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理疗措施及临床疗效

2014-12-09 02:53张朝红
中外医疗 2014年30期
关键词:腰间盘理疗电针

张朝红

漯河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附医院康复科,河南漯河 46230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腰部疾患之一,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治疗目前仍多采用非手术疗法,中医之推拿及针灸疗法是非手术疗法中的重要而有效的治疗手段[1]。由于病程过长,该病目前在国内外均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2-3],所以该研究选取该院收治的2010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来该院收治的149 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电针理疗结合康复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已经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49 例患者均于2010年6月—2013年6月来自该院,根据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72 例,其中女38 例,男34 例,平均年龄为(39.8±13.3)岁,病程为(7.33±2.33)岁;对照组77 例,其中女36 例,男41 例,平均年龄为(37.3±13.8)岁,病程为(5.83±2.98)岁。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参考胡有谷编 《腰椎间盘突出症》[4],X 光检查及CT、实验室检查均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且有证据表明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加剧和持续均与心理因素无密切关系,排除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的患者。

1.3 电针理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电针理疗治疗,4 周为1 个疗程,治疗期间不能给予其它治疗方式辅助。选用0.25 mm×40 mm 毫针进行常规消毒,取穴:肺俞、厥阴俞、心俞、肝俞、脾俞。操作方法:均单侧取穴,左右交替取穴。背俞穴向脊柱方向斜刺进针,深度约为0.5~0.8 寸,手法为平补平泻,针刺得气后接青岛产型电针治疗仪(G6805-Ⅲ,鑫升,青岛鑫升医疗用品公司,青岛,中国),选取频率为4 Hz 的连续波,1 次/d,一周连续治疗5 d,留针30 min/次,每周6 次,连续治疗4 周。1 次/d,一周连续治疗5 d。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康复训练。

卧硬板床休息和制动 适宜患者的休息治疗的姿势是卧位姿势,此时,脊椎间受到压力最小。卧位姿势还能够有效缓解肌肉松弛,缓解疼痛。硬板床更适合卧位姿势的休息,待3 周左右的恢复后,疼痛现象得以有效控制,应适当的进行带腰围下床等活动逐渐过渡到腰背肌肉的锻炼和恢复。

牵引:牵引治疗主要是通过增大下腰椎的间隙,产生负压力进而使得韧带产生向前推动的压力。是一种有效治疗腰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同时,牵引还可以降低突出物与神经根间的粘度,缓解肌肉痉挛,达到明显的镇痛作用。

推拿:推拿手法可以与电子针灸疗法相互结合。让患者暴露腰部,并且平躺床上,在腰部做以酒精消毒处理,带将酒精挥发后,涂少许凡士林,实施腰部推拿手法,十分钟为宜。然后盖上按摩单,对腰部两侧用拇指点按。尤其是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环跳穴及阿是穴等部位,并同样处理患者臀部及患侧下肢等部位,整个按摩过程控制在20 min 左右。

1.4 疗效标准

在治疗前和治疗4 周后进行分值评定。疗效判定标准:依据病人的疾病治疗和控制的效果,当临床病症彻底消失,临床检查结果正常时,为病愈;临床诊断发现结果正常或还是存在少量不足以造成危险的病征,为显著进步;症状部分消失为进步;诊断结果表现出病情没有得以控制甚至有加剧的趋势为无效。痊愈、显著进步和进步的总效率称为总有效率。

患者的治愈程度采用国际上统一的Matta 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价测量,其分为“优、良、可、差”4 个级别。具体评分标准为:总分为100 分,其中,疼痛占35 分,功能占30 分,运动限制占25分,解剖复位占10 分,总评分在90 分以上者为优,总评分在80~89 分者为良,总评分在70~79 分者为可,总评分在70 分以下者为差。其中优和良的总和除以全组患者数量所得数值即为优良率。

康复训练后效果具体统计患者住院时间、临床治愈时间、并发症出现率、腰间盘功能恢复(行Johner-Wruh 评分,将患者划分如优、良、中、差,并以优良率作为总有效率)。

1.5 统计方法

回顾性分析两组病人的临床数据和治疗后评价结果,同时把收集到的结果采用分析软件加以统计学的常规计算。所有数据进行SPSS13.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总体疗效

对照组和研究组在治疗后比较疗效显示,电针理疗结合康复训练的研究组患者在疗程4 周后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照组和研究组治疗4 周后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训练后效果比较

治疗4 周后,研究组平均住院(8.3±2.0)d,对照组为(12.3±3.1)d,两组对比,t=-13.618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训练后效果对比(±s)

表2 训练后效果对比(±s)

组别(n)住院时间(d)临床治愈时间(w)研究组(72)对照组(77)tP 8.3±2.0 12.3±3.1-13.618 6<0.05 12.6±2.0 16.3±1.5-10.652 9<0.05

2.3 Matta 功能评分比较

Matta 功能评分[5]结果表明,研究组治愈程度较好,优良率为92.0%,相比对照组的4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Matta 功能评分

3 讨论

中医学所指的腰腿疼痛疾病通常指腰间盘突出,在中医物理疗法中,针对腰间盘突出的疾病通常采用推拿等按摩方法来缓解患者的病情。经过推拿按摩的患者,可以达到腰腿得以轻松缓解,甚至腰腿疼痛现象完全消失,病情得以明显的改善[6]。优秀的推拿手法可以使效果持续数小时以上,在患者接受推拿按摩后的几小时内不应随意走动。腰间盘突出疾病的原因是,身体为减少突出部位对神经系统的阻碍压迫,腰椎会向一侧弯转,在x射线及CT 上可具体观察到突出位置的方向。根据临床医学实验观察总结,变形弯转的脊椎不一定会造成疼痛,疼痛主要来源于变形部位对神经系统组织结构的压迫。临床手术中,正是利用这个原理,将患者压迫神经的变形部位移除后,患者的疼痛感便会消失。然而,由于脊柱受力的不均衡,很容易造成身体运动肌肉群的受伤,导致关节错位等二次伤害。

目前,国际上关于腰间盘突出的发病原理还不是很明朗。比较主流的学说有神经根机械压迫学说,炎性反应学说,以及自身免疫系统反应等三种广为认知的学说。总结3 种说法可以归纳为,硬膜囊或脊神经根受到腰间盘组织的压迫导致了腰间盘突出症状。局部结构发生炎症病变,致使患者腰部及下肢的麻木和疼痛感觉。中医认为,腰键盘突出的主要症状是疼痛感,其产生原理为气血不通导致疼痛。因此,治疗上,要以通经活络为主以达到减缓疼痛的效果,标本兼治。中医学中,通经活络的首要方法则为针灸,也是中医治疗中较为保守的疗法。针灸可作为治疗腰间盘突出的主要手段,其治疗原理是通过针灸刺激穴位,促进人体神经分泌出阿片钛,及5-羟色胺等能够有效降低物质传递活性,从而达到止痛的效果[7]。此外,针灸能够有效改善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抑制炎症及通络不畅的发生,缓解肌肉的紧张程度,使得全身轻松。另一方面,传统的物理针灸,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加强人体的免疫调节能力。当今,针灸结合电刺激等方式,会起到电疗和针灸针刺疗法的双重效果。低频率的电针疗法可以有效减低患者的疼痛感,缓解肌肉紧张,以及消肿的效果,可以有效缓解腰间盘突出给患者带来的疼痛感及其它不良症状。该研究两组患者选用的基础治疗方式均为电针理疗,对照组在治疗后虽不及研究组效果,当也有将近3/4 的患者得到有效治疗,与相关文献吻合,效果理想。

推拿疗法是最直接最常见的作用于人体关键部位的物理疗法,在特殊的经络穴位施以推拿按摩,可以起到不同的效果。其原理是通经疏络,缓解镇痛。如若将电针疗法与推拿相互结合,更能起到优异的治疗效果。通过对比观察可以看到,研究组进行电针理疗结合康复训练治疗4 周,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97.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32%。Matta 功能评分结果表明,研究组治愈程度较好,优良率为92.0%,相比对照组的4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住院时间、治愈时间上,研究组均要优于对照组。这些结果证实,电针理疗结合康复训练疗法是目前针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最为有效的治疗方式,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1]史良铭.电针夹脊穴结合康复治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

[2]雷龙鸣.试论中医“不通则痛”理论对推拿医学的指导意义[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0,1(9 上旬刊):23-25.

[3]陈伟峰.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中医药,2006,35(5):35-37.

[4]王多诚,郭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康复理疗[J].中国医药指南,2011,29(9):331-332.

[5]李尚洲.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康复理疗[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8):152-153.

[6]王嘉毅.电针疗法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 例[J].光明中医,2011,26(9):1855-1856.

[7]金兰.针灸、推拿以及康复护理干预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J].现代养生,2014(1):205.

猜你喜欢
腰间盘理疗电针
手术与保守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对比分析
juliArt觉亚头皮理疗中心
肌内效贴:无毒无害理疗产品引发关注
腰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78例疗效观察
中药附子汤加减治疗腰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臭氧消融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的疗效分析
针灸推拿与康复理疗结合的范围和要点探讨
电针改善脑卒中患者膝过伸的效果
低频电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0例
电针“远心”穴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