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地区报警服务业的问题与对策

2014-12-24 01:03
中国公共安全 2014年9期
关键词:运营商服务业报警

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报警服务起步晚,规模小,服务水平偏低,运营收益和社会效益不甚明显。在民营报警服务企业逐渐占据报警服务行业主导地位的同时,应积极探寻中西部地区联网报警服务的发展之路。

我国的报警服务业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目前已发展到3500多家报警服务运营商,入网总用户已过百万。由于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决定了报警服务业发展出现一定差异。东部发达地区报警服务业起步早,发展相对成熟,目前业内领先和具有较大规模的报警服务商多数集中在这些地区;而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报警服务起步晚,规模小,服务水平偏低,运营收益和社会效益不甚明显。因此,发展壮大中西部报警服务业,需要更多的创新思维。

中西部地区报警服务业存在的问题

中西部地区报警服务行业有待完善

报警服务的业务是需要整个社会资源多方面的综合性整合。我国从事报警服务业的企业按照性质分为:国资企业、民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等,运营规模不一,企业性质各异,地区性比较强,布局较为分散,运营方式各有不同。

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国西部报警运营服务业在规模上有较大差距,多数报警服务商规模偏小,跨区域运营商少,布局分散,地域性分头运营明显,入网用户大部分在几百户左右,两、三千户以上的运营商占比不超过20%,超过五千户的运营商更少。有些地区还存在不同程度的行政管制和地方保护主义,人为地限制报警服务企业的市场扩张。另外,企业拓展市场或跨区域运营受到的限制和行政干预较多。特别是在国有保安公司尚未与公安部门完全脱钩或“明脱暗挂”的情况下,民营企业无法跟当地企业展开公平竞争,在优质用户资源尤其是政府重点单位及金融领域表现更为明显。这就造成了中西部地区的报警服务业难以形成规模优势。

政府重点单位及金融领域等领域的安全防范要求和检查都由各地公安部门负责,安保业务自然就归当地公安部门所属的保安公司来做,民营报警服务公司根本无法介入。金融领域营业场所安全防范要求由当地公安系统检查验收并颁发安全许可证。这一特殊规定可直接把民营报警服务公司拒之门外,难以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导致了被这些官办企业垄断经营的局面。

运营服务与管理不规范

我国报警服务业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报警运营服务标准、报警联网技术标准,各运营商提供的服务也良莠不齐,服务及收费标准、服务质量以及理赔条款等通常都由报警运营服务公司单方提出,报警联网系统的技术、功能也缺乏统一标准。安防主管部门对报警服务业的门槛也没有要求,形成了数量众多的小规模报警企业(一般入网用户只在500户以下),甚至出现了没有证照和资质的“作坊式”、“家庭式”报警服务经营户。没有规范的行业标准,很容易产生低价恶性竞争。由于标准化程度低,服务水平差,众多运营商的联网报警系统各自为政、互不兼容,不利于客户选择服务及行业之间开展协作,形成报警系统数量颇多的“信息孤岛”,难以达成资源共享。这既浪费企业资源也浪费社会资源,严重阻碍了报警服务市场的健康发展。

技术创新落后

报警系统普遍存在的误报问题是困扰行业发展的技术瓶颈。由于报警产品技术落后于用户需求,加之现场施工、环境影响等因素,可能导致误报率高;此外,有些运营商因规模小、用户少、收益低而恶性竞争,选择价格低廉的前端报警设备,导致运营服务不规范。这些情况都降低了用户对报警服务的信任感和接受度。用户宁可采用传统的派人值守或“人巡狗防”模式,也不愿接受现代科技提供的报警服务方式。

报警服务产品单一、技术含量低、服务范围小,使报警服务业的出路越走越窄。目前大部分报警运营公司仅仅把目光放在沿街铺面上,似乎报警服务业服务的用户只能是专门针对商铺的。众多小报警服务公司为争取客户不惜进行恶性竞争,肆意压低收费价格,以粗放廉价来拉拢客户而不是以技术含量、服务质量和增值服务去吸引客户。

客户报警服务的保障措施不足,规范有序的报警服务模式尚未形成。“技防+人防+保险+理赔”的传统运营模式,一旦发生被盗且理赔不及时,极易产生运营商和客户间的矛盾纠纷,给报警服务业发展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中西部地区报警服务业发展的建议

规范化管理、开放市场、打破垄断、取消地方保护

《保安服务管理条例》的实施,标志着中国保安服务业和报警服务业市场化进程正式启动,报警服务业将步入社会化、市场化、普及化的发展轨道。根据《条例》规定,保安服务业将从公安机关垄断经营转变为企业独立经营、公安机关监管的模式,允许符合条件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开办保安服务企业。由企业投资、运营的完全市场化的联网报警服务中心,既能为广大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报警服务,又可以降低政府部门的压力与负担,有效提升整个报警服务业的社会价值。

首先,应加大对报警服务业市场进行规范化管理的力度。将现有报警服务企业全部纳入安防、保安主管部门的统一监管之下,督促企业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提升科技含量,建立健全服务体系。对规模小、服务质量差以及“作坊式”的报警服务企业应限期整改、整合或责令退出报警服务行业。按照《条例》对从事报警服务的企业实行资质审查,凡无保安资质的不得进入报警服务行业,促进报警服务市场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其次,打破垄断,彻底取缔地方保护,允许有实力有规模的企业跨区域运营。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前提和基础,政府和社会尤其是行业部门应该努力创造公平公正、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让各类客户自愿选择报警服务运营商和不同组合的服务产品。公安、技防及治安管理部门应和当地安防及保安协会加强沟通,协调解决相关问题,使报警安保服务业能在一个公平合理、高效规范的市场平台上健康快速发展。

提升报警服务的技术含量,促进科技创新,为客户提供全新的增值服务

报警服务的网络化、可视化、移动化、智能化、远程管理化已成为行业发展的方向,在发达地区已基本实现。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大部门报警服务企业的报警还依赖单一落后的电话报警。因此,迫切需要加大技术含量,提升服务质量,完善报警手段,实现报警系统与视频系统联动,实现报警图像远程复核,减少误报引起的出警,降低出警消耗,节约运营成本,也能体现出报警服务业在运营中的网络化、智能化技术优势,增强用户的认可度和信任感。

报警服务业应向规模化、集团化方向发展,实现跨区域运营或合作运营等模式

从国外报警服务的发展及我国发达地区报警服务的运营经验看,报警服务用户在由金融、政府重要部门、大型商户向中小商户、家庭用户的转变过程中,行业的创新模式也由产品销售、工程安装为主转向开展联网报警、收取服务费为主。应引导运营服务商之间通过持续的合理收购、企业兼并,组成有规模的大型报警服务运营商。在逐渐占据安防行业主导地位的同时,探寻联网报警服务的发展规律。“雪球效应”告诉我们:一定范围内用户越多,规模效益越明显,越能利用“大规模定制”来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要和多层次需求服务。

报警企业服务模式应多元化发展

从服务范围来讲西部报警服务业应开拓思路,从金融、商铺等传统范围扩展至有报警服务需求的各个行业、领域,实现用户群体的多元化。

改变传统的服务方式,为客户提供更多的人性化增值服务,如保险理赔、火灾预警、医疗救助、小孩看护、居家养老等方面的服务。随着物联网和智能家居的普及,家庭防盗报警需求是报警服务业的主要市场。服务模式的创新,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增值服务,将会给报警服务业带来更大的市场及利润空间。

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引导报警服务业健康发展

报警服务行业是一个新兴且具有特殊性的现代服务行业,发展前景和发展道路与其所处的政策环境关系密切。近年来西部各地联网报警服务业的发展,为弥补当地警力不足、保障城市安全、降低发案率及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报警服务企业大都是中小企业,扩充资金欠缺,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差,需要政府在政策上大力支持,在资金上适当扶持。

结束语

我国目前对报警服务业的定位为现代服务行业,该行业已经走过20多年的发展历程,正在走向成熟。由于行业的努力,报警服务的重要意义被社会各界普遍认可,在创建平安城市和智慧中国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随着市场的开放开发,必然有更多全国性跨区域报警服务大型运营商进入西部,淘汰并购和企业重组将是发展趋势,服务也将逐渐规范化,费用也将更加合理,服务质量会大幅度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也将充分体现,报警市场的良性循环和竞相发展格局面也容易形成。我们相信中国报警服务市场的黄金时期会很快到来,并期待我国出现许多跨区域乃至跨国界的报警服务运营巨头。

猜你喜欢
运营商服务业报警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LKD2-HS型列控中心驱采不一致报警处理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2015款奔驰E180车安全气囊报警
取消“漫游费”只能等运营商“良心发现”?
第一章 在腐败火上烤的三大运营商
三大运营商换帅不是一个简单的巧合
三大运营商换帅
死于密室的租住者
奔驰E260车安全气囊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