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鲁迅《孤独者》有感

2014-12-12 01:03应超男
参花(下) 2014年8期
关键词:宝钗子路人心

◎应超男

读鲁迅《孤独者》有感

◎应超男

“那时我在S城,就时常听到人们提起他的名字,都说他很有些古怪:所学的是动物,却到中学堂去做历史教员;对人总是爱理不理的,却常喜欢管别人的闲事;常说家庭应该破坏,一领薪水却一定立即寄给他的祖母,一日也不拖延。此外还有许多零碎的话柄……”

这是鲁迅《孤独者》一文中引我深思的一段话,描述了主人公魏连殳被人看做“很有些古怪”、“异样的”的原因。就因为他独特的生活方式,加之他孤僻、傲慢的性格,就让周围的人都不太喜欢他。然而,透过这些表面现象去看他的本质,他不仅常常与“失意的人”相处、给予帮助,喜欢小孩,还非常地孝顺,“一领薪水却一定立即寄给他的祖母,一日也不拖延”,由此去感受魏连殳的内心,我能体会到他不被人理解的心酸,也似乎在众人冷眼中看到了他那一颗柔软、善良的心。

《季札观乐》中说:“中国之君子,明于礼义而陋于知人心。”而中国社会何以沦为一个“陋于知人心”的社会?对此,我心里只有无限控诉,控诉这个社会对“特异者”的不公戕害了许多内心真实的人。在儒家重视礼义教化的文化的熏染下,中国社会却逐渐沦为了一个“只看表面,不看内心实质”的社会,实在让人寒心。先秦时期儒家提出重视礼义教化是为了更好地塑造人心,通过“知礼”进一步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并不是说表面的礼节不重要,只是几千年来,人们对这种文化的传承出现了很大的偏差甚至于扭曲。

就拿子路这个人物来说,从《论语》里他的言行可以看出他是孔子学生中较为不注重“表面”的人,他性格直率,内心善良敦厚,对孔子也是有话直说,从不藏着掖着。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中,由“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可以看出,子路直率的性格以及他善良的内心,孔子与子路的亲密自不用怀疑,因此孔子也是个非常注重弟子内心教化的人。而若在现代社会,子路的言语可谓锋芒毕露、毫不谦让,他在与“同学”的相处中必有磕碰。为什么处于现世的我们会有这样的想法呢?我想,这必然是环境影响下个人对处世之道的思考,这也是一种“文化选择”。

这样一种“文化选择”、“制度选择”就好比人们常说的“自然选择”,什么样的文化就决定了这个社会的等级划分、等级分布,也就造成了现代中国社会众多溜须拍马的充满“表面主义”的人。在国人都重视“当下和表面”的即时性感受而不重视实质的背景下,人们忽视了人心而只重视处事方法,因为“内在”看不见、摸不着,更加难以一眼看透,所以中国文化取向逐渐走向了更加注重“外在”的形式,这样的中国社会,试问,我们该如何自处?

谈到“表面”与“内心”,我不禁联想到了《红楼梦》里的薛宝钗、林黛玉和袭人三人。从映衬手法来说,“宝钗”和“袭人”形成一组映衬,而“黛玉”则和“晴雯”形成映衬,想必这种组合是因为袭人和宝钗的表面工夫比黛玉和晴雯做得好得多。

诚然,宝钗是个很懂人情世故的人,知道如何讨得“老祖宗”和王夫人的欢心,也知道低调做事,符合她寄居贾府的身份。她又能在探春实行改革的时候,提出些有利于或者说讨好丫鬟们的建议,以此俘获人心,可见她的“会做人”。但值得一提的是,宝钗偶尔也会踩对手几脚,却让那人觉得对自己有恩,这种损人利己的做法,足见她的“内心”并不如“表面”。真可谓人心难测呀!

即便是这样伟大的著作也不例外,终究是“表面”胜了“内心”,这也印证了“文化选择”、“制度选择。”我只是为黛玉不平的那许多人中的一个,可却是出于内心地想成为那样的人,可以在这污浊的世间有自己独特的生存方式,也可以找到真正“知心”的人。

魏连殳只是鲁迅笔下讽刺中国社会人心凉薄的一个缩影,而他的悲剧的一生,也正是中国国民文化的悲剧。即使熟知像魏连殳和黛玉这样的个性并不能很好地立足于已然这样的世间,也绝不做只会“表面工夫”,而不苛求内心的国人。“先前,我自以为是失败者,现在知道那并不,现在才真是失败了。”魏连殳在信中这样说。确切来说,我认为他也并没有失败,先前的没有失败很显然,因为他还遵照着自己的内心在过活,他的信念与行动是一致的,之后他的信念崩落了,他自认为已然失败,可比较那些失败得彻彻底底却还自得其乐的无知民众,我认为,他内心依然保持着那份信念,并且由内心生发出的信念与行动冲突时他感到了无比的挣扎,他依然是个内心的成功者。而我们,又该如何立足于这世间呢?何其幸,我们生活在这个读书的年代;何其幸,我们生活在这读得起书的家庭。学校无疑是我们抒发内心的纯洁处女地,没有太多的利益冲突,更加没有所谓的“表面文化”。而终有一日,我们需要踏入社会,面对社会,回想起校园时光已然足够我们回味,我们肩上还有比做自我更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只求还有可供内心憩息的一隅。

(作者系中南大学文学院中文1101班学生)

(责任编辑 冯雪峰)

猜你喜欢
宝钗子路人心
薛宝钗为什么没朋友(节选)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愿得一人心
论宝钗的“藏”与“露”与复杂心理机制
如何征服一枚野生子路
“宝钗扑蝶”意蕴新探
什么样的丫鬟才是好丫鬟
软糯甜美 俘获人心
“反腐”过后人心能否维稳?
打动人心的琐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