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砌筑工程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

2015-01-01 06:39李亚龙
大陆桥视野 2015年12期
关键词:砌块砌筑砌体

李亚龙

浅谈砌筑工程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

李亚龙

如何提高砌筑施工技术要求及质量控制措施,克服质量通病、保证砌筑墙体质量合格,是我们建筑工作者不断摸索的一个难题。本文结合长时间的实践经验,分别从设计和施工两个方面对砌筑工程质量控制进行了阐述。

砌筑工程施工技术要求控制措施

一、目前建筑砌筑工程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

建筑房屋砌筑工程施工存在的普遍质量通病,2012年起实施《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是砌筑工程施工主要质量要求规范。

砌筑工程质量通病的发生主要表现如下几个方面:砌筑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设计单位不重视砌筑设计;材料优劣及质量控制意识不强;建设单位的行为不规范。

二、砌筑工程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1.技术准备工作。砌筑施工前,施工单位应组织技术管理人员会审砌筑工程图纸,掌握施工图中的细部构造及有关技术要求并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砌筑工程的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

2.施工程序的要求。施工中,施工单位应按施工工序、层次进行质量的自检、自查、自纠并且做好施工记录,监理单位做好每步工序的验收工作,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层次的作业。(1)对砌筑材料的质量要求:①砌块、钢筋网片:砌块在厂内的自然养护龄期或蒸汽养护期及其后的停放期总时间必须保证28 d,且不得采用有竖向裂缝、断裂及外表明显受潮的小砌块进行砌筑;砌块表面的污物和用于芯柱小砌块的底部孔洞周围的混凝土毛边应在砌筑前清理干净;砌入墙体内的各种建筑构配件、钢筋网片与拉结筋应事先预制加工,并按不同型号、规格进行堆放;②筑砂浆强度等级应满足设计要求:水泥:使用前,必须按照规范要求每≤200 t为一验收批做复试。如果出厂日期超过三个月时,应复查试验,并按试验结果使用。砂:含泥量应≤5%(试验报告中必须反映),并不得含有草根等杂物。每≤400 m3或600 t为一验收批,每一验收批取一组作复试试验。水:采用饮用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③砂浆配合比计算:砂浆配合比的确定,依据《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98-96)由试验室进行配合比实验。施工时,依据现场砂的实际含水率将试验室出具的配合比换成施工配合比。④浆试块取样:在搅拌机出料口随机取样、制作。一组试样应在同一盘砂浆中取样制作。同盘砂浆只制作一组试样。

砂浆的抽样频率应符合下列规定:每一楼层验收批且不超过250 m3砌体的各种类型及强度等级的砌筑砂浆,每台搅拌机至少抽检一次(每组6个)试块。如砂浆强度等级或配合比变更时,必须重新制作试块。

(2)砌筑工程施工技术要求。砌块排列时,墙体砌块在砌体线范围内分块定尺、画线,排列砌块的方法和要求,如:砌块砌体在砌筑前,根据工程设计施工图,结合砌块的品种、规格、绘制砌体砌块的排列图,经审核无误,按图排列砌块;砌块上、下皮应对孔,搭砌长度不小于砌块长的1/2,也不应小于120 mm,如果搭错缝长度满足不了规定的搭接要求,应根据砌体构造设计规定采取在水平灰逢中设置2根直径6 mm的钢筋或直径4 mm钢筋网片,加筋长度不应小于700 mm。

三、砌筑施工要点

砌筑小砌块的砂浆应随铺随砌,墙体灰缝应横平竖直,砂浆饱满。水平灰缝宜采用坐浆法满铺小砌块全部壁肋;竖向灰缝应采取满铺端面法,即将小砌块端面朝上铺满砂浆在上墙挤紧,然后加浆插倒密实。水平灰缝、竖向灰缝厚度一般为10 mm,最小不小于8 mm,最大不大于12 mm。水平、竖向灰缝的砂浆饱满度,应按净面积计算均不得低于90%;竖缝凹槽部位应用砌筑砂浆填实,不得出现瞎缝、假缝、透明缝。并在砌筑砂浆初凝后终凝前应将灰缝刮平。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斜槎高度。严禁留直槎。每天砌筑高度≤1.5m。隔墙顶接触梁板底的部位应采用实心小砌块斜砌楔紧;房屋顶层的内隔墙应离该处屋面板板底15 mm,缝内采用1∶3石灰砂浆或弹性腻子嵌塞。

固定圈梁等构件侧模的水平拉杆、扁铁或螺栓应从小砌块灰缝中预留4Φ10孔穿入,不得在小砌块块体上打凿安装洞。内墙可利用侧砌的小砌块孔洞进行支模,模板拆除后应采用C20混凝土将孔洞填实。砌体墙表面不得预留或打凿水平沟槽,对设计规定的洞口、管道、沟槽和预埋件,应在砌筑墙体时预留和预埋。

门窗洞口两侧的小砌块孔洞灌填C20混凝土后,其门窗与墙体的连接方法可按实心混凝土墙体施工。

卫生间等有防水要求的房间,四周墙下部应灌实一皮砌块,或设置高度为200 mm的现浇混凝土带;处于潮湿环境的小砌块墙体,墙面应采用水泥砂浆粉刷等有效的防潮措施。

四、构造柱

1.构造柱设置总原则。隔墙处在悬挑构件端部的墙端;填充墙转弯拐角处、纵横墙体相交处、长度大于5米的隔墙中部且其构造柱间距应满足不大于5米;构造柱应和高度大于4米的隔墙中部或其门窗洞口顶部设拉结圈梁连接成整体。

2.施工顺序。为满足稳定条件,砌体与框架柱、砌体与构造柱、砌体与混凝土墙、砌体与砌体、砌体内外叶墙之间须设拉结钢筋。

绑扎钢筋砌筑墙体支设模板浇筑混凝土构造柱施工要点:

(1)已在楼板上预埋钢筋的构造柱,可直接进行搭接连接;未预埋钢筋的构造柱通过膨胀螺栓将钢板与楼板紧密联结,构造柱钢筋与钢板焊接。

(2)砌筑填充墙时在构造柱处预留马牙槎。从每层构造柱脚开始,先退后进,形成100 mm宽、200 mm高的凹凸槎口,以保证构造柱脚为大断面;马牙槎上口可采用一皮进100 mm的方法,以保证浇筑混凝土后,上角密实。马牙槎内的灰逢砂浆必须密实饱满,其水平灰逢砂浆饱满度不低于90%。

(3)砌筑墙体沿墙高每500 mm设2Φ6拉结筋,伸入墙内不小于600 mm。

(4)构造柱上部顶板预留埋件,没有预留埋件的采用膨胀螺栓加钢板固定,其上焊接钢筋。

(5)构造柱混凝土保护层宜为20 mm且不应小于15 mm;混凝土坍落度为50 mm~70 mm;构造柱两侧模板必须紧贴墙面,支撑必须牢靠,严禁板缝漏浆。

(6)浇筑构造柱混凝土前应清除落地灰等杂物并将模板浇水湿润,然后先注入与混凝土配比相同的50 mm厚水泥砂浆,再分段浇筑、振捣混凝土,直至完成;凹槽槎口的腋部必须振捣密实。

3.门窗洞口抱框。门窗洞口处砌块用C20混凝土灌实,一皮一灌,并将混凝土捣实;拉接钢筋为2Φ6,沿墙全长布置,竖向间距为400 mm。

五、结束语

保证砌筑工程质量,设计是前提,材料是基础,施工是关键,维修管理是保证。只要我们不断加强质量观念意识,积极探索科学的施工技术要求,有效的控制措施,定能打造出高标准高质量的工程。让我们的工程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延长使用寿命。

猜你喜欢
砌块砌筑砌体
砌块路面设计要素及机理介绍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体工程质量技术分析
砌体墙上安装摩擦型阻尼器施工技术探讨
房屋建筑中砖砌体施工技术分析
竖向开槽砌体墙燃气爆炸动力响应及加固
BIM技术在砌筑工程排砖深化设计中的应用
房建工程中墙体砌筑施工技术分析
浅谈砌筑水泥强度检验及其控制
世赛“砌筑项目”中澳国际交流赛在长沙建筑工程学校举行
一种便于搭砌的挡土墙砌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