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社团戏剧活动对高职生人文素质的影响

2015-01-05 12:23方先义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5年1期
关键词:朋辈教育学生社团人文素质

方先义

内容摘要:高职院校通过社团戏剧活动在学生中灌输人文素质教育,对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影响具有深远的意义,具体表现在:戏剧“朋辈教育”活动能全面提升社团学生的人文素质;参与戏剧表演能有效提升社团学生的心理抗挫能力;创新戏剧游戏形式能有效提升职业类社团学生的职业能力;戏剧欣赏活动有助于提升社团学生的人生境界。

关键词:学生社团 戏剧活动 人文素质 朋辈教育;心理抗挫

当前,不少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不容乐观,“人文/社会学科缺乏症”越来越严重。不少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淡薄,行为不文明,心理承受能力差,不善处理人际关系,甚至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文、史、哲和艺术等学科的教育来实现的。借助人文素质课程的开设,传递人文知识、丰富人文情怀、提升人文内涵,能让学生在丰富的心灵体验、达观的人生领悟和颇具尊严的价值取向中实现马克思所强调的“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然而不少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并没有完成自己的使命。一方面,课时设置量过少,达不到教育目的。另一方面,人文素质课程授课采用的教条式和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已很难奏效,甚至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是人对生活的看法,人内心的道德修养,以及由此而生的为人处世之道。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现代“职业人”,而不是仅仅某种职业技能和技术片面发展的“工具人”。缺乏人文素养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只会沦为物质生活的奴隶。如何避免当代高职生在孤独的求学路上,在功利主义倾向和快餐文化盛行的语境中人格失衡?如何让高职院校大学生在科学与人文的双重教育中健康成长?近年来,不少高职院校通过社团戏剧活动在学生社团中灌输人文素质教育,在注重学生专业能力和品质培养的同时,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学生社团是由志趣或爱好相同的学生自愿组织并经高校有关部门批准的群众性业余团体,是高校校园文化和隐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种形式的社团活动中,戏剧活动以其仪式化、互动强、受众广、传播快等优势,有利于高职生在活动中品味情感人生、浇铸道德人生、体验有为人生、追求审美人生、实现创造人生。蔡元培说: “吾人急应提倡美育, 使人生美化, 使人的心灵寄托于美, 而将忧虚忘却。于学校中可实现者, 如音乐、图画、旅行、游戏、演戏等, 均可去做, 以代替不好的消遣。”中国戏剧家协会周光认为,人格健全是当代大学生重要的教育目标,校园戏剧在培养大学生具有健全人格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学习过程中参与戏剧活动,体验戏剧本身的内在力量,是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这不仅是社团管理工作者孜孜以求的梦想,也应该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责任与使命。

学生社团戏剧活动,具有一般社团活动难以匹敌的优势,对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影响具有深远的意义,具体表现在:

一.戏剧“朋辈教育”活动能全面提升社团学生的人文素质

所谓“朋辈教育”是指具有相同背景或是由于某种原因使具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以实现教育目标的教育方法。在学生社团活动中,以剧组和剧团为基层单位的戏剧活动,在戏剧创作与实践中构建朋辈教育模式,更有亲和力和实效性,有利于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群体的在课外戏剧活动中的带动和辐射功能,发挥和谐校园中良好的共振和扩散效应,帮助文化艺术素质较差的学生群体尽快适应戏剧的学习,找到社团的归宿感。戏剧艺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形式。从一个简单的故事大纲,到一个最终通过舞台美术、灯光照明、演员的团队合作而形成的艺术作品,每个环节都需要团队持续深入地思考、创意、酝酿,需要每一位演职人员调动自己所有的知识储备和文化积累。戏剧活动给社团学生提供了一个可谓完美的“朋辈教育”大舞台。

二.参与戏剧表演能有效提升社团学生的心理抗挫能力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如何提高抗挫能力,使他们顺利步入社会,是高职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许多高职学生对社会、对自身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当他们用这些想法来指导行动时,就容易出现挫折。针对当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高职院校要积极借助社团戏剧活动培养“阳光、健康、主流”的青年一代,培养负责任的、对国际、民族、人类有益的观众。戏剧源于对生活的模仿。学生社团排练的一些经典剧目,无论是《哈姆雷特》中人文主义思想与所处时代的矛盾冲突,亦或是《伊索》中奴隶伊索对自由的终极追求,还是《恋爱的犀牛》中对爱情与现代社会荒诞性的自嘲,这些积极有效的戏剧审美活动,不仅有助于高职学生了解、认识社会,借助扮演和戏剧台词的呼喊也有利于创造一种精神宣泄的环境,使受挫折的人可以自由顺畅地表达受压抑的情绪。在社团轻松愉快的排练氛围中,即使表演失误也付之一笑,能让学生走出中学时代充满挫折感的应考阴影,勇于尝试,勇于表现,在日渐成熟的表演技巧中寻求新的自信,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社团干部在处理各个工种之间以及演员团队之间的关系时,在应对各种矛盾、冲突时,其语言表达、组织管理、人际交往以及心理承受能力也会得到有效提升。

三.创新戏剧游戏形式能有效提升职业类社团学生的职业能力

职业类社团通过举办职业技能实训等特色活动对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起着重要作用,特别容易获得高职生的青睐。调查问卷显示,90%以上参加过职业类社团的学生在实习就业过程中,用人单位反馈的评价都较同届未参加职业类社团的要高,学生本人的就业竞争力优势明显。在社团活动中,学生社团借助新颖的戏剧游戏形式开展职业扮演和职业竞技,能有效提升成员的职业认同感。当前,不少政府举办的大学生创业规划大赛都有较强烈的职业扮演感。戏剧其实就是一种虚拟的游戏情境,学生学习中不必追求学院派戏剧表演的专业性和纯正性。创新戏剧游戏形式,能有效达成职业教育的目的。社团通过精心地策划设计戏剧游戏,引导成员在即兴创作表演中完成职业游戏任务,能帮助很多尚未走出校园的高职学生了解自己即将从事的职业。如笔者设计的戏剧游戏《给加西亚的一封信》中,学生须扮演美国陆军中尉罗文,完成服从、忠诚、坚强等七项军人品质的考验任务,将“信”成功地送到“加西亚”(社长)手中。通过参与这些戏剧游戏,社团成员对一名现代企业员工必备的职业素质会有深刻认识,职业能力也会得到很好的提升。

四.戏剧欣赏活动有助于提升社团学生的人生境界

近年来,随着大学与社会联系的不断加深,大众文化对校园文化深刻的影响也开始让许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无所适从。大学生思想活跃,倾向于个性化的兴趣选择,更倾向于社会主流价值观念。戏剧教育的普适性、经典性以及超越当下价值观念的开放性对于塑造大学生的人格有着重要意义。戏剧浓缩的人生是对人的本质的探寻。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戏剧因其“强烈体验性”已在一些大城市拥有了大批观众,戏剧在人与人交流中的作用体现了出来。戏剧欣赏成为步入社会后很多职业人的心灵修炼课程。北京大学叶朗强调,美育的根本目的是使人去追求人性的完满,也就是学会体验人生,使自己感受到一个有意味、有情趣的人生,对人生产生无限的爱恋,无限的喜悦,从而使自己的境界得到升华。戏剧的美育功能是强大的,能培养人形成健康的心理,完善的人格。高职学生在学习、欣赏、参与戏剧艺术的过程中会自觉不自觉地用更高的人生境界去思考世界,戏剧的潜移默化,会深深影响其人格形成。

总之,社团戏剧活动是能与高职学生产生情感共鸣的抓手,在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高职院校举办社团戏剧活动要努力做到“职业化、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让戏剧活动普及到每一个热爱戏剧的学生生活中去;要充分利用戏剧研讨会平台,积极探究如何利用戏剧活动影响社团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促进校园先进文化建设作出贡献。

[项目简介:该文系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活动对大学生人文素质影响的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编号:13C385)]

参考文献:

[1]葛雅萍.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文学教育,2011.(9):122—123.

[2]黄茂勇,林小娜.人文素质教育功能: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新使命[J]机械职业教育,2013.(5) :57—59

[3]陈桂兰.高职学生心理抗挫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144—146.

[4]马琳.论工科院校校园戏剧文化的建设与发展[J].大舞台,2012.(10):189—190.

(作者单位: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前教育系)

猜你喜欢
朋辈教育学生社团人文素质
校园文化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社团良性发展的几点认识
高职高专院校养老服务类人才人文素质的缺失及对策
新媒体在高职艺术类社团中的应用研究
智能手机普及化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研究
南通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调研分析
新时期学生社团组织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探微
论朋辈教育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耦合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