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创业 大有希望

2014-12-23 05:02许宝庆周辉初陈云
林业与生态 2014年8期
关键词:林业绿色人员

许宝庆+周辉初+陈云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将生态文

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使林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林业投资周期长、前期付出多、回笼慢等因素制约着林业的发展,因此,林业建设仍然任重而道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近年来,很多农村外出务工者口袋里积累了可观的资金,心目中怀着回乡创业的愿望,却苦于没有合适的投资渠道,正处在选择的十字路口。如何充分利用林业发展的有利条件,积极引导返乡农民将资金投入到绿色产业建设上来,带领当地群众兴林致富?带着这个问题,笔者深入慈利县景龙桥乡进行了为期3天的调研。通过实地了解,我们认为,只要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为返乡人员搭建绿色平台,创造有利条件,那么,他们在山地开发上就会有所作为,开辟一条致富之路。

一、返乡人员的基本现状

1、返乡人员带回资金提供产业发展基础。据调查统计,景龙桥乡总人口1.1万人,长期在外务工人员有3700余人,短期务工人员有2600余人,总共达到了 6300余人,务工人员每年为景龙桥乡创造了约1.38亿元的财富收入。这些务工人员常年在外漂泊谋生,难得享受天伦之乐,出于照顾父母、孩子等原因,有强烈的返乡创业愿望。据调查,在已经回乡创业的30余人中,个体拥有资金量最多的达1000万元左右,平均拥有资金量达65万元,资金总量达2000万元以上,如果能引导这笔资金投资林业建设,将迎来地区林业发展的又一个春天。

2、返乡人员素质较高构成产业发展条件。返乡创业人员一般都有10~20年的务工经历,年龄大都在30~45岁之间,大部分人有初中以上程度的文化水平,少部分拥有大专乃至本科文凭。在外务工期间,从事企业经营、财务管理、营销策划等各项工作,收获了丰富的经验技能。他们年富力强、积极进取、知识丰富、责任感强、管理经验足、劳动技能高,处于人生最佳的创业阶段。通过合理引导,让他们投资绿色产业建设,必将会推动林业经济发展,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步伐。

3、区域地类条件优越保障产业

发展环境。景龙桥乡拥有发展林业经济的优良条件。一是立地条件适宜,该乡属丘陵地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坡度较缓,适宜于发展林业产业;二是区位优势明显,该乡地处慈利南面,北望县城,南接黄石水库,东濒常德,交通便利,位置优越,人力充足,有发展林业经济的区位优势。

4、林业产业发展基本气候已初步形成。该乡民风淳朴,植树造林氛围浓厚,具备发展林业经济的人文环境。据调查,在返乡创业的人员中,有投资林业经济建设意向的人数达300余人,占返乡创业人数的30%左右。目前,该乡部分返乡人员已经走上了投资绿色产业建设的道路,如桐子巷村返乡农民李军枝,利用务工带回的资金,3年时间内已经营造了11.33公顷杉木速生丰产用材林,现已基本成林,长势喜人;太坪村种植大王莫振华,发展林下种植玉竹,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这些发展林业的典型,在该乡产生了一定的带动效应。

二、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1、缺乏产业发展引导,经济效益尚不突出。林业生产前期投资大,周期长,资金回笼慢的特点在林农的脑海中形成了固定模式。他们对发展绿色产业致富的先进典型知道很少,当地对绿色产业发展的典型树立不够,培养欠缺;对典型的绿色企业宣传不足,群众知悉不到位;绿色企业推广传扬不够,在群众的心中没有形成认知度和辐射效应,不少投资者有钱而不敢投。

2、缺乏产业发展技术,投资创业底气不足。目前,返乡创业人员发展绿色产业的理念,一般还停留在传统的刀耕火种,粗放管理的原始阶段。他们不熟悉绿色产业建设的基本情况,对如何科学育苗造林、合理经营森林、应用林业新技术、有效预测和防治森林病虫害、利用网络信息等方面的知识了解较少,对如何办好高效绿色产业心中底气不足。

3、缺乏对产业政策了解,行业发展信心不够。林业投资有一定的潜在风险,主要来自于自然灾害,一场火灾可以让一片森林瞬间消失,所谓“枝繁叶茂一百年,化为灰烬一瞬间”就是对森林火灾残酷无情的写照。此外,森林病虫害、风吹、雪压、冰冻、干旱等自然灾害都会给森林带来很大的危害。如2008年的特大冰冻,让湖南多个县市的森林遭受重创,很多森林成片被毁,目不忍睹。这种风险出现的概率虽然不大,但也是部分投资人员投资林业经济建设顾虑的因素之一。对国家已经出台的农业保险、商品林木的采伐、林业项目的补助等方面的政策知之甚少,导致投资者抗自然灾害和风险的信心不足,他们往往想投而不敢投。

4、缺乏规模经营条件,产业发展平台有限。一是缺乏全乡统一的绿色产业建设布局,投资创业人员各自为政,单打独斗,没有竞争力,难成大气候;二是由于联产承包,土地和山林都已到户,集中连片、大规模、大面积地开展林业生产经营活动,在租赁、承包土地方面,需要与众多农户交涉,其中涉及人员广,情况复杂。因此,要大面积投资开发,存在一定的困难,零星小块开发,又不便于集约经营管理,经济效益和规模效应都相对变差,令不少绿色产业潜在投资者望而却步。

5、缺乏有效组织领导,产业发展前途堪忧。一是缺乏有效的组织领导。政府没有设立专门的产业建设组织领导机构,缺乏对投资者的正确引导,乱兵上阵,各自为战;二是没有形成完善的发展平台,缺少专业合作社、经纪人等促进林业经济发展的平台组织;三是缺乏促进绿色产业发展的有效机制,未能充分调动各方发展林业产业建设的积极性,未能将各种资源和有利条件高效整合。

三、对策及建议endprint

1、抓好宣传引导,调动发展林业产业的积极因素。一是要积极宣传好国家的林业方针政策,让返乡创业人员认识到党和国家、地方各级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对林业建设事业的高度重视、支持和关心,宣传近些年来退耕还林、油茶建设、森林经营、林下经济等取得的巨大成就,宣传森林保险带给林农的利益,让他们从心底里感受到投资绿色产业建设有政策支持作后盾;二是要积极宣传绿色产业建设的良好经济效益,推介兴林致富的先进经验和典型事迹,让返乡人员认识到投资兴林不仅仅只是一项环保事业,更是一项前景可观、有利可图、经济效益良好的项目。让更多的创业人员把资金投入到绿色产业建设特别是林业生产上来,提高林业经济建设的社会地位,引导更多的人才和资金向绿色产业建设逐步转移。

2、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发展林业产业的保障机制。一是各级要成立绿色产业建设领导小组,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明确各个部门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责任,为创业人员投资绿色产业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二是要搞好区域产业布局,按照因地制宜和适地适树的原则,做好本乡镇绿色产业建设规划;三是要积极探索各种促进绿色产业建设的有效措施,如加快林权流转、土地租赁、股份合作等。着力解决集中连片、规模开发的问题。尝试资金、土地、人力合作开发,股份分成,让各种有利因素有机结合起来,共同致富。四是政府要积极引导成立各种林业经济专业协会,合作社等组织,为创业者提供交流和合作的平台,整合资金、人才、资源优势,改变资金“散、小、乱”等问题,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3、建立产业示范园区,发挥产业示范基地的辐射效应。一是要创办绿色产业建设示范园,扶持龙头企业。可择优扶强,协助1~2户返乡创业人员办好高标准的产业示范基地,制造“标杆效应”,带动周围的返乡人员走投资绿色产业建设的道路;二是积极探索提高综合效益和短期受益的有效措施。倡导早期林粮间作、林药间作,探索林下种养等发展林下经济的快速受益模式,提高前期收益,缓解投资周期长、前期投入大等矛盾;三是要优化林种结构。引导返乡创业人员走用材林与经济林并重的发展模式,在大力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的同时,积极发展林果、林畜、种苗、园林花卉等多种经营,做到长短结合,以短养长,推动绿色产业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4、搞好技术服务,提供发展林业产业的有力保障。一是乡党委,政府、林业站及相关部门要制定好绿色产业发展规划。二是充分贯彻落实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各项要求,让每一项服务工作都要落到实处,尤其是在政策咨询、科技推广、技术指导、信息交流等方面要做好指导和服务工作;三是要切实搞好林业科技培训工作,通过举办培训班、编发技术手册、上门指导服务等不同的形式,不断提高创业人员的科技水平,业务技能,努力提升绿色产业建设的科技含量,以政府之长,补群众之短。通过搞好技术服务,提高返乡创业人员投资林业的积极性,引导绿色产业持续发展。

5、实行项目挂靠,共享国家发展产业优惠政策。一是要积极争取国家及地方政府的工程项目,充分发挥项目的示范性,辐射性作用,引导农民自觉投身到绿色产业建设中来;二是实行项目带动产业,提高农民投资的积极性。通过挂靠国家的项目工程,让农民享受到林业产业建设扶持政策,如贴息贷款、种苗补助、中幼林抚育补贴、造林补贴、森林财产保险等,让投资者享受到国家的政策优惠,让创业人员降低成本,规避风险,促进绿色产业建设快速发展。endprint

猜你喜欢
林业绿色人员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绿色低碳
land produces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
林业
第十一部分 会计组织机构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