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订体育单元教学计划之我见(一)

2015-01-03 06:31胡凌燕李鹏航
中国学校体育 2015年5期
关键词: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技能

胡凌燕李鹏航

(1.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100026;2.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校,100124)

如何制订体育单元教学计划之我见(一)

胡凌燕1李鹏航2

(1.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100026;2.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校,100124)

一、制订体育单元教学计划的意义

我们把一个教材预期学习结果组织为教学单元,并制订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应该是一个内在联系的整体,在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后,学生应该知道或学会做彼此相关的一些事情。就体育教学来说,经过一个单元的教学,学生应基本掌握一个或一套技能及相关知识。同时,体育单元教学计划作为课时计划的上位,它是依据教科书,将某项教材,按照课次顺序分解、制订每课次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法措施,以保证教材内容有重点、有步骤、有系统地顺利进行。因此,它是以课为基础的基本教学单位,是教学设计过程中的第一次备课,是课时计划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科学、周密、严谨地制订体育单元教学计划,也是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不断推进的必然结果。因此,体育单元教学计划在体育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二、体育单元教学计划包含的要素与内容

(一)教学内容与重点

这里包含了两个概念,一是在单元计划设计中将教材分解后,每节课的内容即教学内容,以及依据教学内容确定的每节课的教学重点。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不是一个概念,教材内容狭义上是指教科书或教学计划规定的内容,而教学内容则是将教材分解到每一节课的内容。这样就会产生一个问题,如何分解教材?我们知道,每一个单元,基本都是以一个项目或是一个教材为单位,通过若干节课完成教与学的过程,来达到预先设计的单元教学目标。因此,在制订单元计划时,首先要确定教学目标,再确定教学的课次,然后,将教材分解,以确定每次课的内容和重点(见下述案例)。

2)压水施工:各次序灌浆孔在灌浆前采用自上而下分段卡塞、简易压水施工;灌前测试孔及灌后检查孔采用自上而下分段卡塞、单点法压水施工。

(二)教学目标

按照目前比较认可、使用较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设计的教学目标表述模式,一般设定为认知目标(即学生应了解、知道****的方法、要领、练习方法等);技能目标(学生能完成掌握****动作,达到什么标准,发展什么身体素质);情感目标(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及与教材相关的一些品质)。

系统地理信息数据主要通过相关系统工具输入现有专题图,并采用数字化仪进行处理和存储。此外也可以到现场进行调查与测量,通过便携式微机对测量结果进行保存,再转存至系统;系统直接输入现场手薄的相关数据,为后续选线分析等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行为主体。无论单元教学目标或是课时教学目标表述的均应是学生的行为,因此,行为主体均是学生。在实际的目标表述中,行为主体可以省略,但是从逻辑上去判断,其行为主体必然是学生。例如:当技能目标表述为“能够独立完成前滚翻”时,这个目标的逻辑主语必然是指学生,虽然省略了逻辑主语“学生”,但所表达的意思一定是“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前滚翻”,因此,也就不必再采用或避免再使用“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前滚翻”、“教会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前滚翻”、“培养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前滚翻”等表述方式。

除了人为上的管理,交通安全管理设备也是保证学校内部交通安全的基础,高校需要更新校园内的限速标示,使进入学校内的人员可以明确校内的行车要求,还需要改善测速设备,保证数据接入视频识别系统,并且还需要针对限速要求较高的地区,专门配置减速带,限制校园内的车速。

(三)关于“二次备课”

行为条件。行为目标需要在表述中指明行为的条件,也就是影响行为表现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等。如,“根据技术图解”、“在保护与帮助下”、“在十分钟内”、“利用多媒体”等。对条件的表述包括四种主要类型,即允许或不允许使用参考资料或辅助手段、是否提供信息或提示、时间的限制、行为完成的情境等。

等离子刀可减少对周围组织、肌肉及神经的损伤,因而能减轻局部缺血和再灌注,疼痛程度相对较轻。且该方法术中操作相对简单,牵拉挤压较少,无需缝扎止血,因而术后疼痛较轻。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术后2~7 d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与阳志慧[5]人的研究结论一致。本研究发现,观察组的伤口愈合时间长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可能如下:等离子刀的工作温度高于人体体温,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热损伤,部分胶原因此变性,形成一层保护层覆盖于创面上,延迟了纤维结缔组织的形成,且刀头会对咽部黏膜组织造成一定损伤,因而创面恢复较慢。

“行了,老刀,新娘子坐车累了,刚才也唱累了,我看这样吧,同志们既来闹洞房,那就集体唱支歌送给新人,我起头,《送你一束沙枣花》:

设计清晰的教学目标是有效教学的重要内容,它为选择适宜的教学策略提供可靠依据,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心理定式,是评价学生学习结果是否达标的客观依据,是评价教师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程度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如果教师不能确定教学的目标,那么,他们的教学活动就不能有一个焦点,而没有焦点的教学活动在调动学生的学习行为时,由于缺乏方向性,往往是盲目的、无效的教学。在编写技能目标时,教师应考虑以下构成要素:1.谁(行为主体即教学对象);2.做什么(行为动词即完成的学习行为);3.学习条件(行为条件即完成学习行为的条件);4.做到何种程度(表现程度即行为水平)。

(三)主要教法措施

表现程度。表现程度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测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如,“学生至少跳过90公分”,“学生至少能完成行进间低手投篮动作(不走步),投篮命中率40%”等。表述中的状语部分,便是限定了目标水平的表现程度,便于通过检测进行评价。

在单元计划的这一栏中,主要是表述学生都需要完成哪些练习内容(可以省略教师行为,如讲解、示范、学法指导等,可放在课时计划即教案中)。而在主要教法措施中应有一个有效的、可操作的检测手段,以达到检测主要教法措施实施的有效性,即本课教学效果的目的。因此,我们认为将检测作为教法措施的数个教法手段的其中一个是十分必要的。笔者认为,课时教学目标是课堂活动设计的缘由,好的教学从清晰的、可操作、可检测的目标设定开始,教师可以针对目标,从中选择对促进学生在学习目标上的进步有帮助的教学活动和评估。教学活动的安排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特别要提出的是,在检测环节中,应注意组织学生采用一定的形式进行评价,如分小组等。通过检测环节,对被检测的学生进行技能评价,对其他学生,可以用教师在检测开始前提出的评价标准对被检测的学生进行评价。这样做其实是在对其他学生对认知目标的理解进行评价,是对认知目标的达成的一种检测。如果每节课都安排有这样的检测与评价活动,也就培养和传授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以及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方法,这样也就实现了三个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既体现了体育教学的完整与严谨,也是体育教学特点所决定的特有的检测方法。

三、制订体育单元教学计划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兼顾“内容、重点、目标”三者的关系

教学内容与重点是制订教学目标的依据,而技能目标的量化或行为的表述是检测的依据。在单元计划中,这三者的关系是先后有序的,因此,教师制订单元计划时,首先应确定好教学内容;其次,要确定教学重点;再次,设计教学目标;最后,在教法措施的实施中,选择适合的检测方法和评价标准。

(二)整体设计单元教学计划

美国现代著名课程改革专家罗伯特・玛扎诺认为:“人们不能马上习得新的技能,发展新的行为需要时间和努力,同时更复杂的技能往往必须被分解成小步骤并按顺序掌握。因此,要求顺序协调的活动和学习步骤链接起来……”有研究表明,学生最容易被那些他们认为是困难的,但不是特别困难的目标所激励。因此,在每学期开学前,围绕单元计划的设计,可以统筹考虑各个课次的目标难度,原则上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使学生在现有的知识、技能水平上,对新的学习充满信心,也为教师的教学实施降低难度。

行为动词。教学目标要表述的是学生能够做出某种行为,如,“跳过”、“说出”、“完成”等。行为动词的使用是行为目标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前面提到,设计单元教学计划,实际是在进行第一次备课,是在制订学期计划的工作内容,这个阶段应在开学之前完成。而随着时间的推进,每节课之前我们还要依据单元计划撰写课时计划(教案),这就是第二次备课,也就是说,撰写课时计划(教案)的过程也是再次备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周密地考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行为和教学策略的使用,如,讲解、示范的时机和方法、场地器材的布置、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生错误动作的纠正、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的设定等诸多因素。因此,不能把撰写课时计划(教案)看做是在简单地制订教学文件,而应上升到是在对一堂课做出周密、有效的安排的高度予以重视。

2)为减少饱和烟气的加热热量,新方案采用先降温除湿再加热的原理,使饱和烟气到达更低温度的饱和状态点,脱除部分水分后,再利用更少的热量进行绝热加热,达到与白雾治理常规方案一样的效果。

四、案例及分析

(一)举例:本文以《短跑单元教学计划》为例(见表1)。

表1 50m跑(男生)单元教学计划

(二)案例分析

1.单元教学目标,表述了通过本单元7次课的学习,学生在认知方面应当了解或知道的内容(如,短跑的技术环节、动作要领、练习方法、实用价值等);在技能目标上,能掌握的内容(如,短跑的全程技术动作),能达到的标准——“能够在男生及格标准8"5以内(见2001人教版七~九年级教科书第86页)跑完50m全程并争取更好成绩。发展速度、柔韧、灵敏等身体素质,提高短跑能力。”在情感目标上表述为“培养积极进取、果敢机智、团结协作等优良意志品质”。

表2 50m跑(男生)单元教学计划各课次重点

2.教学内容与重点,分为7个不同的层次。从表2中可清楚地看出教学难度的递进。建议在设计单元计划前,先参考表2进行讨论和研究。

3.课时教学目标。表3中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均围绕本节课教学重点设计,表述清楚,可操作、可检测。

4.教法措施每节课的教法措施,教师在设计、选择中均紧密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兼顾了循序渐进的原则。

“步步移,面面观”的移动空间构建要求观察事物要求看的多和细,正面侧面看,上面下面看,前边后边看,左侧右侧看。《周易·系辞下传》中记载:“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9]388-389先古圣贤“观物取象”的方法就是通过对自然和生活中现象的观察而提纯取“象”。“象”是先民创造的,这里所说的“象”,是古代先民们对世间万物认识的创造。这种创造,致力于表现宇宙运行原理。

胡凌燕,1982年毕业于首都体育学院,现任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体育艺术部主任;北京市特级教师;教育部“国培计划”首批培训专家。北京市朝阳区政府督学。全国教育学院系统体育研究会理事,北京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理事;田径国家级裁判,2008北京奥运会田径技术官员。

表3 50m跑(男生)单元教学计划各课次教学技能目标

猜你喜欢
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技能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30米快速跑》单元教学计划
劳动技能up up!
拼技能,享丰收
小学校园足球课程实施路径和方法研究
优化材料力学教学计划,培养创新人才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画唇技能轻松
新课标对教学计划灵活性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