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影响研究

2014-12-09 02:53
中外医疗 2014年30期
关键词:药师依从性用药

杜 鹃 李 霞

武警总医院药剂科,北京 100039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多种心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是心脑血管疾病导致死亡的第一危险因素[1]。目前,我国的高血压患者数已近2 亿,其中老年人高血压的发病率占高血压患病总数的60%~70%,已成为危害我国老年人群健康的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2]。该疾病可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进而可引起心力衰竭、脑卒中及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从而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3]。因此,如何有效控制血压,除医师诊断正确,治疗方案合理外,用药依从性也起着非常重要作用。但目前大部分医院发药时对患者均未实施有关用药相关的指导,为研究药师发药过程相关的指导对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作用。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4年3月诊断为老年高血压患者280 例进行依从性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4年3月诊断为老年高血压的280 例患者,诊断标准参照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0)/国际高血压学会(ISH)诊断标准,280 例患者年龄均为60 岁以上并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患。其中,男性患者182 例,女性患者98 例。年龄62~83 岁,平均年龄(67.5±5.5)岁。病程1~28年,平均病程(8.2±2.6年)。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28 例;高中及初中96 例;大专及以上56 例。对所有患者采取双盲法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40 例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文化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发药方式,发药过程药师未对患者进行咨询,未对患者进行药品使用的任何干预措施。

研究组采取用药干预,包括药师参与临床用药方案讨论,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4],包括:①介绍高血压病及其危害、高血压病治疗药物以及治疗的重要性,高血压患者日常生活保健知识及注意事项;②告知患者医嘱用药的重要性,包括用药剂量、用药时间及在用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告知患者药物作用机理,用药不良反应后处理方法;③定期对患者进行回访,并主动提供责任药师即时联系方式,鼓励患者积极主动向药师咨询日常用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④联合内科医师,定期举行高血压疾病知识与用药讲座。制作科普手册或利用医院宣传栏加强对高血压药物的科普宣传,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1.3 用药依从性调查方法[5]

两组患者依从性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进行。问卷内容依据Morisky 问卷评估[6]稍作修改,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患者基本情况,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病程、并发疾病、用药种类等;另一部分是患者用药过程情况,包括是否忘记过服药经历、是否不注意服药,当自我感觉症状改善时,是否曾停药;当自身感觉症状改变不佳时,是否曾停药。对患者用药过程采用是 否作答。对用药过程全部为否定时,判定为佳,否则认为不佳。对所有患者用药后第1 周,第2 周,第1 个月,第3个月,第6 个月时进行药物依从性问卷调查。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完全依从性统计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两周用药依从性相对较高,且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第1 个月回访调查开始,第1个月、第3 个月和第6 个月对照组用药依从性48 例(34.29%)、32 例(22.86%)、25 例(17.86)明显低于研究组88 例(62.86%)、71例(50.71%)、58 例(41.43%)。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对照组第2 周、第1 个月、第3 个月和第6 个月中,存在患者部分依从性,分别是3 例,61 例,36 例,36 例。研究组第2 周、第1 个月、第3 个月和第6 个月中,存在患者部分依从性分别是1 例,46 例,38 例,49 例。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依从性比较[n(%)]

2.2 两组患者不依从性结果

280 例患者中,针对依从性差的197 例患者调查分析发现,忘记服药所占比例较大(68.02%),其次是因自我感觉症状改善而擅自停药(58.38%)。其中,其他原因停药所占比例也较多(占28.43%)主要是经济原因和环境原因影响。

表2 两组患者不依从性结果

3 讨论

在老年慢性病临床治疗过程中,常因患者用药依从性低而影响治疗结果甚至加重病情,增加并发疾病种类。特别是老年高血压疾病,可造成心、脑、肾等脏器损害,长期血压过高可导致心力衰竭、脑卒中及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疾病,并且时常危及患者生命安全。若患者能自觉遵从医师嘱咐,合理用药,有效控制血压,对其它内科疾病亦能起到良好控制作用。有研究表明[7],患者用药依从性与临床疗效存在密切关系,依从性好的患者对疾病的治疗与控制明显要优于依从性差的患者。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患者经常出现不依从性情况。主要表现在拒服或者漏服药物、不按医嘱擅自增加或减少用药剂量、服药时间或顺序不规律,长时间用药后擅自更换药物种类等。依从性差的患者不仅在疾病控制方面不佳,同时还增加了药物的毒副作用,延长疾病治疗时间及增加疾病治疗费用。

患者在传统就医过程中,医师负责疾病诊疗、处方开具、后期疗效跟踪,但缺乏与药师和患者的用药过程必要交流,不利于患者用药的依从性,从而降低患者疗效。本文通过临床药师对患者的用药干预,有效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结果显示,患者在就医后的前两周用药依从性相对较好,比者认为这与患者自身疾病造成的身体不适有直接关系。但随着药物发挥作用,疾病短时间得以控制,患者身体不适减少、病症稍有缓解后,两组患者依从性开始出现明显降低,在就医后的第一个月中,对照组患者依从性比例从96.43%降至34.29%;研究组从99.29%降至62.86%,差异具有统计性(P<0.05)。但研究组(62.86%)患者用药依从性比例仍然明显优于对照组(34.29%),差异具有统计性(P<0.05)。在后期回访调查中,两组患者均出现依从性减弱现象,但总体研究组患者依从性仍优于对照组患者。该研究结果与刘佐仁[8]等同志对广东公众用药依从性调查结果相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然,患者用药依从性问题有众多因素,表2 结果显示,忘记服药所占比例较大(68.02%),其次是因自我感觉症状改善而擅自停药(58.38%)。另外,其他原因停药所占比例也较多(占28.43%)主要是经济原因和环境原因影响。因此,医师应综合临床药师,患者自身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提升医师和药师的医疗诊治和用药的同时,还需考虑患者配合程度经济基础及患者用药环境的方便程度。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处方,使患者在安全有效的治疗疾病同时减少经济负担[9]。

本研究认为,药师应改变传统观念,积极主动为患者提供疾病及药物相关知识,帮助患者提升对抗疾病的信心。研究结果显示,为患者提供有效实用的,有价值的用药知识,并进行必要干预,是有效的、可行的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方法,值得推广。

[1]杨柳.药师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作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3,8(4):146-147.

[2]吴寿岭,都冰.老年高血压的药物治疗[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09,8(5):395-397.

[3]沈潞华.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1,10(3):193-195.

[4]唐凤川.老年高血压患者常见用药问题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19):113-114.

[5]杨柳.药师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作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3,8(4):146-147.

[6]许卫华,王奇,梁伟雄,等.Morisky 问卷测量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信度和效度评价[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7,15(5):424-426.

[7]Osterberg L,Blaschke T.Adherence to medication[J].N Engl J Med,2005,353(5):487-497.

[8]刘佐仁,袁嘉丽.广东省公众用药依从性调查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4):129-133.

[9]康昆,翁感,俞锡川,等.药师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2,21(6):635-637.

猜你喜欢
药师依从性用药
药师之歌
药师之歌
药师“归一”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用药不当 反受其害
治病·致病·致命——用药需慎重
用药不如用乐——三择音乐养生法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