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制种玉米节水灌溉模式比较

2014-12-17 05:21李永德刘兴成
甘肃农业科技 2014年3期
关键词:作业面幅宽全膜

李永德,刘兴成

(甘肃省武威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 武威 733000)

河西走廊是我国重要的玉米杂交种生产基地,玉米制种面积常年稳定在15.0万hm2左右,占全国玉米制种总产量的60%以上。河西走廊属典型绿洲灌溉农业,水资源供需矛盾是制约制种玉米产业蓬勃发展的主要因素。我们对制种玉米生产中应用较多的全膜垄作沟灌、全膜膜下滴灌、全膜平作畦灌、全膜双垄沟灌4种灌溉模式进行了对比,以确定其应用效果,为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制种玉米组合

母本为郑58,父本为昌7-2,父母本比例为1∶6。

1.2 试验方法

试验在凉州区清源镇新东村进行,前茬制种玉米,前茬作物收获后耕翻,春季收耱耙平灌水。耕层含有机质12.62 g/kg、碱解氮54.05 mg/kg、有效磷14.58mg/kg、速效钾127.65mg/kg,pH 8.31。

试验设5个处理,处理A为全膜垄作沟灌。采用全膜垄作栽培,用幅宽140 cm的地膜,作业面幅宽120 cm,垄高18~20 cm,每垄种3行;灌水定额2 400m3/hm2,单次灌水600m3/hm2,共灌水4次。处理B为全膜膜下滴灌。采用全覆膜平作栽培,用幅宽140 cm的地膜覆盖,膜间距≤20 cm,作业面幅宽120 cm,每幅膜种4行;灌水定额2 100 m3/hm2,单次灌水525m3/hm2,共灌水4次。处理C为全膜双垄沟灌。采用全膜垄作栽培,用幅宽140 cm的地膜,宽垄80 cm,窄垄40 cm,垄高10 cm~12 cm,作业面幅宽120 cm,宽垄种2行,窄垄种1行;灌水定额2 700m3/hm2,单次灌水675m3/hm2,共灌水4次。处理D为全膜平作畦灌。采用全膜平作栽培,用幅宽140 cm的地膜覆盖,膜间距≤20 cm,作业面幅宽120 cm,每幅膜种4行;灌水定额4 800m3/hm2,单次灌水120m3/hm2,共灌水4次。处理E(CK)为漫灌。采用不完全覆膜平作栽培,用幅宽140 cm的地膜覆盖,膜间距≥20 cm,作业面幅宽120 cm,每幅膜种4行,灌水定额6 000 m3/hm2,单次灌水1 500m3/hm2,共灌水4次。小区面积200m2,3次重复,随机排列。膜下滴灌模式用地头水表测量灌水量,其它模式用机井水表计量或用梯形量水堰测定灌水量。

试验于4月16日起垄覆膜,施优质农家肥75 000 kg/hm2、N 405~450 kg/hm2、P2O5180~210 kg/hm2、 K2O 90~120 kg/hm2、 ZnSO422.5~30 kg/hm2,氮肥的30%和全部的农家肥、磷肥、钾肥、锌肥做基肥结合整地起垄一次性施入,氮肥的70%做追肥。4月23日播母本,5月2日播父本。按生育进程观察记载播种、出苗、拔节、大喇叭、吐丝、灌浆、成熟、收获等物候期;每次灌水前1~3 d,在小区内随机选点,用土钻分别取两株苗中间垄上0~30 cm土壤,采用烘干称重法测定土壤含水量。抽雄结束后每小区随机取3株测定株高、叶长、叶宽、茎粗、穗位等农艺性状,计算叶面积。收获前划分小区测定产量,同时,在父本行两侧横向依次取10株带回室内考种,测定穗长、穗粗、秃顶、穗粒数、穗行数、百粒重等。

土壤含水量(W)=[(W1-W2)/W2]×100%,式中W1为湿土重量,W2为干土重

叶面积(S)=叶长×叶宽×0.75

表1 不同节水灌溉模式制种玉米物候期及生育期

表4 不同节水灌溉模式下的制种玉米经济性状及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制种玉米生育期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各处理全生育期在144~151 d,播种到出苗11~13 d,出苗到拔节约34 d,拔节到大喇叭约18 d,大喇叭到吐丝16~18 d,吐丝到散粉3~4 d,散粉到灌浆20~22 d,灌浆到成熟41~46 d。处理A和处理C出苗、拔节、大喇叭、吐丝、散粉、灌浆均较对照均提前1~2 d,成熟期提前6~7 d;处理B和处理D生育期与对照基本一致。

2.2 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播种前各处理0~3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在18%左右,差异在0.09~0.22百分点,含水量基本一致。拔节期处理D含水量最高,为16.35%,较对照高1.27百分点;处理B含水量最低,为7.19%,较对照低7.89百分点;处理A、处理C分别为9.6%、12.44%,分别较对照低5.48、2.64百分点。大喇叭口期处理D含水量最高,为14.98%,较对照高1.83百分点;处理B含水量最低,为7.74%,较对照低5.41百分点;处理A、处理C分别为10.91%、12.22%,分别较对照低2.24、0.93百分点。吐丝期处理D含水量最高,为12.23%,较对照高0.38百分点;处理B含水量最低为8.12%,较对照低3.73百分点;处理A为10.58%,较对照低1.27百分点;处理C为12.08%,较对照高0.23百分点。灌浆期处理C含水量最高,为20.75%,较对照高1.03百分点;处理B含水量最低为13.71%,较对照低6.01百分点;处理A含水量为15.44,较对照低4.28百分点;处理D为20.72%,较对照高1.00百分点。

表2 不同节水模式制种玉米土壤含水量 %

2.3 对制种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株高以处理C最高,为112.5 cm;处理B最低为107.0 cm;处理A、处理D、对照分别为112.0、109.4、108.7 cm。穗位以处理C最高,为63.8 cm;处理B、处理D、对照最低,均为50.0 cm。茎粗以处理A最粗,为1.04 cm;对照最低,为0.82 cm;处理B、处理C、处理D分别为0.97、0.98、0.84 cm。叶面积处理A、处理B最高,均为536.0 cm2;对照最低,为458.0 cm2;处理C、处理D分别为515.2、465.0 cm2。

表3 不同节水灌溉模式下的制种玉米农艺性状

2.4 对制种玉米经济性状的影响

从表4可以看出,穗长对照最长,为13.9 cm;处理B最短,为13.0 cm;处理A、处理C、处理D分别为13.7、13.4、13.2 cm。秃顶处理A最短,为0.7 cm;对照最长,为1.0 cm;处理B、处理C、处理D均为0.8 cm。穗粗处理A最粗,为4.42 cm;处理B最细,为4.20 cm;处理C、处理D、对照分别为4.30、4.28、4.29 cm。穗行数除对照为12.0行外,其它处理均为12.4行。行粒数处理A最高,为21.4粒;处理B最低,为19.6粒;处理C、处理D、对照分别为20.8、20.4、19.8粒。单穗重处理A最重,为115.0 g;处理D最低,为103.5 g;处理B、处理C、对照分别为104.0、110.2、107.5 g。百粒重处理C最高,为39.6 g;处理B最低,为35.4 g;处理A、处理D、对照分别为37.3、35.7、36.4 g。

2.5 对制种玉米产量的影响

从表4可以看出,处理A折合产量最高,为7 589.10 kg/hm2,较对照增产8.9%;处理B产量最低,为6 603.75 kg/hm2,较对照减产5.2%;处理C产量为7 213.80 kg/hm2,较对照增产3.5%;处理D产量为6 773.10 kg/hm2,较对照减产2.8%。通过LSR法多重比较,处理A与其余处理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处理C与对照差异显著,与处理D、处理B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对照与处理D差异不显著,与处理B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处理D与处理B差异不显著。

3 小结

在全膜垄作沟灌和全膜双垄沟灌模式下,制种玉米的成熟期较常规灌溉提前6~7 d。全膜平作畦灌模式0~30 cm土壤含水量高于常规灌溉。大喇叭口期以后,全膜双垄沟灌土壤含水量也高于常规灌溉。全膜垄作沟灌的产量最高,为7 589.10 kg/hm2,较常规灌溉增产8.9%;全膜双垄沟灌模式折合产量为7 213.80 kg/hm2,较常规灌溉增产3.5%;全膜膜下滴灌和全膜平作畦灌产量低于常规灌溉。综合考虑,建议推广全膜垄作沟灌和全膜双垄沟灌模式。

猜你喜欢
作业面幅宽全膜
作业面批的几大好处
浅析小班化数学作业面批策略的有效性
旱地全膜玉米密度试验报告
武山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中需要改进的问题
玉米全膜覆盖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014年武山县全膜玉米测产报告
基于“作业面”模式下集卡配置的仿真研究
河北通田机械有限公司生产4JS系列产品
保定市鑫飞达农机装备有限公司
河北中农博远农业装备有限公司农机购置补贴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