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路线、方针、政策赢得了人民

2014-12-09 14:35刘志学
当代陕西 2014年12期
关键词:志学苏维埃政府根据地

文∕刘志学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路线、方针、政策赢得了人民

文∕刘志学

1934年,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颁布了“十大政策”,在土地政策、财经粮食、军事政策、对民团政策、对待土匪政策、各种社会政策、肃反政策、对知识分子政策、对俘虏政策、文化教育政策等。这“十大政策”是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的执政纲领。

在土改中贯彻执行的“土地政策”规定:“没收地主及富农出租部分的土地(保留自耕地——编者注),地主参加劳动的可以分地,没收地主富农多余的牛羊分给雇农、贫农和缺牛羊的中农;阶级成份划分以占有生产资料的多少、来源和剥削的程度决定;废除农村高利贷和高租税,减轻农民负担等。”

根据地“财经粮食政策”规定:“鼓励农民生产,发展农业,增加粮食,保证民生和军粮;政府建立流动仓库,花钱收购农民的粮食,保证军队的供应;根据地要成立集市,便利交易,发展经济;政府发行苏票,方便金融流通。”

根据地经过土改,土地得到合理调整,没地的穷人分到了土地,劳动的积极性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根据地粮食生产连年获得大丰收,人民群众的生活不仅有了保障,而且得到很大程度提高。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落脚陕北,农民家家户户都有余粮,保证了根据地给中央红军的粮食供应。

苏维埃政府在对待国民党的地方民团、土匪、哥老会和俘虏的政策也是宽大的,只要这些人有爱国之心,不誓死与人民为敌,政府则遵循刘志丹“化敌为友”的统战思想,对其采取教育改造、争取利用的政策。

苏维埃政府还实行自愿的兵役制度,青壮年自愿参加红军和游击队;政府对牺牲的战士家属付给埋葬费和抚恤金,优待军烈属,组织劳力帮助军烈属代耕地,解决生活困难;政府还组织群众照顾社会上的孤寡残疾;政府颁布禁烟、禁赌、妇女放足等条例,打击卖淫嫖娼,宣传教育群众破除封建迷信活动;政府在根据地兴办学校、动员青少年入学,加强民众的文化教育;政府还制定了一条法律,“凡一切党政军干部,如有贪污10元以上者枪毙”,严防贪污腐败。

刘志丹、习仲勋领导陕甘边地区的人民群众,开展武装斗争,创建根据地,完全是为了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在革命斗争中得到了实惠,发自内心支持革命。

猜你喜欢
志学苏维埃政府根据地
耒阳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劳动券
建立自己的写作根据地
从抑制到相对宽松:苏维埃政府对富农政策的转变
九月 在秋天相聚
神 秘
窗台上的妈妈
访三合区苏维埃政府旧址
大别山革命根据地的“印钞之路”
吃错婚宴随错礼,犟老汉一波三折讨回份子钱
王志学:苍岩山是我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