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比较研究

2014-12-25 01:10
关键词:大省江西省湖北省

郑 琳

按照国家统计局2011年的划分办法,为科学反映我国不同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为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区域发展政策提供依据,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以及党的十六大报告的精神,将我国的经济区域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中部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6省。

中部地区地处中国内陆腹地,起着承东启西、接南进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的作用。从中国整体发展的角度考虑,中部就是中国的“腰”,只有“腰板”直了,中国这个巨人才能走得正、走得稳,中国经济才能协调健康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加快中部地区发展是提高我国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是东西融合、南北对接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一、中部经济发展比较

(1)人口总量。截至2011年末,中部6省的人口数量分别是山西省3 593万人、安徽省5 868万人、江西省4 488万人、河南省9 388万人、湖北省5 758万人、湖南省6 596万人。河南省人口最多,居中部之首,是人口最少的山西省的2倍多。湖南省人口总量排第2位,安徽省和湖北省人口相当,分别排在第3位和第4位。从2006-2011年的中部人口总量来看,排名次序一直未变。

(2)GDP比较。从2006-2011年中部的GDP总量来看,河南省一直处于领先地位,2011年GDP达到26 931亿元。湖北省和湖南省的GDP相当,接近20 000亿元,分别排第2位和第3位。安徽省的GDP排第4位。山西省和江西省的GDP很接近,排第5位和第6位。江西省的GDP最少。

(3)地区生产总值对上一年的增长速度。虽然中部各省的GDP总量不尽相同,但是考察地区生产总值对上一年的增长速度,基本相近,在11%~13%之间。2011年山西省、安徽省、湖北省增速都是13%,江西省、湖南省增速为12%,河南省增速为11%。

(4)地方财政收入比较。2011年中部地区地方财政收入排名依次为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安徽省、山西省、江西省。河南省比江西省高出648亿元。湖北省和湖南省仅相差9亿元。

(5)地方财政支出比较。在财政支出方面,2011年河南省高达4 284亿元,比山西省超出1821亿元。安徽省、湖北省、湖南省相当。山西省与江西省相近。

表1 2011年中部6省经济发展统计

(6)进出口贸易总额比较。2011年突破310亿元的有安徽省、江西省和湖北省。山西省最少仅为147亿元。湖北省比山西省高出188亿元,高出部分超过山西省2011年的进出口总额41亿元,仅比湖南省少1亿元。

(7)工业总产值比较。2011年河南省为46 856亿元,是山西省16 013亿元的近3倍。江西省与山西省相近。其他省份的工业总产值基本相同,相差不大[1]。

二、中部6省农业发展比较

表2 2011年中部6省农业发展统计

(1)农林牧渔业产值比较。河南省为6 218亿元,是山西省的5倍。湖北省和湖南省基本接近。安徽省位居第4位。江西省比山西省多1 000亿元。

(2)粮食生产总量比较。河南省最高,仍然是山西省的5倍。安徽省排名第2,说明安徽省在中部是农业大省之一。湖南省比湖北省高出551亿元,山西省比江西省少859亿元。

(3)耕地面积比较。河南省的耕地面积最大,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河南省的耕地面积比江西省多510万公顷,是湖南省的2倍多。安徽省耕地面积为573万公顷,排名第2位。湖北省、山西省和湖南省分别排第3位、第4位和第5位。

(4)农村人均纯收入比较。农村人均纯收入的差别不是很大。最多的湖北省比最少的山西省多896元,相差不足1 000元。除山西省外,其他各省农民人均纯收入都超过 6 000 元[1]。

三、中部6省科技创新能力比较

(1)R&D经费比较。从图1看,湖北省最多,高达264.12亿元。山西省最少,仅为89.98亿元,两者相差174.24亿元。河南省的R&D经费为211.17亿元,在中部地区排名第2,湖南省排第3。安徽省为163.72亿元,位居第4。山西省和江西省的R&D经费仅相差2.83亿元,排名第5和第6。

(2)地方财政科技拨款。从图2看出,安徽省的R&D经费最高,为57.98亿元,说明安徽省的技术创新投入在加大,也和合(肥)芜(湖)蚌(埠)自主创新以及合肥市国家创新试点城市的政策落实有密切关系。安徽的R&D经费是山西省和江西省的3倍,河南省为44.67亿元,比安徽省少13.31亿元。湖南省和湖北省差不多,排名第3和第4。山西省和江西省的R&D经费仅相差1.86亿元,排第5和第6位。

表3 2010年中部6省科技创新统计

图1 中部6省R&D经费折线图

图2 中部6省科技拨款柱形图

图3 中部6省科技经费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

(3)科技经费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比较。从图3看出,安徽省最高,高达2.24%。江西省最少,为0.95%。河南省和湖南省接近,分别为1.31%和1.30%,排名第2和第3。湖北省和山西省接近,为1.20%和1.04%,排第4、第5位。

图4 中部6省专利申请授权量

(4)专利申请授权量。从图4看,各省的专利授权量差别是比较大的。湖北省最高,为17 362项。其次是安徽省,为16 012项。江西省最少,为4 349项。湖南省的专利授权量为13 873项,排名第4。山西省和江西省分别排名第5和第6。

图5 中部6省技术市场成交额

(5)技术市场成交额比较。从图5看出,湖北省的技术成交额高达90.7亿元,比最少的山西省高出71.12亿元。安徽省的技术市场成交额为46.15亿元,排名第2。湖南省为40.1亿元,位居第3。河南省为27.2亿元,排名第4。江西省和山西省分别位居第5和第 6[2]。

四、中部6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比较结论

通过对中部省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指标的比较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中部省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性表现为高速发展,但是很不均衡。有的省份某个指标总量很大,但相对指标又比较小。指标排序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部分省的有关指标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而有些省的有关指标则处于落后地位。

表4 2011年中部6省经济发展排序

表5 2011年中部6省农业数据排序

表6 2010年中部6省科技创新数据排序

(2)在社会经济指标比较方面,山西省除GDP增速处于领先地位外,其他指标均落后。安徽省、江西省、湖北省处于中游地位,河南省大部分指标处于领先地位[2]。

(3)在农业指标排序方面,山西省基本处于落后地位,河南省仍居领先地位,其他省份处于中游地位[2]。

科技创新指标的排序变动较大。湖北省实力强大。山西省处于劣势。其他省份处于中间地位[3]。

五、加速中部崛起的若干建议

(1)建立中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监测与评估体系。运用数量经济学方法,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进行监测和评估,以便发现中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特色和规律。只有通过科学的比较,才能找出差距,找到特色。对不良经济信息动态,可以及时纠偏。成立中部经济信息联盟,会同各省市的统计、科技部门,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要从动态的角度和历史的跨度,绘制中部社会经济发展的生命图谱,更好地把握规律,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决策提供有力的参考[4]。

(2)中部各省要走具有本省特色的发展道路。中部区域具有自己的特色。山西省是煤炭大省,安徽省是淡水大省,江西省是有色金属大省,河南省是农业大省,湖北是水电大省,湖南省为鱼米之乡。各省都有自己丰富的资源和省市情况,要探索符合实际情况的发展道路,发挥各地的优势,取长补短,快速发展。各省在发展中相互比较,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走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

(3)走中部地区协同发展之路。中部是一个独特的经济区域,发展要注意联动性和协同性。中部整体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决于各省的发展。只有各省发展好了,中部的社会经济才能整体提高。实现中部崛起,是每个区域都要崛起,而不是某个省的快速发展。发展先进的区域要带动相对落后的区域,并注意发展的系统性。

(4)立足中部,辐射全国,科学发展。中部崛起不仅仅是中部自己的事情,要放眼全国。中部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要立足本经济区域,与其他发达地区进行比较。中部好的经验和做法,可以向其他经济区域推广。中部地区要加大发展的力度,在国家的经济区域发展中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3]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201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4]吴信平.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与统计,2011(9).

猜你喜欢
大省江西省湖北省
大省担当与大国蓄力
模拟成真
《江西省志•审计志》顺利通过验收
考了个大的
加快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 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
传统农业大省如何走现代化道路
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视角下黑龙江边疆文化大省建设研究
湖北省2016年9月水产品塘边价格
湖北省水产品塘边价格
春风化雨 深入浅出——记湖北省优秀理论宣讲员龙会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