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基层健康教育人员对老年人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

2014-12-03 08:31傅志蓉陶青柳重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重庆400016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年14期
关键词:老化态度养老

徐 然 傅志蓉 陶青柳 沈 军 (重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重庆 400016)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家庭结构的改变,我国传统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1〕,且目前机构养老供需缺口较大费用较高〔2〕。面对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的严峻挑战,我国老龄工作委员会主任李岚清副总理曾强调指出“老年人的生活空间主要在社区,老龄工作的落脚点也应在社区”〔3〕,为养老工作指明了一条道路。结合家庭养老与机构养老优势的社区养老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新选择,社区养老既能保证老人不脱离熟悉的家庭环境,又能为老人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社会服务〔4〕。我国社区养老尚处于探索阶段,其中基层健康教育人员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以往研究表明,基层健康教育人员对于老年人的态度会影响其服务质量和服务表现〔5〕。本研究旨在调查基层健康教育人员对老年人的态度,分析其影响因素,进而为培训基层健康教育人员,改善服务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重庆市健康教育所举办的2012~2013年基层健康教育人员培训班的培训人员,研究对象来源于全市包括主城、区县在内的40个基层健康教育所,发放问卷199份,剔除错填、漏填等无效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80份,有效率90.5%,其中男60人(33.3%),女120人(66.7%),年龄 21~58岁,平均(33.76±8.947)岁。中专 38人(21.1%),大专105人(58.4%),本科35人(19.4%),硕士2人(1.1%);20~30岁 79人(43.9%),31~40岁 65人(36.1%),41~50岁24人(13.3%),51~60岁12人(6.7%);未婚38人(21.1%),已婚138人(76.7%)、离异4人(2.2%);有老人照顾经验131人(72.8%)、无老人照顾经验49人(27.2%)。

1.2 方法 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宗教信仰、受教育程度、职业、职称、工作年限、婚姻状况、月收入、是否有过照顾老人的经历。老化知识问卷Ⅰ〔6〕:该量表由 Palmore 1977年编制,用于评估被调查者对老年人知识掌握情况,后由台湾学者王程青等人翻译修订成中文版老化知识问卷Ⅰ,有良好的信效度,Cronbachα系数为0.68。包括25个关于老化知识的条目,内容涉及老年人基本生理、精神、社会方面及关于老化的最常见误解等知识,每个条目都有是、否及不清楚3个回答,其中奇数条目正确答案为否,偶数为是,总分0~25,得分越高表示知识水平越高。Kogan态度量表〔7〕:Kogan于1961年设计用来测量护生对老年人态度倾向和刻板印象程度,现由台湾学者Yen等翻译修订而成中文版老年人态度量表,有良好的信效度,Cronbachα系数为0.82。该量表是一个likert量表,共包括34个条目,由17个正向态度条目和17个负向态度条目构成,采用6级评分法,其中“非常不同意”计1分,“不同意”计2分,“有点不同意”计3分,“有点同意”计4分,“同意”计5分,“非常同意”计6分,得分34~204分,119分为中间值,表示态度既不消极也不积极,高于119表示态度越积极,反之越消极。

1.3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由调查者直接发放问卷给研究对象,统一指导语,签署知情同意书以后,采用无记名方式由被调查者自行填写,当场收回问卷。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法。

2 结果

2.1 不同群体基层健康教育人员对老人态度得分 调查显示本科生和研究生正向得分和负向得分均高于中专生和大专生(P<0.05);41~50岁组正向得分最高,20~30岁组正向得分最低,不同年龄组的基层健康教育人员对老人态度正向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离异/丧偶组总得分高于其他组(P<0.05);有照顾经验的负向得分高于无经验者(P<0.05),见表1~表4。

2.2 知识水平和正向、负向及总分的相关性 知识水平正向得分(0.452分)、负向得分(0.198分)及总分(0.354分)均呈正相关性(P<0.05)。

表1 不同教育程度基层健康教育人员对老人态度得分比较(s)

表1 不同教育程度基层健康教育人员对老人态度得分比较(s)

项目 中专(n=38)大专(n=10)本科(n=35)硕士(n=2)F值 P值正向得分 54.947±11.687 57.076±9.543 61.771±10.575 63.000±0.000 2.980 0.033负向得分 51.790±12.417 55.952±11.590 59.171±8.291 63.000±2.828 2.850 0.039总分 105.740±8.191 112.030±7.944 120.940±8.349126.000±2.828 22.640 0.000

表2 不同年龄组基层健康教育人员对老人态度得分比较(s)

表2 不同年龄组基层健康教育人员对老人态度得分比较(s)

项目 20~30岁(n=79)31~40岁(n=65)41~50岁(n=24)51~60岁(n=12)F值 P值正向得分 55.342±9.219 57.877±10.428 61.917±13.061 57.333±6.665 2.724 0.046负向得分 57.877±10.428 61.917±13.061 57.333±6.665 57.267±10.258 2.392 0.070总分 109.480±14.373 116.220±17.906 119.580±15.478 109.500±12.774 3.772 0.012

表3 不同婚姻状态老人态度得分比较(s)

表3 不同婚姻状态老人态度得分比较(s)

项目 未婚(n=38)已婚(n=138)离异/丧偶(n=4)F值 P值正向得分 55.658±9.428 57.515±10.524 64.000±5.354 1.375 0.256负向得分 53.763±8.416 56.348±11.71565.000±10.100 2.162 0.118总分 109.420±13.476 113.860±16.687129.000±9.933 3.138 0.046

表4 是否有照顾老人经历老人态度得分比较(s)

表4 是否有照顾老人经历老人态度得分比较(s)

项目 有(n=131)无(n=49)F值 P值57.741±9.971 56.000±10.996 1.013 0.312负向得分 56.168±10.980 50.531±11.701 3.011 0.001总分正向得分113.910±21.235 106.530±28.476 1.882 0.061

3 讨论

3.1 基层健康教育人员对老年人的态度 积极的态度通常表达的是对某事物喜欢或者不喜欢的心理倾向,也有把它定义为个体对特定社会客体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有的正向或负向的评价性内部心理倾向〔8〕。Upmeyer等〔9〕认为行为是判断、决策、明显的行为序列过程,行为是潜在的态度表达。由此可见一定程度上态度会影响行为。本研究基层健康教育人员对老人的态度是积极的,这种正向的态度会促进其产生正向的行为。

3.2 影响因素

3.2.1 教育程度 本研究结果表明,学历越高者对老人的态度越积极。周晓艳等〔10〕认为学历高的护士对老年护理知识掌握情况好于低学历者,MacDowel等〔11〕的研究显示,若护生拥有高水平的老化知识和获得良好的教育,其对老年人的态度会更积极。本研究的结果可能与学历越高的基层健康教育人员,其拥有更高水平的老化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更为积极的学习态度有关。因此培养一批高学历、高素质的卫生人才加入社区养老的队伍,促进对老年人产生更正向的态度,显得尤为必要。

3.2.2 年龄 20~30岁组是恰逢计划生育政策后成长起来的一代,以独生子女居多的新型家庭结构弱化了家庭养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年轻人与老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以及削弱了中国传统孝道的影响〔1,2〕,该年龄组属于最缺乏社会支持的人群〔13〕,照顾经验欠缺难以应对老年照护的需求;照顾负担重,易倦怠,对老人的态度较消极。反之,41~50岁组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多数有照顾老人的经验,丰富的生活阅历也使他们对老人的理解更全面,与老人的沟通更顺畅,故对老人的态度最积极〔14〕。因此应重视年轻基层健康教育人员培养,增进对老年人的了解,强化老化知识,以“老”带“新”,改变年轻基层健康教育人员对老人的态度。

3.2.3 婚姻状况 离异/丧偶组较其他组对老人的态度最积极。已婚者家庭负担较重和角色冲突强烈,无法全心投入工作〔15〕;而离异/丧偶者,有着特殊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将情感的失落转化为工作的动力,更具同情心与理解力,且由于孤独更易与老人产生同理心〔16〕。

3.2.4 照顾经验 无老人照顾经验者对老人更具负向态度,这与吴丽荣〔17〕的研究结果一致,护生与老年人的接触与照顾经历是影响其对老人的态度,选择从事老年护理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在照顾老人的过程中,基层健康教育人员通过与老人的接触增加了解,从而增进感情;另一方面,在对老人的照顾过程中积累了相关照护知识和技能,减轻照顾负担,同时也得到老人及他人的尊重,体现了自我价值,利于培养对老人的正向态度。

3.2.5 老化知识水平 老化知识水平越高对老人的态度越积极。前期Lookinland发现注册护士获得老化知识越多,对老人产生的正向积极态度越多〔18〕;我国学者也证实,学生掌握老化知识越丰富,对老人的态度越偏向积极〔19〕。作为基层健康教育人员,必须具备老年人基本生理、精神、社会方面及关于老化的最常见误解等知识,指导老年人改变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掌握自身疾病知识,促进健康。同时在健康教育这个过程中,增进了与老年人的感情,专业人员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形成对老年人的积极态度。

综上,健康教育能提供必要的知识、技能与服务,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19〕,基层健康教育人员对老人的态度直接影响对老人健康知识的传播以及服务质量。以往研究表明,提高专业人员对老化知识及态度的评分,是提高老年服务质量的有效方法〔20〕。本研究发现教育程度、年龄、婚姻状况、照顾经验和老化知识水平均对其态度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应根据其影响因素制定相关措施,并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提高基层健康教育人员对老年人的正向态度水平,使其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老年服务事业,提供服务质量。

1 赵向红.我国家庭养老方式变迁与功能优化〔J〕.理论探讨,2012;(5):168-70.

2 孙树菡,葛 英.我国社会机构养老发展探讨〔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4;16(4):28-31.

3 郑建娟.我国社区养老的现状和发展思路〔J〕.商业研究,2005;12(1):159-60.

4 李学斌.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研究综述〔J〕.宁夏社会科学,2008;1(1):42-6.

5 陈 曦,高玉霞,刘丽丹.国外调查医护人员对老年人态度测量工具的研究进展〔J〕.医学与社会,2010;23(5):82-3.

6 刘云娥.护士对老年人态度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D〕.第二军医大学博士论文,2012.

7 赵思宇,张会君,刘 涛,等.科根对老年人态度量表的信效度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9):831-3.

8 Cozort RW.Student nurses'attitudes regarding older adults:strategies for fostering improvement through academia〔J〕.Teach Learn Nurs,2008;3(1):21-5.

9 Upmeyer A,Six B.Attitudes and behavioral decisions〔M〕.New York:Springer-Verlag,1989:202-10.

10 周晓艳,周云辉,文安笑.临床护士老年护理知识认知情况分析及对策〔J〕.护理学报,2010;17(10):27-8.

11 MacDowell NM,Proffitt CJ,Frey RC.Effects of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 in gerontology on hospital employees'knowledge of and attitudes about the older adult〔J〕.J Allied Health,1998;28(4):212-9.

12 Shen J,Xiao LD.Factors affecting nursing students'intention to work with older people in China〔J〕.Nurse Edu Today,2012;32(3):219-23.

13 周 彧,皮红英.不同护士群体工作倦怠特征的调查〔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10):22-4.

14 胡定伟,龙 霖,吴玉琼,等.不同年龄护士职业紧张调查分析〔J〕.职业与健康,2004;20(7):18-9.

15 刘 兵,蔡 敏,罗 玫.不同年龄段护士离职意愿与工作压力源的相关性分析及对策〔J〕.护理学杂志:外科版,2010;25(16):68-9.

16 赵光红,阮满真,邱丽丽.护士职业态度现状分析及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8;23(1):1-4.

17 吴丽荣.护生对老年人态度及其有关知识调查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5):848-50.

18 Lookinland S,Linton CP,Lavender C.African-American nurses'attitudes toward older persons〔J〕.J Nat Black Nurs Assoc,2002;3(1):6-14.

19 贝品联,李水静,王志明.发挥健康教育在社区慢性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J〕.实用全科医学,2006;4(2):209.

20 王宗华,杨燕妮,李向红,等.护理研究生对老年人及老年护理知识和态度的调查〔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3):335-6.

猜你喜欢
老化态度养老
养老生活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节能技术在开关电源老化测试中的应用
养老更无忧了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态度决定一切
养老之要在于“安”
杜绝初春老化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