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果业条例》立法的创新

2014-12-11 12:39省人大农工委主任何发理
当代陕西 2014年7期
关键词:果业果品种质

省人大农工委主任 何发理

《陕西果业条例》立法的创新

省人大农工委主任 何发理

《陕西省果业条例》已于暤月1日正式施行,标志着陕西农业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健全,将助推陕西现代农业发展进一步走向规范化、法制化。

将果业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条例》既对果业发展的方方面面进行了规定,又对产业的管理者、从业者作了规范要求;既有对投资果业发展生产、贮藏、加工、营销的保护、鼓励,还有对非法采集种质资源、出具虚假检测结果、使用非法添加剂、非法贮藏加工手段等行为的约束、惩处,可以说,使果业发展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将对果业起到良好的保护和监管作用。

保障了从业者和消费者的权益。出台这部法规不是为了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也不是固化职能部门的权力,而是强化产业发展中的市场行为,充分尊重果业生产者、经营者的自主权、享受政府扶持的平等权,又切实维护消费者对果品生产过程的知情权、果品质量安全的监督权,使从业者、消费者的基本权利都能得到有效保障。

把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始终。《条例》兼顾产业本身发展与相关产业协同发展。要求职能部门承担好公益性的种质资源保护,要求尊重自然规律和市场规律来编制果业规划,要求基地县保护生态环境,等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注重产业发展的长远性、科学性。

从全国范围来看,立足果业发展实际,率先出台《条例》,充分体现“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指导思想,突出果业规模化、标准化、安全化、现代化发展方向,必将对全国果业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突出政府责任。《条例》明确规定各级政府要将果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制订和完善措施,加强产业发展的综合协调与监督管理。批准各级果业发展规划和指导意见;规划建设产地批发市场,建立果品交易信息平台,加强国际果品市场研究,促进果品进出口贸易,建立信息发布制度,保障果业经费投入。

突出市场导向。《条例》体现了弱化政府命令,凸显市场导向。对各相关部门强调的是服务和保障职责,突出市场主体的作用,鼓励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鼓励企业、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通过各种方式投资、参与果品生产、贮藏、加工、营销、服务等活动。

突出规模化经营、现代化发展。《条例》引导由分散化向规模化经营发展,由传统化向现代化发展,对果品生产规模和标准达到规定要求的县可确定为果品基地县,带动全省整体水平提高。

突出标准化生产、安全化消费。从生产到消费倡导绿色、健康理念圥制订保障果品质量安全的生产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圥加强植物检疫和气象灾害的检测、预报圥严格使用果品投入品,保护基地生态环境圥划定保护区,加强贮藏和加工安全。

突出资源保护与科技示范。《条例》中对种质资源和种苗管理专设一章,以求保护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保护珍贵的种质资源,切实增强果业大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强调科技示范引领,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夯实产业发展的基础性环节,弥补产业发展的短板。

因此,在今后《条例》的施行中,生产、加工、贮藏、营销、科研等环节各从业者要充分领会其要义、自觉遵循,执法部门要正确引导、科学规范,真正使一部好的法规,对产业发展和管理起到应有的规范作用,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起到应有的带动作用,对农业创新立法起到应有的示范作用。

猜你喜欢
果业果品种质
专家传授“美颜术” 果品销售不再愁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吉林省省级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单位名单(第一批)
山东省省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单位名单(第一批)
基于生态理念视角下旅游观光果业优势分析及创新途径研究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果业电子商务营销体系构建研究
做强果品生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惟妙惟肖——中国古代器物之粉彩像生瓷果品盘
夏令果品入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