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规划在旧城更新决策制定过程中的应用

2014-12-06 04:09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安徽建筑 2014年6期
关键词:规划师旧城不确定性

李 昶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0 引 言

截止2013年末,我国城市化进程已经步入了诺瑟姆曲线中段。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城市建设行为市场化、投资主体多元化以及国内外大环境的变化,都给我国未来的城市发展带来了难以想象的不确定性。在这种错综复杂的环境下,规划师试图使用传统方法预测城市未来发展的努力常常显得力不从心(赫磊等,2012)[1]。城市系统中的自然、社会和经济系统不是简单的并置或叠加(张勇强,2004)[2],而是在特定地理边界约束下,互为开放、互为相干地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当代中国的城市正在经历一个跳跃式发展的过程,快速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存在着多目标发展的可能,在城市规划中引入情景规划的方法可以帮助规划师更好的处理城市未来发展问题(王睿,周均清,2007)[3]。

1 城市规划面临的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是指事先不能准确知道某个事件或某种决策的结果。依据(Carpenter等,2006)[4]对人类认识世界的规律性的研究(图1),认为传统规划方式可以推导出已知不确定性的解决方案,但由于认知世界中的未知不确定性的影响,无法推导出未知不确定性的解决方法。在当前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更多的是未知不确定性。而传统规划方法在面对未知不确定性时,试图使用控制性系统去控制一个充满了不确定性的系统的思维方式已经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局限性(李峰,2008)[5]。

情景规划模式的提出是对城市发展不确定性问题的解决尝试,融合了其他规划方法对不确定性问题解决方法的思路。情景规划将城市未来发展所面临的不确定性通过一系列手段离散成了有限的情景(图2),这对于解决城市及规划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图1 不确定性分类

图2 不确定性减少概念图

2 情景规划在城市规划中的实践

规划师和决策者在复杂的环境和不确定性所带来的信息不充分条件下都是“有限理性”的。此时,决策者追求的并非客观的“最优解”,而是符合其自身“满意最大化”的“可能解”(何大安,2006)。而情景规划可以提高城市规划的应变性,降低决策风险。需要指出的是,情景规划的运用不是为了明确预测未来是哪种情景,也不是为未来的各种情景的出现概率赋值。情景规划是通过对不确定因素的深入挖掘后分析产生的,各个目标之间具有严密逻辑和共同交集,但所有情景都不可以相互兼容(图3)。

情景规划应用于城市规划的情景规划编制过程包括:确定焦点问题、确定驱动力、重要性和不确定性排序、选择情景逻辑主线和编制情景规划(赫磊等,2012)[1]。

图3 不同情景战略关系示意图

图4 情景建构过程

在国外,城市规划中应用情景规划的方法最早可追溯到1960年代,90年代以后,出现了系统运用情景规划进行战略性研究的案例,如休斯顿交通规划、澳大利亚湾地区。芝加哥大都市规划也是情景规划在宏观规划中的应用,在规划过程中假设了基于过去发展模式持续发展的情景和基于各界人士参与的社区领袖模拟情景,在这两个情景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确定了大都市规划的最终方案。新加坡的“白色地段”和澳大利亚的“绩效区划”,则是针对土地使用性质的需求来确定、发挥土地的使用价值的案例典范。

王垚[9]在以石嘴山环星海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研究了情景规划在考虑了市场、社会因素后对土地使用性质的弹性控制。首先通过确定空间发展结构、筛选出控规影响因子,构建情景规划的逻辑主线,进而提出了在经济驱动下的三个方案,并提出了具体实施思路。林观众在温州市灵昆岛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引入了情景规划的方法,提出了留有大量余地、并未覆盖全岛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刘滨谊[6]在马鞍山市江心洲发展概念规划中,对影响因素进行不确定性评估,组合形成地区几种发展路径。根据不同的发展路径,预测地区的多种发展前景。形成了“以生态保护为导向”、“以城镇综合发展为导向”、“以开发旅游为导向”的三种发展模式。

3 公众参与、情景规划在城市旧城更新改造中的应用研究

3.1 旧城更新改造面临的问题

旧城更新是针对城市中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社会生活的旧城区进行的改建活动。无论从经济角度,还是从社会角度来看,城市都需要尽可能错综复杂并且有着相互支持的多样性,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在复杂多样的城市功能面前,传统规划手段在处理旧城更新改造时常常将复杂问题简单化,而情景规划作为处理“复杂和不确定”环境中的规划问题的有力手段(宋博,陈晨,2013)[7],在复杂多变的旧城更新改造中有着天然的优势。

我国的旧城更新改造中,由于缺乏一个能让所有利益主体坐下来交流、建立共识的框架机制,常常是处在强势地位的一方单方面主导了旧城更新改造,导致了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观念冲突。情景规划在情景建构的过程中建构了多元利益主体参与以及共识建构的谈判框架用来确定驱动力及不确定性,这个框架可以很好地解决旧城更新改造所面对的难题,让规划本身成为多元利益主体之间进行博弈与共识建构的平台。通过共识和愿景的建立过程中产生的良性互动关系,充分调动起所有利益攸关方在规划实施中的能动性,为规划的实施创造了一个低阻力的环境。

3.2 多元利益主体参与下的焦点问题解析与共识建构

3.2.1 确定利益主体

在确定改造的区域后,首先要明确旧城更新改造中会有哪些团体、组织、个人受到规划的影响,他们的相关利益是什么。进行利益相关者群体的识别与分析,建立利益相关者分析表(Philip R.Berke,2006)。在此基础上从利益相关者中筛选出规划代表。在这个过程中要确保这些规划代表代表了所在的利益主体,并对他们关心的问题有充分了解。

利益相关者分析表示例 表1

3.2.2 达成共识

设计一套适当的参与规则,建立起一个供多元利益主体进行博弈与创造共识的制度框架。规划代表提出各自群体的诉求,对由规划师和规划系统提供的各种信息、议题进行讨论评判。规划师在讨论过程中需要将空间语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在收益与制约进行互译(宋博,2013)[7],反馈给规划代表。同时根据规划师建立的可能的未来情景建立评价标准,基于这个标准对由规划代表提出的各种目标进行评价,缩小不确定性范围,帮助规划代表达成共识。

3.3 情景建构

通过对共识进行分析,依据城市发展趋势以及各种限制因素,确定旧城更新发展的各种驱动力,并按照重要性和发生概率对驱动力进行排序,确定一个主驱动力和若干不确定性。围绕主驱动力确定旧城更新的行动进程,评估不确定性对这个行动进程的影响力,按照影响力大小对不确定性进行排序。不确定性部分源于参与者不可知的未来行为,也就是规划中的不确定性,部分源自未知的城市系统动态变化,即外部不确定性。最终围绕主驱动力设立基准情景,依据各种不确定性的逻辑组合对这个基准情景建立起若干种规范的预期性情景。

3.4 实施策略选择与情景规划实施

情景建构的完成,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直接针对不同的未来情景设计出不同的规划方案。李峰(2008)认为针对不同情景设计出不同的规划方案,只是将不确定性由规划编制阶段转移到了规划实施阶段。我们需要在情景建构的基础上制定出未来的规划实施策略,策略的制定是建立在对情景分析基础上的理性判断。依据情景发挥作用的不同,在与战略制定进行衔接的过程方式不同,可以划分为“适应性战略提出模式”和“生成性战略提出模式”。适应性战略提出模式是基于现有战略,通过分析推导出调整战略。而生成性战略提出模式,是贯穿于情景建构与分析过程之中,构建情景与研究战略问题交替递进,直到形成一个新的发展战略。

形成情景策略后,规划师此时面对的是不同情景下的策略,因此需要找到不同情景策略下的共同点,这些共同的策略就成为了综合策略的基础。对于在逻辑关系上无法兼容的策略,需要由规划师和决策者通过对未来情景的分析与综合,确定一个平衡了各方利益、最具有可行性的实践策略。

4 结 论

将情景规划应用于旧城更新改造中,并不意味着对现行规划技术的否定。而是在面对大量未知不确定性的现实情况下,情景规划方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的规划视角。在面对我们有限了解的情况下,通过有限的预期为规划提供弹性的可选择的未来情景。在规划过程中,情景规划为决策者、多方利益主体提供了一个参与规划过程的机会,帮助他们形成对城市发展策略的全面认识。在这个认识过程之中,决策者、多方利益主体对规划逻辑思维内化吸收,提高了对规划的认同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情景规划方法的实现过程本身比其成果本身更有意义。

[1]赫磊,宋彦,戴慎志.城市规划应对不确定性问题的范式研究[J].城市规划,2012(7).

[2]张勇强.城市空间发展自组织研究——深圳为例[D].南京:东南大学,2003.

[3]王睿,周均清.城市规划中的情景规划方法研究[J].国际城市规划,2007(2).

[4]Carpenter S R,Bennett E M,Peterson G D Scenarios for Ecosystem Services:An Overview[J].Ecology and Society,2006(1).

[5]李峰.城市规划中的不确定性研究初探[D].上海:同济大学,2008.

[6]刘滨谊,王玲.预景规划方法在概念规划中的应用——以马鞍山市江心洲发展概念规划为例[J].规划师,2007(9).

[7]宋博,陈晨.情景规划方法的理论探源、行动框架及其应用意义——探索超越“工具理性”的战略规划决策平台[J].城市规划学刊,2013(5).

[8]陈铭,郭键,伍超.国内基于情景规划法的城市规划研究综述[J].华中建筑,2013(6).

[9]王垚,马琰,范凡.基于情景规划的城市新区土地使用性质的“弹性”研究——以石嘴山环星海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4(3).

猜你喜欢
规划师旧城不确定性
法律的两种不确定性
美国退休规划师受追捧
浅谈旧城更新中建筑立面整治的策略与意义
秋日忆绍兴
Why I'll never switch to Google Calendar 生活的“规划师”
英镑或继续面临不确定性风险
城市规划师告诉你,路权的定义
中国城市新旧城空间规划的历史经验
具有不可测动态不确定性非线性系统的控制
基于CiteSpace的旧城改造研究热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