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利哌唑治疗抑郁症40例的增效作用观察

2014-12-20 05:45刘春仙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21期
关键词:增效剂阿利艾司西

张 彬 刘春仙

湖北荆州市精神卫生中心女一科 荆州 434000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迄今对抑郁症的病因并不十分清楚,但可肯定的是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诸多因素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病过程,临床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人情绪消沉,自卑抑郁,有的患者甚至悲观厌世,还有自杀企图和行为,部分患者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严重的患者可能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每次发作持续至少2 周以上[1]。通过大量的临床研究,小剂量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联合抗抑郁症药对治疗抑郁症有较好的效果[2]。本文研究探讨采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小剂量阿利哌唑与单纯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比较其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05—2013-08在我院精神病科接受治疗的抑郁症患者80例,入选标准为:(1)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抑郁症诊断标准;(2)患者年龄19~60岁;(3)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18分;(4)所有患者无严重的躯体疾病,无乙醇及药物依赖,在检查中没有发现异常。对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阿利哌唑)40例,男21例(52.5%),女19例(47.5%),年龄19~56 岁,平均(36±2.5)岁;对照组(单用艾司西酞普兰)40例,男17例(42.5%),女23例(57.5%),年龄20~60岁,平均(37±3.5)岁,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抑郁症患者艾司西酞普兰的起始剂量均为5mg/d,1~2周之内逐步增加至15~20mg/d。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阿利哌唑5~15mg/d。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4、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其治疗的疗效。判断标准为:HAMD 减分率≥75%为痊愈,50%~74%为显著进步,25%~49%为进步,<25%为无效。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来评定患者的不良反应。治疗前后每个月对患者进行血常规、血生化及心电图检查。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7.0进行处理分析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 试验组治疗2周后HAMD 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而对照组是治疗4周患者才有显著下降,试验组下降更为明显,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HAMD 评分比较 (±s)

表1 2组治疗前后HAMD 评分比较 (±s)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2周 治疗4周 治疗6周试验组40 26.36±5.82 20.41±6.21 16.51±7.33 12.38±7.45对照组40 26.39±6.01 24.56±7.18 20.11±7.44 17.89±7.23

2.2 治疗疗效 2组治疗8周后,试验组痊愈10例,显著进步12例,进步10例,无效8例,有效率高达80%;对照组痊愈6例,显著进步7例,进步7例,无效20例,有效率为40%。

2.3 不良反应 2组患者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试验组口干1例,便秘2例,静坐不能1例,失眠3例,疲倦1例,视物模糊1例和震颤1例。对照组口干2例,恶心1例,疲倦1例,便秘1例。2组患者治疗后各周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间,2组患者的血常规、血生化及心电图检查均无明显差异。

3 讨论

患有抑郁症如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加重病情,增加患者自杀的风险,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家庭。通过大量临床资料表明,采用增加抗抑郁药的剂量、使用增效剂和辅助心理治疗的方法可增加治疗疗效,而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症药物作为增效剂是最为常见的治疗方法。本文通过系统评价应用阿利哌唑作为治疗抑郁症的增效剂联合艾司西酞普兰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研究发现使用阿利哌唑治疗抑郁症的痊愈率和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阿利哌唑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患者食欲减退的发生率又低于对照组。

阿利哌唑是多巴胺和5-羟色胺系统的稳定剂[3],对患者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4],也可用于情感方面障碍的治疗。郝翠杰等[5]在研究中发现,阿利哌唑能够较快的改善急性躁狂症的情感高涨、易怒、思维障碍、兴奋和冲动等症状。孟月兰等[6]研究指出阿利哌唑对重症抑郁症有较好的疗效。本文研究发现,使用阿利哌唑作为治疗抑郁症的增效药剂联合艾司西酞普兰能明显增加抑郁症的痊愈率和有效率。

本研究还发现,使用阿利哌唑作为增效剂会增加患者的静坐不能、失眠、疲倦、视物模糊和震颤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通过大量文献研究认为,这可能与阿利哌唑能拮抗突触后多巴D2受体,阻断了患者肾上腺素a1和组胺H1受体,激动部分D2受体,阻断突触后膜上的5-HT1A 有关[7]。另外,阿利哌唑发生锥体系统症状以及失眠、疲倦等不良反应的概率要明显低于其他抗精神类药物[7]。

阿利哌唑不仅对抑郁症有效,而且还可以预防躁狂症的发作,具备作为增效作用的药理学基础。通过本文对阿利哌唑治疗抑郁症的增效作用的研究,发现其与以往的治疗方法相比有几个方面的优点:(1)起到了增效作用,而且发现对重症抑郁症也非常有效;(2)不良反应小,长期服用此药也不会引起患者内脏的严重损害,有时还可以用作患者躯体疾病的治疗;(3)依从性较好,减少了患者的复发概率。但在用药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用药必须小剂量的使用,彻底缓解后要适时减量并停用;(2)最好不要长期使用此药物,少数患者由于个体功能差异,在使用过程中出会现锥体外系统的反应,长期服用会出现迟发性运动障碍。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阿利哌唑作为治疗抑郁症的增效药可起到非常明显的治疗作用,但也会使患者产生静坐不能、失眠、疲倦、视物模糊和震颤等不良反应会稍比单用药物高一些,这也为治疗抑郁症合理选择药物提供了一个参考依据。

[1]张加明,郝卫萍,王贤玲.阿利哌唑对难治性抑郁症的增效作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0,20(3):203-206.

[2]赖根祥,刘火荣,周秀娟.帕罗西汀联合阿利哌唑治疗难治性抑郁症34例[J].中国药业,2011,20(9):72.

[3]钟志坚,郭惠芳.阿利哌唑辅助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1,24(6):106-108.

[4]任兰振.舍曲林合并阿利哌唑治疗难治性抑郁症对照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2):190-191.

[5]郝翠杰,许勇,潘秀玲,等.阿利哌唑对难治性抑郁症的辅助治疗[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0,20(2):128-129.

[6]孟月兰,杨建章,李莹.阿利哌唑合并帕罗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11):110-111.

[7]由立波,刘志宇,高伟华.阿利哌唑对难治性抑郁症的增效作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4):5 848-5 850.

猜你喜欢
增效剂阿利艾司西
第七页 知识点 “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
不同增效剂对甜菜生长及地上部鲜质量的影响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甜梦口服液对抑郁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抑郁症状的影响
流翔高钙系列肥增效剂——引导素
阿利的红斗篷
玉米施用罗壳素肥料增效剂效果分析
小剂量 大作用 肥料增效剂大有可为
米氮平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对照研究
虚荣的代价
艾司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