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临床探析

2014-12-14 07:15徐莺丽
中外医疗 2014年6期
关键词:低血压维持性尿毒症

徐莺丽

南阳市中心医院血液净化科,河南南阳 473000

尿毒症是指人体的肾脏不能正常产生尿液,体内过多的水分和代谢产生的废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引起的毒害。现代医学则认为尿毒症是患者在肾功能丧失后,身体内部的生化过程发生紊乱,导致一系列的复杂的综合征[1]。嗜睡、贫血、皮肤疡痒、下肢水肿、食欲消失、尿量减少、肌肉痉挛、情感淡漠、感觉迟钝、辗转不安等都是尿毒症最为常见的症状,病情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出现癫痫[2]。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正呈现老年化趋势,尿毒症等肾脏疾病的患病率日益增高。血液透析作为治疗尿毒症的必要手段为广大医师和患者所接受,同样随着科学的发展,血液净化技术得到了改进。尿毒症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后有明显好转,但是血液透析治疗所伴随的并发症仍然危害着广大患者。为了分析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的并发症的因素,探讨其应对措施,争取提高患者存活率,该院在2012年1月—2013年6月期间对80例尿毒症患者的临床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80例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这80例患者中男54例,女26例,年龄22~76岁,平均年龄(52.5±7.5)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4.5±2.5)年。统计患者原发病发现,糖尿病肾病的患者有7例,多囊肾的患者8例,肾动脉硬化的患者11例,慢性肾盂肾炎的有19例,肾小球肾炎的有25例。所以患者资料均符合调查分析要求。

1.2 方法

该院主要采用的同学仪器为费森尤斯血透机和聚砜膜透析器。血液透析进行2~3次/周,透析时间保持在4~5 h/次,透析时注意使用的是反渗水,透析液主要选用无糖碳酸氢盐透析液,透析液的温度保持36.5 ℃,血管通路采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透析前控制患者血压和血糖,对患者进行胰岛素皮下注射和降糖药口服。同对患者时进行辅助治疗,方法为常规补充钙、铁、叶酸、活性维生素D3、红细胞生成素。透析时透析液流量保持在400 mL/min,钠浓度保持130 mmol/L,血流量保持在200~250 mL/min 之间。治疗方案根据患者各自的情况作调整,例如,患者首次进行血液透析或临时置管但是患者血流不好,在透析时首先将血流量控制为180 mL/min,当患者的血流量平稳后,逐渐缓慢的将血流量提升到250 mL/min。同样对于各患者肝素的使用也视情况而定,一般肝素首次使用剂量为0.5 mg/kg,内部出血倾向的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采用低分子肝素进行全身肝素化的方式进行抗凝。但是对有出血的患者必须禁止使用肝素。开始血液透析前和血液透析过程中进行密切观察,详细记录患者出现并发症的类型、次数和症状,结束后整理资料留作参考分析。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在透析前后对患者的血压、心率、肌酐、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并发症统计:将患者出现的并发症进行患者统计,在各并发症之间进行比较。其主要并发症可分为:低血压、高血压、心律失常、肌肉痉挛、恶心呕吐和急性左心衰。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2.0 软件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情况

透析前后对患者的血压、心率、肌酐、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发现,治疗后98.8%的患者的各种症状出现明显好转,心包和胸腹腔的积液减少,仅有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且抢救无效死亡。见表1。

表1 80例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情况(±s)

表1 80例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情况(±s)

注:80例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时间 血压(mmHg)收缩压 舒张压心率(次/min)肌酐(μmol/L)呼吸(次/min)血氧饱和度(%)治疗前(n=40)治疗后(n=40)191±42 141±23 97±31 71±16 125±11 85±12 1161±228 587±120 27±9 21±3 74±8 96±2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

这80例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所出现的并发症主要为低血压、高血压、心律失常、肌肉痉挛、恶心呕吐和急性左心衰。其中高血压和低血压的发生率最高。见表2。注: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上表可以看出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最容易出现高血压和低血压。所以一旦患者出现并发症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如果措施无效,立即停止透析。

表2 80例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情况

3 讨论

导致尿毒症患者的死亡原因中血液透析的并发症是主要因素。目前,随着科学的发展,透析技术和设备得到了巨大的进步,血液透析治疗时的高血压和心衰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都明显降低,但是透析低血压这一并发症的发生率仍然很高。所以如何有效的控制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的并发症,保障透析治疗的顺利进行,确保患者安全,延长患者的生命显得尤为重要[3]。

高血压和低血压是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最常见2种并发症[4]。上述统计资料显示高血压患者29例,占总人数的36.3%;低血压患者28例,占总人数的35.0%,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在维持性需血液透析的并发症中,高血压和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并发症。所以在血液透析时严格控制患者血压显得尤为重要。患者出现高血压可能为透析期间高血压或透析中高血压,对于出现该现象的患者应立即采取防治措施。措施包括严格限制患者水钠的摄入,透析时避免过快超滤,同时在透析中可以给患者加服降压药物,对情绪过度紧张的患者给予安定注射或口服。如果上述措施都不能有效的控制患者的高血压,是患者血压降至平稳状态,立即设置新的干体质量,使用透析滤过腹膜透析或血液滤过。导致患者低血压的因素有很多,例如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血浆渗透压变化、血管加压物质的丢失、透析膜生物相容性差、过多或过快的超滤使血容量急剧下降等因素都会导致低血压。低血压的症状一般在透析3 h 后出现,该症状会导致患者出现出汗、恶心、呕吐、呼吸困难、面色苍白等不良反应。一旦患者出现上述不良反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包括立即将患者平卧,降低血流速,减少超滤,情况严重立即停止超滤,给予患者吸氧,对于低血容量的患者立即补充升压药、白蛋白、生理盐水等。如果上述措施没有起到相应的效果,立即停止透析。

综上所述,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治疗尿毒症的有效方法,但是其带来的各种并发症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存活率,所以治疗时要求及时正确判断和处理各种血液透析的并发症,确保血液透析治疗的顺利进行,这样对确保患者的安全,延长患者的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1]何萍,张波,邢昌赢.高通量血液透析对非糖尿病尿毒症患者胰岛素抵抗和左室功能的影响[J].中国血液净化,2013(7):353-357.

[2]陆建少.尿毒症患者并发急性左心衰的临床观察及血液透析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7):1002-1003.

[3]周桂凤,阚旺媛.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J].临床护理杂志,2013(2):20-23.

[4]综述丛军,审校高弼虎.维持性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氧化应激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3,27(3):209-211.

[5]于芳.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的疗效探讨[J].当代医学,2013,19(20):49-50.

猜你喜欢
低血压维持性尿毒症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研究进展
人物
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红细胞增多症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透邪止痒汤治疗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皮肤瘙痒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早期肾性贫血20例疗效观察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
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前后血清蛋白电泳图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