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重式水文缆道在常山县水文站的设计应用

2014-12-31 11:22王培霞
浙江水利科技 2014年6期
关键词:常山水文站拉力

王培霞

(常山县水文站,浙江 常山 324200)

1 水文缆道设计计算

水文缆道的工作原理是:在河流两岸架设钢绳,通过钢绳运送测流设备进行水平和垂直定位的水流速测量,整个水文缆道是一个闭合系统。

常山水文站设计的主要数据:

主索直径:Φ=18.5mm;主索单重:q=1.2180kg/m;牵引索直径:Φ'=4.0mm;牵引索单重:qx=0.0812kg/m;主索跨度:L=300m;主索载面面积:Fk=1.289cm2;铅鱼重量:P=250kg;行车重量:G=30kg;设计流速:Va=5.0m/s;设计风速:Vb=30m/s;设计空载垂度f0=L/100;主索跨度的倒数A,m-1;集中荷载在岸边时的弹性模量B,kg/cm2;集中荷载跨中央时弹性模量C,kg/cm2。

主索空载拉力计算:

加载拉力计算:

主索荷载有2种:一种是均布荷载q,承载索单位风力W;另一种是集中荷载Pv(垂直荷载),Pz(水平荷载),各荷载单位均为kg。

式中:∑PA为水流冲击力,kg,包括入水钢丝及铅鱼、流速仪等;∑PB为水上悬索风阻力,kg,包括牵引索、行车等。

计算后Pz=117.3+50.6=167.9kg

加载拉力公式为:

(La=30m左岸,Lb=40m右岸,L=300m河宽)

主索弹性模量:Ek=1.3×106kg/cm2

主索载面面积:Fk=1.289cm2

集中荷载位于跨中央时C=3L2[(Pv2+Pz2)/L+qPv+WPz]=2.549155×108kg/cm2

化简后得H3-4205H2-6.36075×1010=0

解三次方程得加载拉力为:H=5982kg

其它还有缆道支柱地锚稳定性重力、柱顶体轴向压力、牵引索拉力、滑轮阻力等计算。另外还要查阅五金手册,有水阻、风力、钢绳弹性模数和安全系数等20多个参数。水文缆道运行布线见图1。

图1 常山水文站开口式缆道布线示意图

2 水文站设计建设

通过缆道计算,采用创新的自重式水文缆道设计,非自重式和自重式水文缆道见图2和图3。

图2 非自重式水文缆道布设示意图

图3 自重式水文缆道布设示意图

从图2、3中可以看出,自重式水文缆道是用钢筋混凝土和地锚整体浇注,靠地锚重量使支柱承受拉力 (获国家专利),可以在河两岸见缝插针式的建设,大大节约了土地,整体浇注建设既美观又方便,改变了过去非自重水文缆道遍地拉线的笨、大、粗、乱的设计理念和形象,使水文站在号脉江河的同时,也成为江河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常山水文站是钱塘江上游的第一流量控制站,要求按100a一遇测洪能力设计,相应洪水位为80.8m,相应流量为8080m3/s,如果按老式缆道设计,根据该站的地形地貌,需要在两岸退后50.0m处建缆道支柱,留出江滨道路,缆道钢绳长度就要达到400.0m,拉力为7437kg,再乘3倍的安全系数,拉力要达到20多吨,这样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就要成倍增加,因此,采用自重式缆道建设是科学合理的。为了美观,常山水文站将缆道支柱结合缆道房内的钢筋混凝土框架一起建设,全部包在缆道房里,使粗大的支柱和复杂的钢绳走线不裸露在外,缆道房的设计布局见图4。

按图4缆道房上游侧安装落地玻璃,河道里的漂浮物及洪水情况看得一清二楚,一个人就可以完成洪水测验。本站还把200kg的铅鱼开入缆道房内 (缆道房的层高要求3.5m以上),更换测验仪器非常方便。经过新的设计,常山水文站建成了全国一流水文站 (见图5)。

图4 缆道房平面布设示意图

图5 常山水文站图

3 技术经验和效益分析

常山水文站2007年建成投入水文测验,通过这么多年的大洪水考验,其设计建设是非常成功的,有多方面的技术经验和效益值得总结。

(1)常山自重式缆道在河两岸垂直见缝插针式的建设,对地形几乎没有要求,如果按老的规范设计,缆道支柱要有多条拉线,主索钢绳要跨越400m,现在只要300m,就这一项节约土地0.2hm2(3亩)以上,按2250多万元/hm2(150多万元/亩)计算,直接经济效益达450万元。

(2)按老方法设计,两岸钢绳要跨越江滨道路,测流时来回索如果拉断会对公路上车辆行人造成安全隐患,现在避开了公路,水文测验非常安全。

(3)新方法设计缩短了缆道跨度,减少了测流时间,提高了测洪能力,水文站整体建设更加便于运行维护和操作安全,节省人力资源,其运行维护费可以节约2万元/a左右,长年累加效益较大。

(4)过去缆道要分支柱、地锚、水位台、缆道房等多块分散建设,还有一大堆拉线,非常不美观,造价也高。现在整体浇注建设既美观又方便,改变了过去水文缆道笨、大、粗的设计理念和形象,使水文站在号脉江河的同时,也成为江河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通过新技术的应用,自重式水文缆道为水文站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使过去复杂的水文缆道建设变得简单实用,解决了传统水文缆道建设站址选择要求高、缆道跨度长、占地面积大、悬索垂度大、测验效率低、安全隐患多等一系列技术难题。

[1]水利部水文局.SL 443—2009水文缆道测验规范 [S].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2]张正康.自重式水文缆道[P].中国专利:ZL200920313432.2,2010-07-28.

[3]张正康,俞锡根.浙江水文测验技术的发展与述评 [C]∥中国水文科技新发展—2012中国水文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12:355-358.

猜你喜欢
常山水文站拉力
拔野葱
金沙江坝下水文站中泓浮标系数稳定性分析
基于CFD的螺旋桨拉力确定方法
SL流量计在特殊河段的应用——以河源水文站为例
西双版纳州水文站网合理布设及测验方法探析
长江干流沙市水文站汛期流量变化趋势分析
让评论在县级纸媒有效落地响亮发声——以《今日常山》为例
自不量力
跟踪导练(三)(3)
等动拉力和重力拉力蝶泳划臂动作生物力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