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坝除险加固新技术在南马厂水库中的应用

2015-01-04 02:59郭慧黎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5年9期
关键词:溢流坝段坝顶溢洪道

郭慧黎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48)

大坝除险加固新技术在南马厂水库中的应用

郭慧黎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48)

在南马场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通过科学的方案比选,在保证水库安全的前提下,应用了一系列大坝除险加固新技术,不仅解决了大坝带病运行的险情,恢复了大坝正常运行功能,而且使旧险坝面貌焕然一新,保持了水库的原有规模,消除了隐患,最大限度地满足区域发展要求,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了设计依据。

除险加固;技术创新;表孔溢洪道

1 基本概况

南马场水库位于北京石景山区五里沱镇双泉寺村东北部,坝址位于黑石头沟上游的马场沟上,流域面积1.1km2,主沟长1.92km,主沟比降为7.3%。大坝为浆砌石拱坝,水库设计总库容18.1万m3,属小(2)型水库[1]。加固前大坝由挡水坝及左岸溢洪道组成,加固后在原挡水坝处开表孔设溢流堰形成溢流坝段,与原溢洪道共同泄洪。工程位置及水库现状见图1和图2。

南马场水库为小(2)型水库,工程等级为Ⅴ等,主要建筑物设计标准为5级。其防洪标准按20年一遇洪水设计;100年一遇洪水校核。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0g,地震基本烈度Ⅷ度。大坝自1979年建成蓄水运行后,发现坝体有漏水现象。为此1992年4月对大坝进行了水泥帷幕灌浆加固处理,但效果不好,大坝仍有渗漏现象。本次工程是对该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通过本次除险加固和修复,解决大坝带病运行的险情,恢复大坝正常运行功能。

2 工程设计

南马场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主要包括:(1)坝顶开表孔,加大溢流量;(2)完善坝体防渗结构,在坝体上游面外贴混凝土,解决坝体渗漏及坝体超标准应力问题;(3)对坝基进行帷幕灌浆处理,解决坝基渗漏;(4)对坝体进行封拱灌浆,保证大坝整体性;(5)其它附属工程措施,包括原溢洪道泄槽

图1 工程位置图

图2 现状南马厂水库照片

底板修复、新建坝顶交通桥、闸房改造、台阶修复、库区周边设施建设及库区清淤等。主要的工程设计要点有:

2.1 坝体增设表孔溢洪道设计

2.1.1坝顶开表孔形成溢流坝段

挡水坝段坝顶在桩号0+025~0+059之间开表孔设溢流堰形成溢流坝段,溢流坝为开敞式,不设闸门,堰顶高程为正常蓄水位308.0m,设3孔单孔净宽10m,与原溢洪道共同泄洪,中墩与边墩厚均为1.0m。

为保证两岸交通畅通,在溢流坝段设人行桥,宽度同坝顶宽度。

2.1.2下游坝面防护

溢流坝段下游在下泄小频率洪水时,下泄水流会冲刷下游坝面,为保护下游浆砌石坝面,需在溢流坝段下游坝面浇筑0.7m厚的钢筋混凝土保护层,考虑下游坝面整体美观,最终确定整个大坝下游面均浇筑0.7m厚的钢筋混凝土保护层。

2.1.3消能防冲设计

溢流坝段采用挑流消能,下游设15.0m长,28.4m宽防冲槽,槽深2.0m,内填块石,槽底距下游坝脚18.5m。为加强保护下游坝脚,在下游坝脚处设2.0m厚浆砌石护砌,其上浇筑0.7m厚的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沿水流方向下游还设长28.5m,宽28.4m,厚1.0m的高镀锌铅丝石笼。

2.2 坝体上游防渗体设计

将整个大坝上游面进行凿毛处理后,浇筑1~1.2m厚钢筋混凝土防渗面板,高程300m以上面板厚1.2m,高程300m以下面板厚1.0m,防渗面板设伸缩缝,逢距10m,伸缩缝内设止水。

对特殊漏水点,利用锚筋孔进行水泥砂浆灌注。

2.3 坝基帷幕灌浆

上游坝基设3.0m宽,2.0m厚钢筋混凝土帷幕灌浆平台。

帷幕灌浆为单排,孔距2.0m,孔深取0.7倍水头。为避免发生坝肩绕渗,帷幕灌浆向两岸分别延伸10m。

2.4 坝体封拱灌浆

封拱灌浆选择在低温季节4月初进行,宜从大坝中部向两岸推进,由基础开始自下向上以此灌至顶层。灌浆孔布置在横缝的两侧,距横缝1~1.2m,孔间距1.0m,孔向与坝面成45度,孔深按穿过横缝0.5m计。

封拱灌浆在大坝上下游面进行,灌浆前需在上下游横缝处进行封闭封面局部处理。

3 方案比选

在本次设计中,专门对坝体增设表孔溢洪道设计进行了方案比选。

由于现状溢洪道泄洪能力有限,按目前泄流能力,大坝设计标准仅为2年,远远小于现行规范规定的20年一遇洪水设计,100年一遇洪水校核的设计标准。如不增加溢洪道泄量,只能降低大坝设计标准,大坝防洪能力大大降低,汛期遇设计及校核水位时,洪水漫顶,严重影响大坝及下游地区的安全。

设计曾考虑对现有溢洪道扩宽及降低溢洪道堰顶高程方案,但兼顾拱坝坝肩的稳定性及左岸地形,现状溢洪道没有扩宽条件;如降低溢洪道堰顶高程需重新设置左岸重力墩,溢洪道堰顶位于该重力墩上并设闸门,方可满足设计要求,如果重设重力墩对左岸结构影响较大,且设闸门给运行管理带来不便,因此本设计在坝顶中部增设溢流坝方案,以增加大坝泄流量。设计对以下两种表孔方案进行比选。

方案一:坝顶开表孔-设3孔,单孔净宽10m,不设闸门。

坝顶开表孔设溢流堰形成溢流坝段,堰顶高程为正常蓄水位308.0m,与原溢洪道共同泄洪。溢流坝段坝顶设3跨净宽10m人行桥,下游设34m宽防冲槽。

方案二:坝顶开表孔-设3孔,单孔净宽4m,设闸门。

同方案一坝顶开表孔设溢流堰形成溢流坝段,不同之处是堰顶高程及单孔净宽不同,堰顶高程为306.0m,单孔净宽4m。为保证308m蓄水面,堰顶需设闸门,汛期开闸与原溢洪道共同泄洪。溢流坝段坝顶设3跨净宽4m人行桥,下游设16m宽防冲槽。

方案一及方案二优缺点比较结果见下表1。

表1 方案比较表

综合上述比较,推荐方案一。

4 技术创新

本工程设计,我们从整体到细部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设计方案的创新点及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4.1 创新性的增设了坝体溢流坝段,解决了防洪标准不足问题

南马场水库为浆砌石拱坝,原有溢洪道位于大坝左岸,最大过流能力为8m3/s,防洪标准仅为两年一遇,远小于现行规范规定的小(2)型水库20年一遇洪水设计,100年一遇洪水校核的防洪标准。解决防洪标准不足问题常用的方法有坝体加高、降低溢洪道或拓宽溢洪道三种方法。但南马厂水库为拱坝,坝体加高不仅改变了坝体的受力条件,而且结合地形条件,加高后两坝肩也不能与两岸岩体有效的结合,致使加高后的拱圈不能向两岸山体传力,故该方案不可行。综合考虑左岸地形和对坝肩稳定的影响,溢洪道也没有降低或拓宽的条件。故本次设计创新性的考虑在坝顶中部开表孔形成溢流坝段,增大坝体防洪能力。

具体设计为:挡水坝段在桩号0+025.00~0+ 059.00间开表孔设溢流堰形成溢流坝段,溢流坝为开敞式,不设闸门,堰顶高程为正常蓄水位308.0m,设3孔单孔净宽10m,与原溢洪道共同泄洪。新设溢流坝段的堰面曲线采用WE S,采用挑流消能。

4.2 坝体上游面设混凝土防渗面板,对坝基进行帷幕灌浆,形成上游完整防渗体系

大坝自1979年建成蓄水运行后,坝体一直存在渗水现象,采用坝体帷幕灌浆效果并不理想。此次设计采用放空水库,上游面重新浇筑钢筋混凝土防渗面板,为防止新设防渗面板产生贯穿裂缝,除设伸缩缝外,防渗面板厚度较厚,采用1.0m,并在面板混凝土中掺入适量膨胀剂,以防止混凝土开裂,提高其防渗能力。此外,对特殊漏水点,利用附近锚筋孔进行水泥砂浆灌注,形成防渗双重保护。

上游坝基处同时设坝基帷幕灌浆平台,在灌浆平台上对坝基进行帷幕灌浆,坝体防渗面板与坝基帷幕灌浆平台间设止水带,使坝体上游面形成一个完整防渗体系。

4.3 设计理念创新,人水和谐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传统设计思路,一般是针对在水库安全鉴定结论中提出存在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工程措施,解决病险可能对安全带来的危害。南马场水库除险加固设计转变观念,创新除险加固的新思路,设计方案充分考虑了与周围环境的协调。

(1)坝体下游面外贴混凝土,混凝土内设置排水管,即防止小频率洪水对下游面的冲刷,也保证了大坝整体美观。坝体上下游面均外贴混凝土,原破旧的坝体裹于其中,旧坝重获新生。

(2)为新开表孔而设大坝交通桥,结合坝顶翻修,采用类似拱桥设计方案,外表美观,为整个大坝加固设计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坝体除险加固同时,坝体周边进行了绿化生态景观设计,打造山、水、绿、人共融的和谐景观。

通过以上措施,使旧险坝面貌焕然一新,既保持了水库的原有规模,消除了隐患,确保了水库的安全,又最大限度地满足区域发展要求,使水库不仅发挥了防洪、供水、灌溉的作用,而且已经成为服务于当地休闲、旅游、户外运动等服务型产业的景观核心,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

5 结论

本次除险加固,通过增设表孔溢洪道,增大了水库泄流量,提高了水库的防洪标准,满足了现行

图3 效果图(1)

图4 效果图(2)

规范规定的防洪标准100年一遇的要求;坝上游面浇筑钢筋混凝土防渗面板,有效地防止了坝体渗漏;对坝基帷幕灌浆,阻断了坝基渗流;同时对原溢洪道底板修复及库区清淤等附属工程进行完善。目前修复后的水库运行良好,水库加固后运行照片见图3,图4。

[1]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石景山区南马场水库除险工程实施方案设计报告〔R〕.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2010.

T V 697

:A

:1672-2469(2015)09-0118-03

10.3969/j.i s s n.1672-2469.2015.09.037

郭慧黎(1981年—),女,工程师。

猜你喜欢
溢流坝段坝顶溢洪道
基于贝叶斯参数更新的高土石坝坝顶开裂风险动态评估与预警
变化水位下某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扬压力研究
运行期土石坝坝顶高程存在的问题及处理
动荷载作用下混凝土重力坝应力及稳定性分析
高低堰竖井溢洪道的研究与应用
岸坡弯道式溢洪道优化设计应用
高坝溢洪道挑流消能探讨
非常溢洪道在水库除险加固中的应用
阳江上水库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深层抗滑稳定分析
白鹤滩水电站右岸坝顶以上边坡开挖施工进度方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