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条措施”给力老区饮水工程

2014-12-26 11:51陈旺
源流 2014年12期
关键词:化州市化州办厂

陈旺

由于受到地质因素的影响,化州市老区人民“饮水难”普遍存在着“三不”(不安全、不卫生、不达标)现象,严重影响老区人民的健康。为了解决这个历史性难题,化州市委、市政府采取了“五条措施”,给力老区建设饮水工程。

领导亲抓 调查取证

化州市委、市政府和市水务局历届领导高度重视老区饮水不安全问题,曾多次聘请省、市水利专家来化州调研,并委托粤西地质工程勘察院及茂名、化州两级卫生部门,对化州老区饮用地下水进行了全面调查取证,彻底摸清地下水的污染源情况。

16年来,经过多次调研、探测、论证、化验,核准和鉴定化州老区群众饮水不安全、不卫生、不达标,而且污染严重,主要有四个地质因素:一是地处“三岩”(油页岩、花岗岩及石灰岩)地带;二是地处“高氟”地带;三是地处“鉴、江、陵三江沿岸,冲积层的铁锈水地带;四是地处“地势高旱,水源枯缺”的丘陵地区。

2005年,经国家水利部专家组调查核定:化州老区饮水不安全、不合格的村庄有369条,总人口达62.8万人,严重影响老区人民的健康。

专家论证 选址办厂

化州市水库、河流水的资源十分丰富,通过专家论证,在水库和江河沿岸,兴建老区水厂,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优势。从2008年开始,化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兴建老区自来水厂工程28宗,总投资30674万元,为老区62.8万人解决饮水不安全问题。

全市23个镇(区、街道)选址办厂工作中,由市水务局派出专家组成领导小组,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镇镇办厂,村村通水”的基本原则,严格做到“四到位”,即专家、规划、设计、选址到位。做到“四把关”,即把好规划关、选址关、技术关和审查关。着重抓好“三个结合”:“水库旁边与兴建水厂”相结合,“江河沿岸与兴建水厂”相结合,“扩网工程与进村入户”相结合,兴建水厂,搞好扩网工程,引水进村入户。

依法管水 保证质量

为了确保全市28个新兴建的水厂水源优质,化州市政府作出决定,实施“三个禁止”和“三个不准”的管理措施。“三个禁止”:一是禁止在水库周围养猪放牧;二是禁止投料养鱼;三是禁止污水排入水库。“三个不准”:一是不准破坏库区四周植皮;二是不准砍伐库区森林树木;三是不准在库区建工厂办企业,保证水库库容稳定,水质绿色、环保、卫生、安全,确保老区人民饮上优质清甘的自来水。

落实体制 强化管理

化州市水务部门现有水库、江堤管理人员300多人,事业单位,企业管理,实施“库厂合一”的经营模式,实行“一套人马,两个牌子”,既是管理处主任,又是水厂经理,既是管水员,又是化验员。他们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做到“两个保证”,既要保证供给老区人民卫生安全饮水,又要保证农田灌溉用水。同时,还做到“水价合理,优惠用户”。

特困老区 特别扶持

化州市笪桥、良光镇是困难较大的革命老区镇。茂名市老促会原常务副会长黄涛、吴瑞福等领导及化州市老促会领导,3次亲临笪桥、良光、江湖镇进行实地调查,召开“三老”(老游击队、老党员、老干部座谈会)会议,摸清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水源奇缺的严重性。2011年以来,茂名市老促会先后分别拨款笪桥镇140万和良光镇143万元,江湖镇105万元,及时解决特困老区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经费。endprint

猜你喜欢
化州市化州办厂
新化州
橘红别买普通款了,化州橘红才是被官方认可的
橘红缘
广东化州市橘红种植高产技术
出路
专利专集
化州那洪矿区水泥石灰岩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超级纳米油污分解剂 办厂发财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