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馆藏文物影像数字化的体会

2014-12-25 02:16薛战胜陕西中医学院
山东工业技术 2014年8期
关键词:胶片光源像素

薛战胜 (陕西中医学院)

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计划项目资助(项目编号:12JK0316)

计算机与网络的普及与发展,推动了各行各业数字化的进程,在此信息时代里,各种数码产品层出不穷,数码照相机作为新宠,品类推陈出新,精度日新月异,让人目不暇接,高精尖的成像设备与低廉的价格,成就了馆藏文物影像数字化的长足发展。直观性是文物影像信息取代了部分文物文字描述,影像资料就成了馆藏信息的主要内容。传统的文物文字描述有着先天的缺陷,文物描述粗糙、模糊、抽象、不具体,不同的读者,解读的文物信息是完全不一样的,尤其不利于非专业人员的普及与传播。高清的影像信息解决了这一难题,传递出正确、具体、详尽的信息,充分发挥文物的研究与教育功能。计算机的数据检索功能,将大大地降低工作强度,以非接触形式较为完整全面地了解文物信息,从而有选择有目的地接触实物,具有针对性,提高了安全性。数字影像为数字化博物馆夯实了基础。

数字摄影技术包含摄影与计算机技术两部分,相互弥补与修缮,使相机使用的门槛的大大降低了,高清的影像的计算机修复功能使写实照片的操作易于上手,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影像涵义的表现上面,充分发挥影像采集的创作性功能。文物数字影像与当今信息时代同步与合拍,远远超越了胶片照片,使数字化影像操作更加简单,易行、有效、快捷,同时可以高、保、真地传播与交流,充分调动了学术研究的积极性。

数码照相机是不可缺失的设备,对文物拍摄的方法与传统相机的拍摄方法无异,要更好地充分地再现文物的造型、肌理、质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当采用先进的摄影设备,陕西医史博物馆采用的佳能60D,能够满足采集到理想的影像数据,避免拍摄的事故以及人力物力的浪费。

在拍摄的过程中,陕西医史博物馆采用了多种方法,得出了几点经验:

1.文物影像在图片中的位置适当,动态平衡,曝光度合理。

文物影像数据最好以单个文物进行拍摄,这样是为了突出文物的主体,分为正、侧、后、顶五张为一组,反映其特征;尽可能将文物放置于一个平整的台面上,以45度视角拍摄,这样符合视觉习惯,亦使其平稳,四周的留空要比例合适,上方的留空要小于下方,左右留空要均衡;曝光度与光线有密切的关系,被拍摄文物的质地不同光线的强弱要有一定调整,如玉器、瓷器、玻璃器,光线以5500K的色温、照度120比较合理,而陶器、青铜器、木器等则用6500K的色温、照度110较为合理。当然还要局部细微调整,尽可能反映出文物的原质原貌。

2.背景简约、色调统一

反映不出文物的凹凸层次。陕西医史博物馆备用了十种以上不同质地和颜色的背景衬布,可以根据文物有目的选择衬布,有效避免衬布与文物的色相相近,影响其效果。选择衬布的原则是文物与背景色不能太相近,容易含糊,不易分辨;亦不能反差太大,太强烈则易失细节,还易破坏色调统一。如玛瑙或绿色玉器用浅灰色为背景能再现其晶莹与华丽。总之,背景简约,不能简单。

3.合理布置灯光能使影像数据细致入微

文物摄影的光源最好设置三个方向,主光源、背景光源、反光光源,这是文物主体呈现体积的必要条件,这样,立体文物上的肌理、纹路、细节、质感才能充分体现。透明、半透明的器物用侧光、逆光为主光源,背景光源可暗些,可使其边缘清晰、质感强烈。

4.在文物数码采集中还要充分认识数码图像的属性

首先是像素,它是数码影像的最小单位,它能体现出影像的色彩、清晰度等。传统照相机的胶片也有类似像素的东西,那就是感光银盐粒子,超小的银盐粒子使胶片图像清晰、层次丰富,一张35mm胶片的银盐粒子超过了2千万个。我们采用的数码相机最高像素调到2千万像素就能达到或超过传统胶片的清晰度和层次。

其次是ISO,它代表数码影像的感光度,ISO越大,感光速度越快,呈现的马赛克越大,ISO越小,感光速度越慢,色彩越鲜艳、越清晰。陕西医史博物馆的拍摄经验提示ISO调整到400-600之间为宜。

还有就是分辨率,简单地说,分辨率就是像素排列的数量的点阵图,如640*480=307200个像素,就是30万像素,陕西医史博物馆一般采用800万像素,基本上能满足高保真的数据采集。

影像数据的保存方法一般采用tif格式,这是一种非压缩格式,占据磁盘空间大,是jpg格式图片的16倍。但从长远来看,tif格式可利用空间更大,建议使用tif格式来存储影像数据。对于数字博物馆来说,影像数据“加强数字博物馆数字资源管理、开发与利用的基础,数据标准的通用性、开放性与标准化对于数字博物馆的资源共享、数字博物馆的长远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1]。

最后,还有影像数据的后期处理。陕西医史博物馆一般用photoshop软件做影像数据的后期,好处是可以对数据影像的名度、彩度、亮度等进行细微调整,达到最佳效果,还可以用滤镜等方法锐化、修改增加其质感。但要遵守一个原则,不能只追求美感而失去文物的原始形态与色彩。以上所做的修复是为了更好地再现文物的本来面貌。

当今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如火如荼,“数字博物馆中的资源要能够适用于馆与馆之间、地域与地域之间的共享,才能够满足数字博物馆的应用需求”[2]其知识化、便捷化、智能化为社会提供必要的信息,共建、共享、整合资源,是数字影像充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本文阐述的点滴经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的,希望对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有些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学荣. 基于数字博物馆的文物元数据研究[J]. 软件导刊, 2009, 8(4).

[2]王珊. 博物馆藏品资源共享的实证分析[J].北方文物, 2008 (2).

猜你喜欢
胶片光源像素
像素前线之“幻影”2000
与往年相比,我们的选择更多更好了 2021国内外主流激光与LED光源家用投影机攻略
20世纪的摄影胶片如何拍出了美国的偏见 精读
光源改变光环境
享受LED光源的卓越色彩 Acer(宏碁)PD1530i
90Sr-90Y敷贴治疗的EBT3胶片剂量验证方法
“像素”仙人掌
胶片相机的维修 当胶片机出现问题了该怎么办
胶片复兴?
高像素不是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