALT、AST、GGT。④血脂指标,包括TC、TG。⑤肝脏B超。⑥疗效评价[4],症状积分减少90%以上,转氨酶复常,血脂复常,B超提示脂肪肝征象消失为治愈;症状积分减少70%~90%,转氨酶、血脂指标下降一级以上,B超改善一度以上为显效;症状积分减少30%~70%,转氨酶、血脂下降不足一级,B超有改善但不足一度为有效;症状积分减少不足30%,转氨酶、血脂无明显改善,B超无变化为无效;以治愈+显效+有效计算有效率。⑦血尿常规及肾功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为(17.36±6.31)分、(8.22 ±2.85)分,对照组分别为(16.20 ±5.65)分、(10.28 ±3.10)分。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P均<0.01),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 BMI、AHR、ALT、AST、GGT、TC、TG见表 1。观察组 44例(48.89%)、对照组29例(32.22%)脂肪肝 B 超征象消失(P 均 <0.05),其中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有29例(32.22%)、31例(34.45%)好转一度以上。观察组治愈 13例(14.94%)、显 效 23 例 (26.44%)、有 效 38 例(43.68%)、无效13 例(14.94%),总有效率85.06%;对照组分别为9 例(10.23%)、16 例(18.18%)、34 例(38.64%)、29 例(32.95%)和67.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血、尿常规及肾功能检查无异常,无不良事件发生。

表1 两组治疗前后 BMI、AHR、ALT、AST、GGT、TC、TG 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 BMI、AHR、ALT、AST、GGT、TC、TG 比较(±s)

注:与治疗前相比,*P <0.05;与对照组相比,△P <0.05

组别 n BMI(kg/m2) AHR ALT(U/L) AST(U/L) GGT(U/L) TC(mmol/L) TG(mmol/L)观察组90治疗前 28.23 ±3.21 0.94 ±0.16 115.83 ±9.51 95.25 ±10.24 102.76 ±16.16 7.18 ±1.37 4.38 ±1.36治疗后 25.34 ±2.31*△ 0.85 ±0.12* 47.66 ±8.54*△50.24 ±18.41* 41.40 ±11.31*△ 3.71 ±1.46*△ 1.72 ±0.54*△对照组 90治疗前 27.69 ±4.32 0.95 ±0.16 117.56 ±8.67 96.36 ±10.42 102.44 ±17.14 7.10 ±1.32 4.32 ±1.34治疗后 26.26 ±2.17* 0.85 ±0.10* 81.92 ±9.22* 58.72 ±19.10* 79.53 ±15.45* 5.62 ±1.41* 2.32 ±1.23*

3 讨论

NASH 10年内肝硬化发生率为15%~25%[5,6],在我国发病率仅次于慢性病毒性肝炎[7]。目前西医无特效药物治疗NASH[8]。NASH早期可无症状,随着病程进展可表现为乏力、右胁胀满、隐痛不适、肝肿大、便塘或形体丰腴等症状。目前普遍认为,本病病因包括食肥甘厚味、感受湿热疫毒、情志失调、久病体虚引起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肾精亏损、湿邪、痰浊、瘀血等。本病病位在肝,与脾、肾等脏腑关系密切[8],其病多实,气滞、血瘀、痰湿为其发病的3个重要环节。本研究所用的离子导入药物中,大黄清热利胆、荡涤肠胃,丹参活血化瘀,两者均有改善微循环、抑制胶原增生的作用,能预防和阻断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垂盆草解毒退黄,具有护肝降酶的作用;陈皮、泽泻健脾行气利湿以绝痰源。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大黄有保肝、抗感染、降血脂、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茵陈有利胆退黄、促进肝细胞再生、保护肝细胞膜完整性等作用[9];丹参具有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可降低TG及LDL水平,还有明确的抗氧化作用[10];泽泻有利尿、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抗脂肪肝等作用[11],降低血清TC、LDL-C水平作用显著,且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及增强纤溶酶活性等作用,可升高血清HDL-C水平,抑制主动脉内膜粥样斑块的生成[12]。

本研究利用中医学整体理论,内病外治,避免了口服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及肝脏的首过效应。本治疗方法[13]通过发出的特殊脉冲信号,作用于肝动脉、门静脉,使其产生节律性收缩,加速肝脏血液循环及胆汁排放;主穴选肝经之期门,膀胱经之肝俞,胆经之日月,脾经之大横,任脉之关元、中脘。通过对腧穴的按摩作用,调整虚实,起到疏肝健脾、活血化瘀、行气祛痰的作用,符合本病病机。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应用中药离子导入联合推拿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及肝功能、血脂指标迅速得到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患者血、尿常规检查及肾功能检查均正常。故我们认为中药离子导入联合推拿治疗NASH疗效满意,应用安全,值得借鉴。

[1]黄炜,范建高、陈力元.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7,15(9):687.

[2]Fan JG,Farrell GC.Epidemiology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in China[J].J Hepatol,2009,50(1):204-210.

[3]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0,19(6):483-487.

[4]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J].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64-366.

[5]De Alwis NM,Day CP.Non-alcoholic fatty liverdisease:themistgradually clears[J].J Hepatol,2008,48(Suppl 1):S104-S112.

[6]范建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研究进展[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8,16(11):801.

[7]Williams R.Global challenges in liver disease[J].Hepatology,2006,44:521-526.

[8]史亚祥.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08,17(8):1131.

[9]杨钦河,凌家生.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药防治思路与对策[J].中医杂志,2007,489(8):746-748.

[10]陈冠军,张瑞红,王莉.浅析丹参的药理作用[J].中外医疗,2010,4(23):125.

[11]陈小忆.泽泻临床应用及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5,12(1):36.

[12]侯家玉.中药药理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8,30,99,128.

[13]杨韶华,曹培行.药物离子导入联合肝病治疗仪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60例[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6,16(3):182-193.

猜你喜欢
酒精性脂肪肝肝病
瘦人也会得脂肪肝
脂肪肝 不简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王迎春:非肥胖脂肪肝
脂肪肝治疗误区须谨防
你还在把“肝病” 当“胃病”在治吗?
清肝二十七味丸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大黄蛰虫丸对小鼠酒精性肝纤维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一种基于LBP 特征提取和稀疏表示的肝病识别算法
肝病很复杂,久患肝病未必成良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