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茶花女》中玛格丽特悲剧形象

2014-12-12 01:03周莉
参花(下) 2014年8期
关键词:阿尔芒茶花女玛格丽特

◎周莉

一提起《茶花女》,大家都会为其中女主角玛格丽特报以同情,这也是对传统封建束缚的深深厌恶,但是如果我们对此部作品进行精读,也同样会被玛格丽特的精神所深深折服,同情其处境的同时,更多的则是钦佩。

一、《茶花女》中玛格丽特悲剧形象解读

1.生活中的迷失

在小说开头处,作者便以直叙的方式对主人公进行了介绍:混迹于上层社会的名妓——玛格丽特,过着灯红酒绿的生活。虽然“在迫于生计的情况下,做了世人眼中最下贱的妓女”,但是却以自己的天资“征服”了圈内的一个又一个男人。在这种长期纸醉金迷的生活中,她迷失了自己,渐渐地对交际、豪饮变得麻木,哪怕喝到咯血,都依然沉醉于这种生活当中。与此同时,她的性格逐渐变得放荡不堪,她清楚地知道身体上的健康只有真正有地位的贵妇人才有资格去追求,而她只是一个通过身体和有钱人进行交易的妓女。归根结底,她只是混迹在上层社会供人驱使的一件商品。她明白“一旦满足不了我们情人的虚荣心或者欢乐了,就要被他们抛弃”。最终只能通过几乎疯狂的状态来生活,并在这疯狂中逐渐迷失自我。

2.逃避现实的无奈

身处冷漠的现实社会,玛格丽特“在放荡之中有着无奈,任性之中有着空虚。日日夜夜的淫荡生活,使她的精神极度疲劳,烦闷和空虚”。而这种烦闷的情绪在现实社会的打压下日益滋生,冷漠在现实中被发挥得淋漓尽致,人与人之间即便有感情,也只是虚情假意,权钱交易,钱色交易。这种现实社会的反衬下,造就了玛格丽特冲动、任性的性格特点。在小说其中一段,阿尔芒与另两位友人到玛格丽特家中吃夜宵时,他们一同喝酒、玩闹,十分快乐,但是阿尔芒却一直十分“揪心”,因为他的心上人每每听到不堪入耳的话时却笑得越欢,他“看到这位正当妙龄的美人儿像脚夫一般饮酒谈笑”时,心中便愈加痛苦。在现实社会中,玛格丽特臣服在了生活的脚下,放荡的生活让她与真正的自己愈加疏远,逃避现实最终却被现实掌控。

3.爱情来袭获得新生

玛格丽特沉醉于放荡、奢靡的生活中,一步步地走向毁灭,葬送着自己的人生。然而,在当她遭遇爱情时,却令她的人生出现了转机。因为她所做的职业是出卖肉体及感情,所以见过了太多的虚情假意,世态炎凉,在真爱出现时,她才倍加珍视。在与阿尔芒相恋后的“重生”,也赚取了许多读者的泪水,大家都为她一波三折的生命历程所深深感叹。在对待阿尔芒的真心追求之初,玛格丽特并没有放弃眼前纸醉金迷的生活,即使在同意做阿尔芒的情人时,她依然会继续与其他情人做着肉体交易。她将阿尔芒对自己的爱慕当成是一场极为普通的钱色交易,但当阿尔芒得知她欺骗自己并与其他情人过夜时,立刻写下了绝交信,又险而愤然离去。经过此事,玛格丽特才真切地意识到阿尔芒的真心与诚意,并在其后的潜移默化中渐渐接受了他。在现实中,阿尔芒的微薄收入是根本供养不起玛格丽特的日常开销的,这也是现实社会长期以来钳制玛格丽特的羁绊,而在此时,她并没有恐惧躲闪,而是选择自己承担。但这种爱情同样危机重重,作为一个完全依靠他人供养维系的爱情,从一开始就种下了危机的种子。在面对这一问题时,她依然没有放弃,而是和阿尔芒在乡下过起了安静的生活。但是好景不长,生活开销的压力又一次向他们袭来,当阿尔芒也无法承担时,玛格丽特第三次站了出来,变卖了自己的珠宝首饰、马车等她之前的“生活必需品”,并自豪地应对阿尔芒的询问:“出于我们这样的关系,如果女人还有一点点尊严,她就应当做出各种可能的牺牲,而不是向情人要钱,给自己的爱情染上图利色彩。”

4.从精神救赎到自我牺牲

在对阿尔芒及自己的爱情做出了巨大牺牲之后,杜瓦尔先生——即阿尔芒的父亲,这位充斥着传统封建思想的老父亲,以自己的儿子阿尔芒的前途为筹码,逼迫玛格丽特让步,并远离自己的儿子。在杜瓦尔先生道貌岸然地宣扬自己以正义、善良的名义时,玛格丽特最终接受了现实。杜瓦尔先生一直认为玛格丽特的出现破坏了他家人的幸福,打扰了他们的正常生活,视其为祸水。并利用了玛格丽特善良的本性,软硬兼施地将她赶出了自己的家庭,把她推向了自己早已逃离的炼狱。为了追求幸福,已付出了极大牺牲的玛格丽特,从精神救赎,最终选择了自我牺牲。在她的眼中,阿尔芒的父亲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父亲,即便拆散了她们,也是在仁爱的驱使之下,同时她也希望通过自我牺牲,获得阿尔芒父子的尊重与认可,她可能更加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十分高尚。其后,在面对阿尔芒的种种报复性侮辱下,她也并未食言,依旧信守着对杜瓦尔先生的承诺。

二、《茶花女》中玛格丽特悲剧形象成因

1.上层社会的黑暗的磨砺

在当时,只身独闯巴黎的玛格丽特面对着的现实生活,面临着一项严峻的抉择,是选择终日辛苦劳作却不得温饱,还是选择比干苦力更轻松却能获取更多的物质利益的生活?在最终,她选择了后者,也开启了她炼狱般的纸醉金迷的卖淫生涯。至此,她过上了奢华的生活,并穿梭于巴黎上流社会,终日面对着资产阶级社会中形形色色的贵族,面对着这一荒淫无耻的群体,自甘沦为交际花,沦为贵族老爷们的玩物。在当时的上层社会,阔老爷们整天无所事事,沉溺于花天酒地、吃喝嫖赌当中,在她的生活中充满了钱色交易,有的买她做“女儿”,有的买她做“相好”,有的买她做“情人”,而这诸多的名目只能让她被动地接受,她深知自己成了供交易的物品,“我们在他们的自尊心上排在前列,在他们的尊重里排在末位。”她在现实社会的黑暗中摸爬滚打,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只有依照现实社会的传统去生存,才不致被饿死,并深深地将本来的自己隐藏,逐渐地迷失了自己。

2.乡村姑娘淳朴的本性

《茶花女》中的玛格丽特原本是一位普通且善良的乡村姑娘,在前往巴黎受到生计所迫选择了卖淫生涯,但是她身上依然具备着来自乡村的淳朴与善良,也存有对追求美好人生的执着与信念。小说中的玛格丽特,每每遇到剧院的首场演出,一定会去观赏,每天晚上她基本都是在剧院或舞厅度过,在此陪伴她的,永远是观赏剧目时的望远镜,她爱吃的蜜饯和茶花。其中茶花的颜色也有所不同,她会在每个月佩戴二十五天的白茶花,剩下的日子佩戴红茶花,这么做的目的想必是要给人一种暗示,但这些也只是会让大家觉得有些奇怪,并没有人回去进行深究。但是,从中我们却可以看出玛格丽特除了山茶花之外,并没有佩戴其他鲜花,也以此得名:茶花女。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她内心当中存留的淳朴与单纯。其次,她不会和其余上流社会当中的交际花一样招摇过市,她“总是独自乘车到香榭丽舍大街,而尽量避免惹人注目……冬天裹上一条开司米大披巾,夏天就穿着极普通的衣裙”。哪怕她在散布途中遇到熟人时,也只会对他们欠头微笑,这种微笑所带来的魅力是绝无仅有的。这种精神光辉深深地镶嵌在她的内心,不断地激发她去对美好事物进行追求,实现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她才会最终为了和自己心爱的人长相厮守而毅然决然地与之前的生活决裂,舍弃那段让她“脸红”的钱色交易,到安静的乡下去过平静的生活。即便现实生活中所出现的问题对她轮番轰炸,她也义无反顾地支撑着她们的平静生活。在爱人无法支撑两人的巨大开销时,她也选择了放弃自己的一切,将自己的首饰与马车变卖,换取两人生活的延续。也正是因为她的这种为爱的奉献精神,才最终使她在阿尔芒的父亲提出阿尔芒的前途和其妹的美好婚姻时,她无悔地选择了退出,再次回到她好不容易逃离的火坑,其后变本加厉地折磨自己,在面对阿尔芒的报复与羞辱时,她也坚守着与阿尔芒父亲的承诺。这样的选择,是她家乡古朴乡风的耕植,是她乡村姑娘淳朴的本性,也是她能大胆而又执着追求爱情的精神支柱、力量源泉。

结语

本文以《茶花女》中的玛格丽特悲剧形象为切入点,简要分析其人生的几次转折,从上层社会的黑暗的磨砺,到乡村姑娘淳朴的本性的释放,获得重生后的玛格丽特视真爱为生命,她只能选择毁灭,才能得到精神的救赎。这几点无一不是她人生轨迹发展的影响因素,也是她悲剧人生的成因。

[1]王晓康. 茶花女悲剧的原因探析[J]. 大众文艺.2011(12)

[2]孙建,吕莹莹,徐加新. 谈“茶花女”玛格丽特的人生悲剧原因[J].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1(12)

[3]李宁梓. 爱情的执着与牺牲——《茶花女》玛格丽特人物形象分析[J]. 新余高专学报. 2007(03)

猜你喜欢
阿尔芒茶花女玛格丽特
逃家小兔
《茶花女》:恋爱可以,“恋爱脑”不可以!
玛格丽特·米德:20世纪著名的人类学家
The Lady of the Camellias茶花女
探析《茶花女》悲剧根本原因
茶花的滋味
茶花女吊灯
歌剧《茶花女》剧照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
茶花女柳依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