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

2014-12-07 02:44
少年体育训练 2014年3期
关键词:北京体育大学体校文化课

惠 民

(北京体育大学附属竞技体育学校,北京 100084)

本文采用模式分析的研究方法,结合典型案例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模式如何适应体育强国战略的要求进行探讨。

1 传统培养模式成功案例分析

1979年中国回归奥林匹克大家庭,北京体育大学附属竞技体校担负着“培养国家奥运后备力量、为国争光”的历史使命而诞生。学校把“培养有文化、有道德高水平竞技人才”作为办学目标,坚持以打造“高水平后备人才培养基地”为办学定位,不断强化“亦读亦训、科学训练”的办学特色,积极探索体教结合的办学模式。经过30多年几代竞体人的努力,建立起了从初中生到研究生“一条龙”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文化教育提高运动员的思想境界、专项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同时合理项目布局,运动成绩不断取得重大突破。至2012年底,该校共取得奥运冠军6人次,世界冠军49人次,亚洲冠军96人次,全国冠军1 285人次的优异运动成绩。在2009年至2012年周期内,该校有22人次取得世锦赛、世界杯前6名,11人次获得亚运会前3名,117人次获得全国冠军。2012年伦敦奥运上该校女子柔道运动员徐丽丽和女子摔跤运动员景瑞雪获得2枚银牌,2011年世界摔跤锦标赛中该校西藏籍女子摔跤运动员西洛卓玛获得冠军,夺得了西藏解放以来的首个世界冠军。

在具体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北京体育大学建立起了竞技体校和运动训练专业一条龙的培养体系,面向竞技体育主战场,通过加强运动训练专业的建设,依托北京体育大学场馆、师资、科研、教学等优势,在学制设置、课程内容、教学组织等方面具有非常强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以适应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需要,真正使运动训练专业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任务得以落实。竞技体育人才整个培养分为两个部门进行管理,中学阶段的文化课学习放在竞技体校,大学阶段以上的文化课学习在竞技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则由竞技体校进行统筹管理,建立起了在国内体育界独具特色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2 传统培养模式的困境

2.1 体育和教育的体制冲突

长期以来,由于体育和教育部门各自职能和追求目标不同,“条块分割”的体制使得优秀运动员的“学训结合”一直在二者的冲突中力求平衡。仍以北京体育大学附属竞技体校为例,一方面,作为体育系统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基地,享受着国家体育总局的特殊政策关照。但是国家体育总局作为统领国家体育事业的政府机构,对于教育这一系统工程的具体执行显然是有心无力;另一方面,要对优秀运动员进行系统的文化教育,必须遵循教育的一般规律,具备进行教育的软硬件环境。但事实上,该校在贯彻落实国务院23号文件的过程中,由于北京市教育系统的特殊情况,不能融入到当地的普通教育体系中,使得学校的教师培训与进修、教师考核与监督以及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多课程文化教育等方面无法利用北京市优势教育资源,在运动员文化教育上存在一定阻碍。同时,作为目前唯一一所国家体育总局直辖的附属竞技体校,也存在与地方体育系统不归属的问题,导致在教练员培养与运动员人才库建设等方面呈现单兵作战的局面。

2.2 读书和训练的规律冲突

读书,也就是文化学习要求循序渐进,教育目标具有系统性,教育内容要符合受教育者的生理、心理的阶段性特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训练则要求运动员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经历,在3~5年内出运动成绩。“亦读亦训、学训结合”是北京体育大学附属竞技体校的校训,也是30多年来全校教育力量努力的方向,但是学习文化课和运动训练一直没有完全结合起来。首先是学生选拔以运动成绩为标准,随时入校插班学习,文化课水平参差不齐,有的连小学都没上过,直接接受初高中教育,缺乏渐进性;学生经常为参加比赛或受伤理疗而间断文化课学习,加之各个训练队参加比赛的时间不一致,造成不同程度的文化课学习的不连续性;先天的智力水平、自然力、个体能力和潜力的差异,加剧了学生能力发展空间的不均衡。

2.3 传统观念导致运动员文化教育缺乏动力

计划经济体制下,优秀运动员是靠国家和政府“包养”一生的,训练中的饮食起居、伤病康复等全部由国家负担,退役后国家给其安排工作,这种模式延续40多年,造成大多数教练员忽视运动员的文化教育。竞技体校的学生运动员虽然要通过高考进入高等教育体系,但是提前单独招生制度和凭运动成绩加分或免试的制度使得教练员和运动员仍然忽视文化教育,有些运动队就把升学的赌注压在免试上,而对于运动员学生的长远、全面发展不予关注。学生也在这种氛围中产生厌学情绪,对文化课学习持不积极态度。有的学生有求知欲,对学习感兴趣,但是缺乏持久的动力。

3 关于新时期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3.1 体教结合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理想模式

目前,我国体教结合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虽然还不成熟,体育和教育系统的关系还没有完全捋顺,体育界长期形成的重“体”轻“教”的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过来,但是对运动员进行长期、持续、系统的文化教育是其人格健全发展的前提,也是其终生发展的基础。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何振梁曾经说过“失去体育的教育不完整,失去教育的体育将走向歧途”。人类社会的进步,既是从低级文明阶段逐步走向高级文明阶段的过程,也是从片面发展的社会向全面发展的社会推进的过程,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来说,如果片面地追求竞技水平的提高,而忽视青少年运动员的全面发展,就会背离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总的来看,在体教结合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当中,竞技体校依托高等体育院校,为学生运动员成长提供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各类设施齐全,信息量丰富,交流多,思想活跃,高校的人文、科学氛围与环境使学生运动员耳濡目染,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高,健全学生运动员的心智,提高了社会适应能力。竞技体校培养的学生运动员,95%以上进入大学继续深造学习,一方面延长了运动员的寿命,另一方面解决了运动员的出路问题,更有一部分学生成为优秀的教练员、体育管理者,继续为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服务。所以,北京体育大学附属竞技体校30多年励精图治探索出来的“训练、教学、科研”三结合、“中学—大学—研究生”一条龙的体教结合模式,虽然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仍不失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理想模式。

3.2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灵魂

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从西方竞技体育传入我国之日起,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自然发展道路被打断,竞技体育就担负起“强国保种、振奋民族精神”的历史重任。新中国成立以来,外有西方的经济封锁、政治孤立,内有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困难,新生的中央人民政府不得不选择“举国体制”,集中力量发展竞技体育,通过体育打开外交的大门,融入到世界民族之林,并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即是在这一背景下为参加奥运会、在国际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而诞生的生力军,我国之所以能在奥运会上从金牌“零的突破”到金牌、奖牌总数第一,并能成功举办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不能忽视这支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但是这支后备力量的辉煌成绩背后也积累了运动员未能得到全面发展的弊端,而这一弊端随着社会转型日益凸显出来。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我国政府提出,继续坚持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强化政府发展体育事业,关心运动员的长远利益和全面发展。这就意味着我国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不再单纯追求运动成绩和“金牌”,而是要把运动员的长远和全面发展放在第一位。通过体教结合、读训结合培养出身体健康、人格健全、具有优秀运动成绩的后备“体育人”,使竞技体育散发出其应有的魅力,这才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真义所在。

4 结 语

在我国建设体育强国的新形势下,正确认识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问题是体育功能回归与完善的必然,也是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思路的嬗变与升华。在中国内外环境和社会已发生深层次变化的背景下,在中国已经具备了关注每一个个体的“人的发展”的条件下,转变传统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真正发挥体育与教育的融合,塑造“全面发展的体育人”。

猜你喜欢
北京体育大学体校文化课
“对分课堂”在体校语文课堂应用初探——以《囚绿记》为例
北京体育大学2014—2016级健美操专项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对策研究
An Analysis of the Main Character in Rebecca by Du Maurier
2019年全国体校杯足球比赛总决赛在广东清远举行
北京体育大学海南国际学院办学全面启动
走到十字路口的业余体校
合理安排训练 树立学习榜样
北京体育大学推进综合改革 成立马术等独立学院
艺考生如何“逆袭”
艺考生不能轻视文化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