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

2015-01-04 07:55曲甲由李艳玲
当代临床医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芬酯比洛乙组

谷 琦 曲甲由 李艳玲 毛 羽 张 雷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胸科医院麻醉科 150056)

1 资料与方法

阿片类药物诱导痛觉过敏与NMDA受体通路密切相关[1]。研究证明瑞芬太尼引起患者术后痛觉过敏呈剂量依赖性[2],氟比洛芬酯和地佐辛均可以预防瑞芬太尼诱发的痛觉过敏。但两者联合使用用于预防瑞芬太尼痛觉过敏效果尚未明确。我们观察手术结束前20min静脉滴注氟比洛芬酯50mg并静脉注射地佐辛5mg预防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效果,为预防和治疗瑞芬太尼导致的痛觉过敏提供参考。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已获得患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选取行肺大疱修补术患者52例。男30例,女22例,年龄15~50岁。ASA分级Ⅰ~Ⅱ级。身体状况良好,无药物过敏史。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把患者分成甲、乙、丙、丁四级,各13例。

1.2 方法 患者术前禁饮禁食6h,术前30min采用2.5mg咪唑安定和0.5mg阿托品肌肉注射。入室后监测 NIBP、SpO2、HR、ECG等。患者麻醉诱导方法相同,均采用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3mg/kg、丙泊酚 1.5 ~2mg/kg、瑞芬太尼1ug/kg、顺式阿曲库铵0.2mg/kg,气管插管后设定氧流量2L/min,VT8 ~10ml/kg,吸呼比为 1:2,RR12 ~14 次/分,维持SpO298%以上。麻醉维持以瑞芬太尼0.2ug·kg-1﹒·min-1静脉泵主,丙泊酚以 4 ~ 12mg·kg-1﹒·h-1持续泵注,手术结束前20min,甲组患者静注生理盐水5ml,乙组患者静注氟比洛芬酯50mg,丙组静注地佐辛5mg,丁组静脉滴注氟比洛芬酯50mg并静脉注射地佐辛5mg。所有患者缝皮时停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同时给予托烷司琼5mg。

1.3 观察指标 记录术后 1、2、6、12、24h 的 VAS 疼痛评分

1.4 统计与方法采用SAS19.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乙组、丙组、丁组患者在术后各时点VAS评分明显低于甲组(P<0.05),丁组患者在术后各时点VAS评分明显低于乙组和丙组(P<0.05)。(见表1)

表1 四组患者术后不同时点VAS评分比较(±s)

表1 四组患者术后不同时点VAS评分比较(±s)

注:与甲组比较,P <0.05;与丁组比较,P <0.05

组别 例数1h 2h 6h 12h 24h甲组13 7.4 ±0.5 6.0 ±0.1 5.8 ±0.3 4.3 ±0.3 3.8 ±0.5乙组 13 4.7 ±0.4 4.2 ±0.4 4.0 ±0.4 1.5 ±0.4 1.4 ±0.5丙组 13 4.8 ±0.3 4.3 ±0.3 4.1 ±0.3 1.6 ±0.3 1.6 ±0.3丁组13 2.2 ±0.3 2.3 ±0.4 1.3 ±0.2 0.8 ±0.2 0.4 ±0.2

3 讨论

3.1 瑞芬太尼通过激活阿片受体增强NMDA受体激活后的跨膜电流,使NMDA受体的亚基组合发生改变,NR2B亚基所占比例增加[4]。氟比洛芬酯作为非选择性外周环氧合酶(COX)抑制剂,阻断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前列环素和血栓素A,导致前列腺素的合成减少,从而减少NMDA受体的激动,达到减弱痛觉过敏的作用。

3.2 地佐辛是苯吗啡烷类衍生物,是兼备阿片类激动剂和拮抗剂的药物,镇痛效果确切,主要激动k受体,对k受体作用较弱,对μ受体具有拮抗作用,成瘾性小[3]。

综上所述,由于诱发瑞芬太尼痛觉过敏机制复杂,单一药物不能很好的预防痛觉过敏的发生,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氟比洛芬酯和地佐辛联合应用能够很好的抑制瑞芬太尼引发的痛觉过敏,可能与NMDA受体密切相关。临床麻醉中两种药物的使用剂量均在合理范围内,即能很好的预防痛觉过敏,同时又不增加术后躁动的发生,为我们多药物联合处理瑞芬太尼诱发的痛觉过敏提供了经验。

[1]OhnesorgeH,FengZ,ZittaK,et al.Influence of Clonidine and Ketamine on m-RNA Expression in a Model of Opioid - Induced Hyperalgesia in Mice.PloS One,2013,8(11):1212-1219.

[2]汪芳俊,万勇,刘萍,等.雷米芬太尼导致术后痛觉过敏的剂量依赖关系。临床麻醉学杂志,2009,25(11):937~939.

[3]刘晓宇,段满林,王建华,等.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上腹部手术术后镇痛的多中心研究.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28(3):213 ~215.

[4]张卫,周立君,阚全程,等.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与小剂量氯胺酮预防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后痛觉过敏的效果比较.临床麻醉学杂志,2013,29(5):435~438.

猜你喜欢
芬酯比洛乙组
观察氟比洛芬酯联合神经阻滞超前镇痛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观察莫西沙星治疗急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
氟比洛芬酯复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用于胃癌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比较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效果的Meta分析
氟比洛芬酯与曲马多用于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