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有爱,就有奇迹

2015-01-03 06:31周信香张培欣
中国学校体育 2015年5期
关键词:田野电话笔者

周信香张培欣

(1.山东省青岛市第五十九中学,266071;2.山东省青岛市南区教育研究指导中心,266000)

获奖案例选登-22

相信有爱,就有奇迹

周信香1张培欣2

(1.山东省青岛市第五十九中学,266071;2.山东省青岛市南区教育研究指导中心,266000)

今年的教师节刘田野竟然特地来到了学校看我。出现在我面前的却是一个文质彬彬、极有修养的小伙子,与以前那个极其顽劣的青春叛逆少年判若两人,很难划上等号,笔者都有点不敢认他了,他说他一直没有忘记笔者当时对他的及时挽救。通过交谈,笔者才知道他现在已经大学毕业即将参加工作了。看着眼前的这个孩子。真是,生命因爱而来,世界因爱而精彩,如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底发出来才能达到心灵的深处”。

记得那个班是初一(2)班,笔者当时是这个班的体育老师兼临时班主任。其中有个男生叫刘田野,入校不到两个月,就成了学校教导处的“名人”。不遵守课堂常规,对所有老师的教育表现出一定的内心排斥,不服管教,净是歪理。听说有一次,学校郭老师到二班检查卫生,他搞起了恶作剧,他把两个笤帚放在门框上,自己若无其事的在一边看热闹,当看到教师被砸到时,他却装做非常气愤的样子,质问其他同学:“是谁这么缺德,敢打老师?这不给我们班抹黑吗?”当时的班主任刘老师虽然也是软硬兼施,对他进行教育,但是刘田野还是我行我素。

一段时间,上体育课看见他站在队列当中乱晃,笔者心里就很反感,教了这么多年的课,笔者真的是第一次碰上这么一个有个性、难缠、不会尊重他人的学生,怎么办?笔者尝试着调整心态,不再把他看成是眼中钉,肉中刺。当他又在我的课堂上随便讲话时,我不再厉声斥责他讽刺他,而是课后留下他,让他认识到自己行为上的错误,诚心接受我的批评。这样处理,使我们的师生关系有了一丝丝的变化,几次之后,我发现刘田野比以前上课认真多了,小打小闹的现象、踢球的现象少啦,这也使我对自己的教育方法有了信心,看来以前自己对他所使用的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真的没有起多少作用。

认识到了这一点,笔者这个临时班主任,放下了体育老师的架子,不再对他随意发火,在人格上把他置于同自己完全平等的地位。有时,见到他,我会主动问候;有时,如果训斥他的语言过于严重时,我会跟他道歉、检讨,渐渐地我发现他的目光中对我少了许多防备、敌意,而是闪着一丝对我的感激、信赖。两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了,他各方面进步了很多,我也决心再深入下去,趁热打铁利用假期家访这种形式来对他进行爱的转化,力争他下学期在各方面进步更大。于是,接下来的时间里,采取了以下的行动步骤:

第一步:口头招呼—改变策略,让心期待

暑假的前一天,笔者在篮球场上找到了一身大汗的刘田野,先向他说明了我们以后是联系对象,他有点儿不置可否,说了一句很成熟的话:“好啦,老师,学校又搞些形式过场而已,我见得多啦,没有什么意思。”笔者听了心里很不舒服,但我还是克制了自己的不满,对他笑了笑,说:“还没有开始,你怎么知道老师是走过场?”接着要求他把家里的联系电话、家庭住址还有妈妈的联系电话给了笔者,笔者说暑假某个时间要去你们家家访,一听这话,他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说:“老师,你是不是又得向我的爸、妈告状?”我反驳他:“怎么会呢?难道你不喜欢我吗?既然咱们两个现在是朋友,那么我也想同你的父母也作个朋友。”他有些不信任地看着我,不情愿地点点头,算是初步接受我了。

刘田野的话也给了笔者一些反思,是啊,有的教师去学生家里家访,往往跟家长交谈最多的是学生的缺点,初衷是好的,希望家长能够严格管教,但这样做的后果往往是教师前脚走,后脚就听见父母在家打骂学生的声音,结果引起学生们对教师家访的强烈反感。既然笔者真想帮助这个学生,那么必须改变策略,不能硬来,首先是要让他不要对笔者的这次家访怀有敌意,要调动起他的积极性来,要让他盼着我去他家家访。

第二步:电话聊天—诊治病情,对症下药

在暑假里一个周末的晚上,笔者打通了刘田野家的电话,正好是他接的,没有听出我的声音,我非常放松地说:“你好啊,我是周老师,暑假过得愉快吗?”“挺好的,谢谢你的问候。”听得出他很高兴,我能给他打电话。我叫他把妈妈叫过来,从电话里听得出他很兴奋,说:“妈妈,你快来,我体育老师的电话”。我先说起他的许多优点,我知道刘田野在他的妈妈旁边听我们聊他,他很在乎我对他的评价,我说他脑子灵活,篮球打得特别棒,身体素质非常好,体育测试总是优秀,非常有组织能力等等,他妈妈听了也很高兴,说:“周老师,非常感谢你,能够说出孩子这么多的优点,哎,我这是第一次听到老师这样夸我的孩子,好啦,刘田野,你去看电视吧,我跟你的老师好好聊聊。”从电话中我能感出他很快乐。确认刘田野不在听我们的电话啦,我话锋一转,对他妈妈说:“其实你的孩子的性格,我想你作为母亲,应该很了解,如果现在不及时矫正的话,我想以后可能会越来越难。”我把刘田野在学校的表现简单说了一下,他的妈妈叹了一口气,说:“这个孩子从小就不让人省心,因为我跟他的爸爸工作都很忙,我是军人,他的爸爸是一名记者,长年驻在外地,照顾不上他,爷爷奶奶一直把他视为‘太上皇’,以致于养成了他‘惟我独尊’的不良习惯。现在认识到了,想给他改正,就有点儿晚了,他爸爸也揍过他好几次,我也骂他,叨叨他,教育他,可他对我们这做父母的都特别逆反,正在这个青春期的时间上,说他就给我们硬顶,不让说,再说多了就捂耳朵,我跟他爸爸现在也互相埋怨,因为这个孩子,我们俩的夫妻关系现在都很冷漠,我也是真没有办法啦……”

听了他妈妈的话,我也证实了自己的推测。很显然,他的性格形成与他所受的家庭教育和环境是分不开的。在电话里,我就告诉她,刘田野已经有了初步的“人格障碍”特征,对刘这种性格、人格上有障碍的孩子来说,要使他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健全的人格,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育,一定是爱的教育。但仅仅有爱是不够的,因为“爱”可以成就一个孩子,也可以扼杀一个孩子。爱的教育,只有赋予了“快乐”和“成长”的内涵才是有成效的,而“成长”一定不是单方面的孩子成长,而是家长和孩子牵手学习的“复式成长”。只要我们学校和家庭对这个孩子多关心他,家人不要再过分溺爱,不要采用“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粗暴方式,持之以恒,不急于求成,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和沟通关系,我相信只要我们一起努力,他一定会出现奇迹的。他的妈妈点头称是。“老师,我发现你非常了解这个孩子,我希望你能到我家来坐坐,我们再好好聊聊。”“我一定会去的,希望我们共同努力,把孩子的个性和学习一块儿抓,我们都希望将来刘田野是一个有出息的孩子,目标是一样的,是吗”?

通过电话聊天,刘田野和妈妈看来都接受了笔者,交谈非常愉快。家长和学生的接受,我更有信心去接近和感化刘田野,也为顺利家访进一步奠定了基础。

第三步:正式家访—赏识赞美,良好沟通

按照约好的时间,笔者来到了刘田野家。他的爸爸、妈妈非常热情,也非常感动我们能来到他们家,只是为了这个孩子。笔者再一次夸奖了刘田野,当着他父母的面,我发现刘田野有点儿不好意思,其他方面因为在电话里已经跟他妈妈聊过啦,所以不必再提,看得出刘田野已经在心理上接受了笔者,接着,把话题转移到他的学习上来。笔者说到:“刘田野,咱两个现在是对子,体育上考优秀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反正以后如果你在学校再违反纪律的话,我也得受批评,同样,如果你在某一方面被表扬的话,那我也感到很高兴,我更希望下学期你能够在学习上有进步,纪律上有进步,行为上能够学会自律,好吗?”他用力地点点头。刘田野也作了保证,下学期要努力学习,争取在各方面能有所进步。他的妈妈说了一句话,印象很深,“刘田野知道你要来,从昨天晚上就在家打扫卫生,还把自己的房间收拾了一番,可见他是非常重视你的到来的。”于是在临走之前,我来到他的房间,收拾的确实非常干净,并且有一个新的发现,小学时得到了很多体育、文艺的奖状,于是,我由衷地赞美说:“这个孩子还是非常有素质的,如果在学习上,纪律上能进步的话,那么这个孩子将来肯定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第四步:家访后效—再接再励,成功蜕变

就是从那次家访以后,刘田野转变更大了,一个是他的父母听从我的建议,改变了对他的教育方式,在家庭中学会了对他爱和尊重,改变了对他非打即骂的恶劣态度,缓和了父母和孩子的关系,这样他对父母的说教能听听了,不再那样逆反,行为习惯约束了很多;另一个是我一有空就经常与他谈心,根据他喜欢打篮球的特长,我推荐他进了我们学校的篮球队,前提是必须提高学习成绩,有礼貌,学会尊敬老师、同学;体育课上又安排他担任一个篮球小队长,在完成我所有的教学任务后,每节体育课我都给他们留下10分钟的自由活动时间,让他去带领本班男生学进行打篮球比赛,通过团队协作,让他感受到一个人想取胜必须要跟同伴良好合作的道理,通过比赛他的高超球技也提升了同学们对他的崇拜和信任,同学们不再排斥他,让他感受到这个班级老师的信任和尊重,渐渐地他的行为习惯在逐渐向好的方向发展变化,表现在尊重任课老师了,不再顶嘴接话了,能够认真写完作业了,不再打架了,也与同学能和睦相处了,也能经常为班级做好事了。所有的努力最终让这个学生变成了一个有礼貌、尊重他人、积极向上、阳光自信,有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的好学生。

两个月后,班主任刘老师回来了,她和所有的任课教师也都惊讶于他的变化,并逐渐开始对他有了好感,上课愿意提问他了,下课也多帮助他补补课,他的学习成绩在老师的关注下一次比一次进步多了,老师和同学们都感慨于刘田野的“突然蜕变”,只有我知道,是我用自己的爱心、尊重和赏识感化了他。事实证明,以后他的表现越来越出色,直到毕业,竟然考上了我市一所著名的重点高中。而后在每年的教师节,刘田野都会给我发一条问候短信。

冰心老人曾说:“爱在左,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的香花烂漫,使得穿枝拂叶的行人,路虽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挥,但不是悲凉。”是的,人生之路,长路漫漫,贵在奉献,予人温暖,收获幸福。相信有爱,就有奇迹!在以后的教学生涯,我会继续走近学生,用爱开启他们的心灵,点亮学生的心灯,真诚地把自己的爱献给我的每一位学生,成为学生健康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做好学生的良师益友,无愧我的人生。

山东周信香

猜你喜欢
田野电话笔者
希望的田野
老师,别走……
在希望的田野上担当作为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田野风光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在希望的田野上
电话求助 等
电话
春天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