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2014-12-03 08:09母玉元关淑芬周洁信王洪娇韩国超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年14期
关键词:生理条目维度

母玉元 关淑芬 周洁信 刘 洋 王洪娇 韩国超

(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对疾病疗效的评价也从症状、体征等生理的客观指标,扩大到综合性指标,如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功能等。脑卒中是一种高发的脑血管疾病〔1〕,容易导致患者产生生理、心理、认知及社会功能的多种障碍,尤其对老年人具有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随着脑卒中患者的逐年增多以及治疗该类疾病医疗技术的不断完善,追求较长的生存时间和较好的生存质量成为了老年脑卒中患者及家属的最大愿望。因此,有必要研究如何在延长生命的同时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旨在探讨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与老年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之间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本院神经内科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10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其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65~87岁,平均(73.61±8.53)岁。脑梗死62例,脑出血1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8例,其他类型14例。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符合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所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②均由MRI和CT确诊,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年龄≥65岁;③无严重的系统性疾病以及精神疾病;④患者具有一定的中文阅读能力,能理解并配合调查;⑤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有严重心肺疾病者,视觉及听觉障碍者。选择同期的10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65~86岁,平均(73.24±8.12)岁。两者的性别比例、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研究者进行统一培训,指导患者填写下列问卷。(1)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价患者的生存质量情况〔2〕,包括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和环境领域。该量表共包括26个条目,按1~5级评分,量表得分越高,生存质量越高。(2)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3〕:由肖水源编制,包括3个维度: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共10个条目,各条目得分相加即得各社会支持得分。各维度得分越高,说明社会支持越好。(3)医学应对问卷(MCMQ):该量表由Feifel等编制,由姜乾金等修订为中文版本。包括面对、回避和屈服3个分量表,共20个条目,各条目按1~4级计分,按照各分量表的总分计分,某分量表的得分越高说明个体越倾向于采用这种应对方式〔4〕。

1.3 评价指标 分析老年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WHOQOLBREF)各维度得分;并分析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各维度得分与生存质量各方面之间的相关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的生存质量(WHOQOL-BREF)各领域得分情况 除环境方面外,老年脑卒中组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得分均低于健康老年组(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生存质量(WHOQOL-BREF)各方面得分比较( s,n=100)

领域 老年脑卒中组 健康老年组 t值 P值生理方面12.31±2.38 14.98±2.08 8.447 0.000心理方面 13.25±2.21 13.89±1.97 2.162 0.033社会方面 12.91±2.68 13.88±2.09 2.854 0.005环境方面12.09±2.10 12.10±2.09 0.034 0.973

2.2 老年脑卒中组社会支持情况及其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患者社会支持总分为(32.59±8.03)分,客观支持得分为(8.24±2.63)分,主观支持得分为(19.20±5.21)分,支持利用度得分为(6.42±2.32)分。生存质量各方面与社会支持各维度之间都有不同的相关性,与主观支持的相关性最明显(P<0.05)。见表2。

表2 老年脑卒中患者社会支持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r)

2.3 老年脑卒中组应对方式情况及其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患者应对方式得分面对为(18.54±1.87)分,回避得分为(16.03±2.54)分,屈服得分为(10.67±1.87)分。老年脑卒中组患者回避方式与生存质量中生理、心理方面和自评总分呈正相关(P<0.05)。见表3。

表3 老年脑卒中患者应对方式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r)

3 讨论

我国每年的急性脑卒中发病人数超过百万例〔5〕,随着中国人口的老龄化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脑卒中患者越来越多。脑卒中具有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复发率四高的特点〔6〕,不仅使患者的生命受到危险,而且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

本研究中,通过不同量表反映了老年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较低。有学者表明当个人健康状况不好,影响做他想做的事情时,将使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领域各指标得分均低于健康老年人,说明了疾病的发生严重限制了他们的社会生活。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助于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本研究结果提示患者获得的主观支持越多,生存质量就越高。此外,根据Carton的社会支持等级补偿模式〔7〕,人们通常在社会支持系统缺乏时用特定、有序的方式进行补偿。因此,医护人员应帮助患者认识到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给患者讲解疾病治疗的新进展和信息,家属应给予患者多方面的支持,缓冲患者的精神压力。应对是个体对现实环境变化有目的、有意识的调节行为。老年脑卒中患者由于躯体功能的下降,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本研究中,回避的应对方式与生存质量各指标之间呈正相关,可以认为回避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心理保护方式。这与文献〔8〕报道的癌症患者采取回避态度,可有效降低其心理压力。采取回避态度,可以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从而把因疾病引起的不良情绪移到其他地方,提高患者的身心健康。

综上,老年脑卒中住院患者生存质量较差,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与老年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相关。因此,医护人员应科学为患者制定和实施治疗计划,多方面为老年脑卒中患者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并针对性地改善患者的应对方式,使老年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提高。

1 王 巍,牛素英,董 慈,等.老年脑卒中住院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与社会支持和治疗的依从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7):1528-9.

2 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1.

3 汪向东,王希林,马 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127-30.

4 陈素坤,王述彭.临床心理护理指导〔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200-2.

5 杨 萍,邢凤梅,张小丽.老年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7):3217-9.

6 原天香,周志红.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6):3136-7.

7 Gurklis JA,Menke EM.Chronic hemodialysis patients'perceptions of stress,coping and social support〔J〕.ANNA J,1995;22(4):381-8.

8 陈 虹,姜 潮,李艳红,等.应对方式对癌症患者心理康复作用的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3;10(1):91-2.

猜你喜欢
生理条目维度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大脑如何知觉音乐的形式美?——来自电生理的证据
肉鸡铬需要量及其营养生理作用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旋转血泵生理控制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人生三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