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

2014-12-12 01:03郭江凝
参花(下) 2014年8期
关键词:大西北炉子炉渣

◎郭江凝

守护

◎郭江凝

为了工作,董夏又坐上了北上的火车。虽然看着孩子和母亲,她有些不舍,但也无奈。她知道这些年来她亏欠母亲和孩子的太多太多。

5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勘测设计、修铁路、建站房,董夏几乎走遍了宁甘青的“大江南北”。无论是天水还是武威嘉峪关,无论是银川还是西宁,几乎都留下了她的足迹。为了工作,“家”成了她短暂的歇脚地。

火车还在向北行使着,董夏眼前不由得浮现起了自己将要大学毕业的那个冬天。记得那天是个星期六,窗外又飘起了雪花,她向窗外瞟了一眼,心里不由地紧了一下。晚上可以回家去看看妈妈了。不知道妈妈她今天吃饱了没有,家里还是那么冷吗?此时她的心不知不觉地已经飞到妈妈那里去了。她看着窗外,盼望着能早点下课。在大学就读的董夏,是个懂事的孩子,虽然妈妈不说,但是她知道最近妈妈肚子经常吃不饱。为了妈妈,平时她省吃俭用,把自己每顿饭一点一点省下来的几个馒头,仔细地包好,就等着晚上给妈妈送去。

董夏家里只有一个相依为命的母亲,母亲没有工作,只能靠一些缝缝补补的活计来维持生活。为了能让董夏安心上学,不让她牵挂,妈妈平日里节衣缩食,每顿饭只是饭团就着咸菜,喝一些包谷面糊糊、稀饭之类的度日。妈妈身上的衣服也略显得褪了色,虽然是补了又补,但浆洗得很干净。眼看着转过年,就是新年了,妈妈用攒下来的布票给董夏扯了一块布,时下她正加紧给董夏缝制着一件新衣服。

终于下课了,董夏手脚利落地将书本收了起来,拿上事先准备好的包裹,赶紧出了校门,向家里赶去。雪依旧在下着,可是,董夏顾不得这些了,学校离家里有50多分钟的路程呢。她把衣领立了起来,又往上拽了拽,用围巾缠住,感觉还是有点冷,又往耳朵上拉了拉,加快了脚步。虽然路面比较滑,可是她还是加快了脚步,几乎是深一脚浅一脚小跑着、摸着黑来到了家门口。

此时,董夏的脸已经冻得通红通红的了,手指头也有些僵了,她赶忙跺跺脚,抖抖身上的雪,迫不及待地推开屋门,当抬起头,看见妈妈安详地坐在床边,正借着微弱的煤油灯灯光做着针线活时,一股暖流涌向了她的全身,此时的她心里暖暖的,身子也好像轻松了许多。关好门,放下包裹,她习惯性地拎起桌旁的小板凳围到炉子跟前,先烤烤手,再捂捂脸,搓搓冻僵的手指头,揉揉冰凉的耳朵,然后起身快速走到桌前,打开包裹,取出馒头,拿到妈妈面前。“妈妈,赶紧吃一点吧!”妈妈看着白白的馒头,有点舍不得吃,她凝望着董夏好一阵,似乎在说:“孩子,你吃饱了吗?”董夏看着妈妈,她懂妈妈的意思。妈妈的脸略微有些浮肿,她心里不由得一酸,“妈妈,你赶快吃吧。你看我的身体多棒,我每天都吃得饱饱的,您不用担心,说着,董夏掰开了一块馒头送到妈妈的嘴里,看着妈妈吃得香甜的样子,开心地笑了。

董夏顺势倚着妈妈坐下,忽然觉得屋里有点冷,她赶忙走到炉子跟前,拿起用铁丝自制的煤钳,挑了一些炉子旁边的炉渣里的煤核,加到了土炉子里。这是妈妈从旁边工厂倒掉的锅炉灰中捡来的一些炉渣,炉渣里还有一些没有完全燃烧的煤核,平日妈妈住在小平房里,就是靠捡一些树棍和这些煤核来取暖的。

那年董夏毕业了,她积极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坐着火车,带着母亲毅然决然地来到了大西北,不久她就融入到了铁路建设的大潮中。大西北,比不得内地,空气干燥,沙尘较大。因而“干旱、贫瘠、偏远、落后”成了“大西北”的代名词。董夏没有想那么多,她认为,既然国家培养了她,她就应该报效国家,要为国家做点什么,哪怕仅仅是一点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

现在孩子已经长大了,可是自打孩子出生,无论是上学还是生病、住院,陪在孩子身边的往往是母亲而不是自己。这些年自己把大部分的精力都花在了工作上,是妈妈几十年如一日地默默守护着她和她的家庭。她和丈夫经常出差在外,公婆又远在内地,家庭这个担子自然而然地就压在了董夏妈妈的身上。看着满头白发、渐亦衰老的母亲,董夏心有不忍,却也很无奈。只能趁自己在家里的时候多做些家务、多陪陪老人和孩子,尽最大努力给他们创造着幸福的生活和乐趣。这几十年,是妈妈的守护,董夏才能一心一意奋斗在工作岗位上,是妈妈默默无闻地付出才使她有了今天的成就和幸福生活。

猜你喜欢
大西北炉子炉渣
灰压球对转炉炉渣及脱磷的影响
娘家铜炉子
大西北的秋色
大西北儿女
高炉渣的处理技术现状及趋势
大西北,神奇美丽的地方
一种高钛型高炉渣复合掺合料的研究及应用
大西北 中国梦
生炉子
高炉渣制矿渣棉工艺及其产品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