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湖南省农产品物流视角

2014-12-23 08:16谢虎军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205
物流科技 2014年4期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专业

谢虎军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1 培养农产品物流管理人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以市场为导向已经成为了共识。那么,人才的培养也就必须符合市场的要求,紧跟市场需求来谋划。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质的发展与完善,高等职业院校必须依附并服务于新的经济形态,按市场规律和教育规律去办学,才能更好地生存与发展。

1.1 农产品生产发展需要更多的优秀农产品物流专业人才

湖南是一个农业大省,也是一个农产品消费、流通大省。但是,在流通环节,农产品的损失率一直居高不下。湖南省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流通环节上的损失率高达30%左右,肉类和水产品流通腐损率分别达到了10%和12%以上。究其原因是湖南省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不发达,大多数果蔬、肉类和水产品都采用普通的运输方式以常温物流为主,造成了生鲜农产品运输时间长、物流损耗大等问题,而且给食品安全带来了巨大的隐患。一方面削弱了鲜活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也给农民经济收入带了严重的影响。

1.2 湖南省农产品物流人才培养现状与市场需求矛盾彰显

面对湖南省巨大的农产品物流市场,物理管理专业布点数有36个,布点率达53%,说明湖南省有一半以上的高职院校都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但是,在物流管理专业中开设了1门及以上与农业、农村、农民有关知识课程的只有6个布点数,每年的招生人数都不多,而且这仅有的6个布点院校也没有单独开设农产品物流管理专业,只是做农产品物流方向或者是在专业教学计划中添加1~3门与农产品相关的课程。而事实上,从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产品流通企业调查反馈的结果来看,当前农产品物流专业人才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且农产品物流专业人才的质量也远远不能胜任农产品流通的需要。

1.3 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培养农产品物流人才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并提出要振兴发展农业教育、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大力培训农村实用人才。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快推进以城市标准化菜市场、生鲜超市、城乡集贸市场为主体的农产品零售市场建设。加强粮油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发展农产品冷冻贮藏、分级包装、电子结算。健全覆盖农产品收集、加工、运输、销售各环节的冷链物流体系。

《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明确指出:“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加强和扶持涉农专业建设,加大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培养力度。”由此可见,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新农村流通人才已经迫在眉睫,而且高等职业院校必须要担当起培养新农村流通现代化人才的重任。

2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美国学者Murphy和Poist提出了BLM(Businisee Logistics Management)模型,指出高级物流人才的技能包括商业技能、物流技能和管理技能。商业技能是物流人才必须具备的与商业直接或间接相关的知识;物流技能是物流人才必须具备与各物流领域相关的知识;管理技能能使物流人才在物流环境中获得成功与规划、组织以及个人特征相关的技能。针对农产品物流的特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如下。

2.1 专业培养目标定位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具有现代物流、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管理学、会计、统计等基本理论与方法,掌握采购、仓储、运输、配送、物流信息处理、物流成本控制、供应链管理等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技术,能从事物流基础管理和操作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2.2 专业就业方向定位

通过专业培养,毕业生可以胜任大型物流中心、物流连锁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从事物流市场调查与开发、物流计划、调度、组织、策划和控制工作;专业物流公司从事运输、存储、集运、流通加工、客户营销、客户关系维护等操作和管理工作;商贸连锁企业、生产制造企业从事供应链过程中的采购、生产加工、存储、包装、装卸、配送等环节的操作与管理工作;电子商务企业从事配送、运输、物流信息收集等业务的基础管理工作;外经贸企事业单位从事、国际货运代理、单证处理等工作;政府相关部门(如物流规划管理部门)从事物流信息收集、分析和处理等基础工作等。

2.3 专业服务面向定位

立足湖南,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主要面向农产品生产企业、农产品销售连锁企业、农产品贮藏、配送等流通企业及与农产品流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和政府管理部门培养有特色、能担当、强技能、讲诚信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

3 以能力培养为中心构建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能力培养是教学过程的核心,也是检验教学成果的重要体现。通过教学和专业技能实践,要使学生初步具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农产品物流操作能力、计算机及应用能力、物流市场业务处理能力等。紧紧围绕培养和提高岗位能力、职业能力来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3.1 制定科学合理,符合市场需求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根据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通过广泛调研,充分讨论,科学论证,制定符合市场需求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计划。根据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要求制定详细、全面、配套的理论课程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大纲。同时,要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和企业对人才要求的更新,及时修订教学大纲。既要做到内容更新,又要考虑到课程之间的相互衔接,最终要使修订出来的教学大纲达到人才培养目标,满足指导实际教学。

3.2 以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为核心来设置课程体系

通过市场调查分析,物流管理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为:管理学基础、企业管理、经济学基础、物流导论、物流财务报表分析、物流法规、物流商品养护技术、物流信息系统、采购与供应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国际货运代理、运输管理实务、农产品冷链物流、电子商务、农产品加工工艺、农产品基础知识、个人团队与管理等理论课程。

3.3 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实施校企联合办学,实行“工学交替”与“工学结合”的模块教学模式

物理管理是一个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只通过课堂教学、理论指导是不可能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故此,一方面通过与供销行业系统内的龙头农产品流通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另一方面,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从市场上开发3~5个有实力、愿合作的企业,建立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型校外实训基地。基地企业派资深专业人士进学校、上讲台,从工作实际的角度出发,亲自为学生上课。基地院校派专业老师进企业、上岗位,真实感受企业文化和企业氛围。

3.4 以项目教学为基础,模拟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建设校内实训室,加强实践教学

物流过程既是很多个单独独立的环节组成,又是众多单独环节通过供应链有机联系在一起的整体。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各种物流独立项目,让学生组队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的问题。由于农产品储藏、运输的特殊性,很难完全采用真实的实物教学,可以采用多媒体、视频资料等现代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充分利用案例教学法,让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社会上真实的案例存在,这样教师可以讲的贴切实际,学生学习起来也轻松自如,而且通过学习能解决实际的问题。

3.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又“专”又“能”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师资建设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不管采用何种教学手段、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还是各种理论知识的传授、各环节实践动手能力的操练,都是要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传授、教导、影响到学生。一方面,可以采用“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聘请高学历、高职称、专业对口、在研究领域中的权威教授来引领教师团队建设,或选派优秀的青年教师通过进修、学习等方式提高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另一方面,深度开展校企合作,让企业里有实战经验的专业人士走进课堂,让职业院校的教师走进车间,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双师型”工程建设,以满足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需要。

[1] 顾建国.大学经营与高校发展[J].江苏高教,2008(5):46-47.

[2] 林南南.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网络财富,2008(8):66-68.

[3]王亮,李世珣.财经类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物流与采购研究,2009(36):74-76.

[4]莫柏预,廖惠兰.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物流科技,2007(2):85-88.

[5]刘翠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8(12):29-30.

[6] 陈昊平.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1(17):101-102.

[7]王欣兰,王迪,田海霞.基于专业化视角的物流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物流技术,2010(11):150-152.

[8] 沈杰.物流管理专业(高职)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7):38-40.

猜你喜欢
农产品物流专业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