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画书:《一百万只猫》

2014-12-09 02:54彭懿
作文大王·中高年级 2014年12期
关键词:民间故事图画书老先生

彭懿

《一百万只猫》初版于1928年出版,常常被认为是美国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图画书,它拉开了20世纪30年代图画书黄金期的序幕。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我们来看它的故事。

“从前,有一对老先生和老太太住在……”这个开头的口吻我们太熟悉,也太亲切了,民间故事与格林童话都是这样开头的。事实上,它就是德国的一个民间故事。对于在各种风俗、歌谣和民间传说中长大的婉达·盖格来说,写起这类体裁的作品来实在是游刃有余。松居直在他与别人合著的《图画书之力》中对婉达·盖格驾驭故事的能力赞不绝口:“《一百万只猫》的最大特色,是它作为一个故事的完成度的高度。婉达·盖格从小就听父母讲故乡波西米亚的民间传说和听其他大人们讲故事,再加上她照看弟弟妹妹时讲故事的丰富经验,对于故事那源源不断的情节、重复的节奏、语言所具有的音韵、讲故事的那种起承转合的语气,等等,早就烂熟于心了。”

民间故事这种起源于口承文学的形态有一个好处,朗朗上口又易于流传,只要大人给孩子读一遍《一百万只猫》,孩子就会记住了——这也从另一个侧面,验证了松居直的另外一个一直坚持的观点:图画书是读给孩子听的。婉达·盖格深知孩子倾听大人用绘声绘色的口吻讲故事时的那种喜悦。所以,她没有把它画成一本孩子自己去读的图画书,而是画了一本大人读给孩子听的图画书——那些插图,都是孩子一边听大人读、一边自己看的插图。

故事的结尾似乎很恐怖——因为好几百只、好几千只、好几百万只、好几亿只、好几兆只猫都抢着说自己是最漂亮的猫,于是它们便天翻地覆地打了起来。这可不是一场随随便便的斗殴,是一场杀戮!杀到最后只剩下了一只!用老太太的话来说,就是“它们一定是你吃我、我吃你,通通被吃掉了”。——吃,吃掉了?你听到了吗?这可不是一只猫,是黑压压的好几兆只猫啊!可我们并不觉得残忍与血腥,孩子们听了说不定还会笑出声来,民间故事都这么写,这正是它的传统与幽默。

今天,类似《一百万只猫》这样的横长开本的图画书我们已经屡见不鲜了,对“图画书是用图画来讲故事的”这样的说法,也不会有什么异议了。但是在七十多年前,这一切都是婉达·盖格的首创!最典型的就是第四页与第五页合起来的那个画面,这是一个被永久载入史册的经典画面——老先生出门去找猫,他越过了一座又一座艳阳高照的小山丘……左面一页与右面一页合成了一幅画面,一条弯弯曲曲的山道从左面一页的左下角,一直延伸到右面一页的右上角,太精彩了!沿着这条山道蜿蜒而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老先生和老太太住的那座四周开满了花的小房子。小房子的烟囱里还冒着烟,是炊烟吧?再往上,是散落在路边和山丘上的人家、教堂,还有成片成片的树和补丁似的田地。啊,看见了,胡子长得都翘起来的老先生已经走得很远了,快要走出画面了。这些都是文字上所没有的细节,这就是图画讲给我们的故事。正如松居直所说的那样,当文字的叙述与图画的叙述融为一体的时候,“图画书”也就成立了。

《一百万只猫》被人说得最多的,还有它的留白以及画面上那些手写的文字。原版上的那些具有乡村气息的文字,都是出自婉达·盖格的弟弟之手。

说到这本书,还有一个失而复得的故事。这其实是她许多年前的一部旧稿,她曾经创作过三本图画书,还把它们寄给了纽约的出版商,不过很快就被退了回来。她三十三岁那年,“科沃德—麦卡恩”出版公司的一位名叫埃默斯坦·埃文斯的童书编辑,在“纽约韦黑美术馆”发现了婉达·盖格的作品。这位编辑问婉达·盖格:“ 你愿意出版一本图画书吗? ”于是婉达·盖格就从退稿中取出了一部,这就是《一百万只猫》。

《一百万只猫》获得了成功。即使在彩色图画书纵横天下的今天,它依然是那样大放异彩。不然,《英语儿童文学史纲》的作者约翰·洛威·汤森怎么会感慨万分地说:“婉达·盖格创作了一本无可挑战的经典图画书……《一百万只猫》完全是黑白的,证明了色彩对一本成功的图画书并不是重要的。”

猜你喜欢
民间故事图画书老先生
让民间故事成为培养幼儿文学想象力的沃土
神奇的图画书
100万只猫
十只金鸡(彝族民间故事)
图画书里的格子象
窥见图画书的门道
有我在,你怕啥
年 轻
哪双是自己的脚
才七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