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审计的缺陷与应对

2014-12-22 13:43李桔
创新科技 2014年22期
关键词:内审监督人员

李桔

(河南省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0003)

企业内部审计的缺陷与应对

李桔

(河南省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0003)

本文主要研究目前企业内部审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并对如何提高内部审计质量提出了探讨性的对策研究。

内部审计;制约因素;对策研究

1 内部审计人员地位的不恰当

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设立有外部董事参加的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与董事会之间的管理联系是通过审计委员会进行的。审计委员会不仅负责审计主管的雇佣、提升和报酬取得,而且还负责批准审计政策、标准和规章。审计委员会的设立摈除内审人员对上级管理部门的依附,可直接对董事会负责,保证其工作的独立性。但在我国,尤其是治理结构相对不完善的企业,企业经营管理者与内部审计人员是上下级关系,内审结果直接向经营者报告,即被管理者向管理者进行审计并汇报,监督作用可想而知。

2 国有企业投资主体的抽象化

国有企业的投资主体是国家,所有权权利主体虚化,事实上企业的所有权利都集中在企业经营者手里,而内部审计是直接为投资主体服务的,是监督企业经营管理的。由于所有权主体虚化,即投资主体抽象化,致使企业内部审计的服务对象不明确,格局上变成了企业中层对高层的审计,审计结果的好坏甚至有可能影响内审人员个人的职业发展与生计问题。因此,内部审计的客观性和独立性难以体现。

3 内部审计技术水平有限

这里所说的审计技术,包括计算机应用技术和审计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在计算机技术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应用40多年的历史,而我们才刚刚起步,还没有与财务软件相匹配的系统审计软件。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相关继续教育和技能培训还很不完善,审计人员的技术水平与实操有待提高。因此,无论是硬件、软件还是经验,我国内部审计与国际水平相比都相差甚远。

4 内审职能有待拓展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主要方向是在财务数据的真实、合法及生产经营的监督,审计的主要职能是查错防弊,而不是从管理层面对企业经营作出分析、评价、提出建议。比如,在对销售收入进行审计时,一般情形是审核其合同金额与实际付款金额是否相同,所付票据是否齐全,而不提及其价格是否合理,认为定价是经营销售的事,与财务无关,不愿意通过数据变量去分析趋势变化,部门之间无法形成联动机制;再如在投资项目审计中,一般审核投资协议是否完整,企业是否依据权益法和成本法进行正确核算,是否在相应的会计期间根据投资比例对投资对象进行收益核算,至于是否应该投资,投资回报率是否合理,合作对象的选择是否恰当,是否有更好地选择方案,往往不进行深入分析。现行的内审制度对企业总体的内控程度还局限在表面文章,如果不进行系统和权威的分析评价,就无法发现和挖掘企业更深层面存在的问题与根源,无法客观评价企业的潜在风险,更无法对企业管理者提出实质性和预防性的管理意见和建议。

5 内审人员的再教育缺少制度化和必要条件

内部审计的职责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有财经、会计、审计等基础知识和计算机操作等业务技能,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都能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而不断提高和更新,从我国目前情况看,一是由于人们对内部审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企业因各种原因还不愿意为审计工作配备高素质人才,无论是学历结构、知识结构,还是能力水平均低于其他职能部门,因此迫切需要对内审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二是国内目前举办的内审培训班都是一些10天左右的短期班,缺乏一些比较规范的培训措施和有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三是对内审人员的培训工作还没有形成制度化,一些企业还不舍得出更多的资金对职工进行再教育。

6 缺乏适应新形势的理论体系

近年来,虽然我国的内部审计实践有了很大发展,但理论的发展却不尽人意,特别是近年来经济管理、信息技术都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原本不足的理论也基本被淘汰,所以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理论更显贫乏。

7 对审计查出问题的处理力度不够

应该说近年来我国的内部审计人员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由于受管理体制所限,内部审计所涉及的问题往往与管理当局有关,或与企业眼前利益密切相关,企业管理当局因怕揭短“亮丑”,或考虑企业眼前利益,对审计查出问题的处理就不能做到“宽严适度”,或者有的干脆不了了之,久而久之,使内部审计地位和权威受到了影响,内审人员的积极性也受到严重挫伤。面对以上问题的存在,除了内部审计人员要从自身做起,通过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笔者认为企业内部审计还应采取以下对策,以完善企业内部审计。

7.1 定位要准确。企业内审人员要经董事会授权,对董事会负责,而不是对经营管理人员负责,相反应定位在监督审计角色上。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可以实行委派制。国有独资企业不设股东会,规范的企业法人治理模式应当设董事会,部分未设董事会的可以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授权委派内审人员,这样内审人员直接向国资监管机构负责,即对股东代表负责。这样既有利于内部审计机构的健全和内审队伍素质的提高,又能保证内审工作的客观性和独立性。

7.2 建立行业管理的社会组织。内审工作应逐步由分散管理向行业管理转变。目前,各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协同交流,审计人员的素质教育,内审程序的制度建设,内部审计标准的制定及审计内容质量的监督等都没有统一的协同机制和组织管理,不利于内审作用的发挥和内审工作的开展。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也在稳步推进,这样就亟需设立一个社会性的企业内部审计师协会组织,全国统设,各地可以分设,对各企业内审机构和内审人员不仅可以有组织地开展技能培训和经验交流,同时可以进行全行业的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规范,开展行业自律管理,指导和监督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

7.3 工作思路要进一步延伸。传统的内审工作主要是从查错防弊入手,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外部制约机制的加强,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内审职能的结构方向必须随之改变,必须向为内部管理服务方面转变。看似生硬的财务数据,不仅可以看到企业中藏污纳垢、关联关系等违规操作的风险弊端,也可以看到企业的财务结构、经营效率、获利能力和成长潜力,不仅要分析企业自身的财务数据,还要结合行业数据的对标分析,才能在变化的数据中挖掘出自身存在问题和未来企业发展的机会。内部审计的重点应从内部检查和监督向内部分析和评价方面转变,转向为内部经营管理服务。

7.4 人员知识结构多元化。内审机构在人员构成上应该是多元化的,不仅需要有懂财务及审计的专业人才,还需配备精通企业经营管理、熟谙各项相关业务的复合型人才,选择经验丰富和有较高业务水平的人员加入内审部门。同时,为保证内审工作的公开透明,可以考虑由职代会推选1名有相关业务知识的职工代表参与内部审计。内审人员的知识结构也应当从单纯财务向综合能力知识结构进行培养。这样内审机构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7.5 审计方式内外结合。内部审计的作业方式可以从单一内审机构人员向与外部审计补充结合的方向发展。企业内审工作可以分为两步骤,第一步对财务数据真实性、合法性的审计,第二步是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分析和评价。对于第一步,完全可以由内审人员根据不同项目、不同审计目的,委托外部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合法和完整。第二步,由于熟悉企业情况的是内审人员,可以在外部会计事务所提供的数据基础上,将工作重点放在对企业经营管理、业务流程和行业走势的分析和评价上,但内审人员必须参与整个审计工作全过程并进行监督,因为外部会计事务所毕竟也有逐利性弱点。审计的内外有机结合,既能够解决内审机构人员少、任务重的矛盾,也有利于提高企业内审的效率与质量。

7.6 内审目标前置。内部审计的目的应当从事后审计逐步向事前及事中审计转变。目前,国内企业的内部审计都是事后审计,主要起监督作用。随着管理水平的提高,内审的作用将不再仅限于事后监督,更多的是事前预防与事中控制,它将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和评价,引导企业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

7.7 提高审计应用技术。加快适应电算化管理要求的计算机辅助审计进程。随着电算化管理的普及和在财务领域的广泛应用,必须研究开发与财会软件相配套的审计应用软件,才能保证内审监督作用的充分发挥,使内审工作适应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1]刘世林.基于决策、执行、监督分离治理模式下的企业内部审计地位探讨[J].会计研究,2010(2).

[2]尹维颉.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精要[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2).

[3]刘世林.实现内部审计职业化的体制思考[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2(06).

[4]时现,毛勇.中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研究报告[R].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

F239.45

A

1671-0037(2014)11-41-2

李桔(1964-),男,注册会计师,高级咨询师,法学研究生,高级工商管理硕士,研究方向:企业内部审计。

猜你喜欢
内审监督人员
基于分级审核模式的质量管理体系内审研究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加强工程结算内审的思路
新监管框架下银行的风控和内审体系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再来一次,这太有趣了!
跟踪导练(四)
完形填空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