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个层面看“第六届全国中小学优秀体育教学观摩暨体育器材展示活动”成果

2015-01-04 02:39甘琼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430070
中国学校体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单杠体育器材重难点

甘琼 (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430070)

从四个层面看“第六届全国中小学优秀体育教学观摩暨体育器材展示活动”成果

甘琼 (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430070)

第六届全国中小学优秀体育教学观摩暨体育器材展示活动于2015年5月22日至25日成功举办。笔者作为承办地的省教研员,也作为活动的评审专家全程参与了筹备、评审、点评等环节,现就本届活动谈几点感想。

一、从作课教师的重视看体育教师队伍的精神风貌

第一,积极与承办单位联络,初步了解学情、上课地点及上课器材等情况,为展示课作初步准备。

第二,能按照大会要求提前2天(部分学校提前3~4天)到达赛地,主动深入学校了解学情,深入课堂接触学生,深入作课点实地查看和再次确认作课场地器材。

第三,由于是异地上课,按照规定部分自制器材设施需要自带,于是一批批、一包包的自制器材不远千里运抵武汉,有的是随行带至武汉。如四川省成都市金花中学李超老师及其团队,带来了他们设计自制的“多功能跳远辅助教具”;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三中学姜伟老师及其团队带来了跨栏用的“泡沫棒”和“皮带栏”;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实验中学王志强老师所设计的单杠课,要利用10副自制移动单杠进行作课,由于不便托运和携带,他们到达武汉后就地购买自制,诸多事例不再一一列举。

第四,作课教师特别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及与评审专家的沟通,从与作课教师们的沟通过程及展示现场课的效果来看,他们认为有机会参加全国展示是其莫大的荣耀,不仅是展示其个人教学水平,更是展示其学校和省份体育教学成果难得的机会,于是作课现场出现了身着“大连市二十三中学”、“上海市二中”校服上课的情景。

第五,作课教师的作课表现,可以简要概括为专注、自信、激情、精彩。

从上述作课教师们鲜活的事例,我们看到了体育教师队伍的精神风貌,认真负责、精益求精、勇于争先的精神,正是“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也许有人会质疑(交流互动过程中就有教师提出)这样接触学生的过程、这样的兴师动众、甚至有少数课还有作秀的成分(本组点评的5节课几乎看不到秀课的成分),这还是全国优秀体育教学的评比和展示吗,对我们常态课教学借鉴意义大吗,甚至有教师提出应该现场抽签上课。那么我们反向思考,不接触学生行吗?2~3天能很好地全面了解学情吗?这样思考,大家都会明白接触学生、了解学情是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的需要,2~3天接触学生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否则是违背教学规律的。特别是作课教师们带来他们教学设计的自制体育器材、甚至让上课学生着其学校的校服,正是为了体现他们日常教学的真实教学情境。

我们应该为作课教师及其团队感动!从某种意义上说,作课教师及其团队展示出的精神风貌比教学展示本身具有更重大的意义,他们向我们展示了体育教师队伍的精神风貌,激励着奋进,陶冶着师德,昭示着希望。

二、从观摩教师的参与看体育教师队伍的学习态度

本届观摩展示活动,据统计共近3000名教师参与了观摩学习。优质课展示观摩活动是中小学体育教研的重要形式和内容,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职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届活动,传承了上届活动在课后研讨互动的环节,即自选教材分学段每2节课后就地进行点评研讨;指定教材采取分学段、同教材进行作课展示(同课异构)。当3节课结束后就地进行研讨。

研讨时,首先要求作课教师就课的设计和课后感受进行简要说明;指导教师就指导该课的设想和思考、做法作简要介绍;然后由点评专家对展示课进行点评;最后由观摩教师与作课教师、指导教师、点评专家进行互动式研讨。这种基于教学现场,用研究的眼光看每一节课的研讨形式,为各地、各校构建“课例研修”的教师培训模式提供了范例。从研讨互动看:

第一,观摩教师积极参与观课。虽然本届展示活动共分七组(其中健康教育一个组)进行,但观摩教师们都能根据自身任教实际到各展示点观课,中途虽然部分展示课涉及到场地转移,但教师们为了更好地参与研讨,也能随展示课进行转场,几乎没有退场的教师。

第二,学习劲头高。由于每组观摩教师人数较多,一些教师怕得不到提问互动的机会,采取了全程录音、全程录像,为课后进一步研讨学习留下第一手资料。

第三,互动积极、研讨有深度。从本组的研讨情况看,作课教师渴望得到同仁的评价与指点,观摩教师希望就看课后心中的困惑得到解答,例如,浙江省教科院余立峰教研员提出的“用自制移动单杠上单杠课可行性问题”,大家经过共同研讨认为,用自制移动单杠上单杠课开启了教学的新思路:一是解决了没有固定单杠上单杠课的问题;二是解决了固定单杠数量不够如何解决课的练习密度的问题;三是解决了利用辅助手段突破学生上单杠心理挑战的问题;四是达成了通过单杠教学发展学生上肢力量、腰腹力量、平衡、身体姿态等教学目标。交流互动达到了深入研究、明确指向的目的。

三、从活动内容的丰富看观摩展示活动的创新与导向

本届观摩展示活动既有优秀体育教学现场课的展示,也有优秀健康教育现场课展示,同时还有体育器材展示,既传承了往届优秀体育教学展示活动好的传统和做法,又进一步丰富了展示活动的内容。

第一,增设健康教育教学展示,从课程的角度填补了观摩展示只重视体育教学而忽视健康教育教学的不足。自2001年课改将体育课程更名为体育与健康课程以来,其课程就拓展了健康教育的新内涵,并对健康教育提出了目标和要求。《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进一步对健康教育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利用雨雪等天气的上课时间,每学期保证开展一定时数的健康教育内容教学”,并且在课程内容和目标设置中进一步明晰了学习内容及要求,但健康教育无论是在培训上,还是在教学评比及教改引领上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健康教育教学目前成为了体育与健康学科中的薄弱环节,能坚持开设健康教育教学的学校和教师微乎其微。

第二,增设体育器材展示活动,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角度,不仅展示了企业在场地器材设施上的研发成果,可供学校体育工作使用。同时,展示的许多器材设施也开启了体育教师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新思想和新思路,学校体育的发展离不开场地器材设施的发展,场地器材设施的研发将有力推进学校体育的创新与发展。

四、从展示课的呈现看体育教学改革的成果与发展

(一)看教材内容的呈现

本届活动共展示优秀体育课38节课,健康教育课6节(见表1)。其中38节优秀体育课中田径类教学内容12节、体操类12节、球类8节(篮球、足球各4节)、武术类3节、民族民间类1节及其他类2节。从教学内容的呈现看:

1.体现了《课标》提出的“四性”,即基础性、实践性、健身性、综合性。特别是田径类和体操类这些体育运动的基础性项目,在本届活动中得到了充分地展示。

2.高中选项教学的多样性,小学教学内容的游戏化和趣味性也得到了较充分地体现。

3.健康教育的内容涉及心理、营养、安全等《课标》的目标要求,因此,本届活动从教学内容的呈现方面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表1 第六届全国中小学优秀体育教学观摩暨体育器材展示活动教学内容

(二)看教学目标的确立

从本组展示课教学设计的文本看(见表2),作课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既体现了三维目标的特征,又有所侧重,特别是技能目标呈现出了目标具体、层次分明、具有可操作性、且目标难度适宜等特点。

(三)看突破重难点学练方法的实效性

正确确立教学重难点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所在,重难点确立的方法:第一,依据教材内容本身定重点;第二,依据学生,即因人来确立难点;第三,结合目标来把握和突破重难点。

只要准确把握了重难点,并紧紧围绕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来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组织呈现学练内容,那这节课一定是一节较成功的体育课。如,高中组所呈现的5节课均能准确地把握住教学的重难点,且突破重难点学练方法得当,针对性、实效性强(见表3)。

(四)看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

体育教学中的练习密度、运动负荷和心率曲线图等指标是反映一节体育课教学效果和质量的重要方面。“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是本届教学展示活动研讨的重点内容之一。从本组展示课看,每一节课的设计都高度重视课的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

1.充分利用场地与器材设施,提高学生的练习密度。

2.创新学练方法,提升课的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

3.利用“课课练”提升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

表2 第六届全国中小学优秀体育教学观摩暨体育器材展示活动部分课的教学目标示例

表3 第六届全国中小学优秀体育教学观摩暨体育器材展示活动部分课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4.在课的节奏上,注重精讲精练、精讲多练,体现以学生的学练为主来提升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

体现出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性质“四性”中的健身性,即体育课必须要有适宜的运动负荷。从本组5节课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监测结果看(见表4),达到了全课练习密度25%~40%,基本部分练习密度40%~50%。全课平均心率120次/分~145次/分左右的要求。

(五)看教学资源的创新与运用

体育教学改革的重难点,要把握“难点—重点—重点—难点”四个点进行审视。

1.要从项目内容学习的难点和重点来审视教改。《课标》明确了各水平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主要从“基本的身体活动方法和体育游戏”(水平一至水平三,即田径类项目)、水平四为田径;及其他五类项目(球类、体操类、游泳或冰雪类、武术类、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类);同时从体育运动核心身体素质(水平一为柔韧、灵敏和平衡能力,水平二为柔韧、灵敏、速度、力量,水平三为灵敏、速度、力量和心肺耐力,水平四为灵敏、速度、力量、心肺耐力和健身能力)来选择课程教学内容。但是,广大体育教师普遍认为田径类教材要么枯燥乏味,要么学习难度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体操类教材技术动作难度大、具有不安全因素等。这些对项目学习内容的总体审视是客观的、实际的,这也从项目内容学习的角度提出了体育教学改革的难点。那么,如何破解项目内容教学的难点问题就成为了教改的重点,如何让田径类项目学生乐学,如何让体操类项目易学,安全就是教改的重点。本组展示的5节课中1节体操课和4节田径课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达到学生乐学、想学、易学、学有收获。四川省成都市金花中学李超老师的蹲踞式跳远“起跳”课,开发的多功能跳远辅助教具“踏跳有声音、摆动腿收腿有碰杆、立腰向上有球顶”,学生学得有趣、练得开心;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实验中学王志强老师的单杠课,通过自制移动单杠,回答了“学校无单杠也可以上单杠课,单杠数量少也可以上的有密度”等问题,同时通过降低难度、团结互助告示我们单杠课也可上得有趣、安全、易学。

表4 第六届全国中小学优秀体育教学观摩暨体育器材展示活动部分课的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

2.要从具体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来审视教学。这点在前面已经阐述了,这里就不重复。因此,学校体育教改必须坚持基础性和多样性,并通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来真正达到破解教学重难点的目的。

(六)看教学评价的运用与效果

1.重视教学过程中的评价。例如,浙江省绍兴市王志强老师的单杠课,教学过程中突出同伴的互评;北京市常连霞老师的蹲踞式跳远课,通过小组坐在凳子上观察同伴的练习动作进行小组评价等等。

2.重视目标达成度的评价。例如辽宁省大连市姜伟老师的跨栏课,通过学习展示来进行学习达成度的评价;上海市郑旭忠老师的弯道跑课,通过小组比赛和弯道跑应用来进行达成度的评价;北京市常连霞老师的蹲踞式跳远课,通过达成目标的程度进行了分层评价。上述各类评价体现了评价方法的多样性,能给学生以及时、明确的引导和启发。但在教学评价中有一点要引起注意,在这5节课中,作课教师对技术动作的学习评价比较注重,但对课堂中教育因素的把握与评价略显不够。

甘琼,中学高级职称。湖北省体育教研员,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理事,教育部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猜你喜欢
单杠体育器材重难点
室外体育器材的维护保养研究
世界男子单杠优秀运动员成套动作特征分析
单杠上的大爷们
吊单杠可以治疗腰痛、腰椎间盘突出吗
我与单杠的“爱恨情仇”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现代体育活动中自制体育器材的运用及开发
我国冰雪体育器材装备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株洲市城区小学体育器材配备的调查研究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s 1-3重难点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