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城市区22条绿化道路调查与分析

2015-01-06 20:17肖强王治军马晓洁畅凌冰梁臣
绿色科技 2014年4期
关键词:洛阳市绿化道路

肖强 王治军 马晓洁 畅凌冰 梁臣

摘要:对洛阳市城市区22条绿化道路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洛阳市的道路绿化存在着如旧城区道路绿化树种单一、旧城区道路改造绿量被减少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依据生态学原理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洛阳市;绿化;道路

中图分类号:S73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4-0066-03

1、引言

城市区道路的绿化是森林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区的行道树作为城市区绿地系统的骨架,把城市区的广场绿地、公园、小区绿地、片林及附属绿地串联起来,形成城市绿地网络,对除尘降噪、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改善城市生态系统起着重要作用。

洛阳市的城市区道路纵横交错,路网密集。近几年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区人口急剧增加,各式车辆也不断增加,导致人均占有的绿地减少,尾气排放增加,城市区热岛效应区域明显扩大等情况,使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受到影响。过去的道路绿化从绿量、美化效果、功能等方面已经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而对城市区的道路绿化进行全面改造和升级,对改变不良现状,改善城市区的生态环境起着积极的作用。

2、调查研究区域的概况

洛阳地处河南省西部,位于东经111°08~112°59,北纬33°35~35°05之间,全市总面积15208.60km2。洛阳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山丘川兼备,但以山地为主,海拔高度从112.8m上升至2215.5m,高差达2000m。洛阳市地处暖温带,并受季风环流影响,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冷暖干湿,四季分明,冬天寒冷少雨雪,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天炎热而多雨,秋季晴朗日照长。年平均气温13.4~15.O。C。年平均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分别为-0.2~0.3℃和26.2~27.5℃。年均降水量为531.9~853.6mm,主要集中在7~9月份。此外,降水量还存在明显的地域分配不均的问题,呈现出南多北少的格局。洛阳市大气污染的主要特征是煤烟型污染,主要大气污染物为S02和烟尘。全市热场的温度范围介于6.6~22℃之间。在城区范围内,以洛河为界,全市呈现出3个热岛中心:洛河北岸旧城区热岛、高新技术开发区热岛和洛河南岸一经济开发区为核心的城市新区热岛。

洛阳市建成区绿地面积6787hm2,城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为36%和43.6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3.85m2,道路绿化普及率95%以上。

3、洛阳市建成区绿化达标道路行道树调查与分析

3.1 调查对象

洛阳市建成区道路纵横交错,道路绿化普及率高,我们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洛阳市建成区22条通过省绿化达标验收的主干道进行调查。调查情况如表1。

3.2 现状分析

纵观洛阳市道路绿化情况,近年来,洛阳市借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与创“国家森林城市”的契机,对洛阳市老城区内30余条道路绿化进行全面改造和升级,改造后的道路,基本达到品位高、设施全、视觉效果好的要求;对于新建道路洛阳市坚持“路成绿至”的思路,坚持高绿地率、高标准设计、高质量施工的原则,尤其是洛阳新区33条新建道路绿化,每条道路都做到绿量大,植物品种丰富,空间层次感强,乔灌木紧密结合,基本做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全市道路绿化普及率达到95%,22条主干道通过省级绿化达标验收,形成了纵横交错覆盖全城的道路绿化体系。

横相比较,我们从表1中可以看出,新建道路基本采用四板五带式的道路形式,行道树种有4~5种,绿化带宽,绿量大,绿化带内乔灌花草品种都在10种以上,品种多样搭配合理,突出空间层次感,设计合理并兼顾后期维护。更有些新建道路在绿化当中配置灯光照明,到了夜晚灯光一照,如梦如幻,增加了城市的美感。但新建道路的行道树由于栽植时间短,还没有达到在夏天郁郁葱葱,遮阴蔽日,平时发挥除尘降噪的作用。为了减少新栽植植物对绿化效果及功能作用的影响,如王城大道落难新区段道路最外两侧绿化带采取了小苗木、高密植、落叶与常绿树种紧密交错栽植的方式,既增加了绿量,又降低了成本,自然地利用为苗圃,增加了绿化带的功能,待几年小苗长大后可间伐,栽植到别的绿化道路。在旧城区旧道路,大部分道路是三板四带式或两板三带式,行道树种1~2种,绿化带内的乔灌草,最多的6种,最少的只有草坪配置或单一的绿篱。但大部分行道树,在洛阳市园林部门多年的精心养护下,健壮高大,郁郁葱葱,很好地发挥了除尘降噪、吸收有害气体及遮阴的作用。

4、存在的问题

(1)旧城区旧道路虽经过改造提升,但与新建道路比较,行道树种显得单一,大部分行道树为悬铃木和国槐,绿化带内的乔灌草品种也较少,绿化带窄,甚至有些绿化带,只配置了草坪和单一的绿篱。

(2)在旧道路改造提升时,有些道路为了加宽路面,减窄了绿化带,甚至把原有的绿化带硬化;还有些道路在改造时原来高大健壮的行道树被换掉,重新栽植新的行道树,树冠小,致使以前绿树成荫的街道,在夏天阳光普照。

(3)不管是新路还是旧道都有大量的灌木形成的绿篱,这些大量的绿篱或绿篱形成的漂亮的模纹成为了藏污纳垢的地方,一些生活垃圾,随手丢弃的饮料瓶,被风刮进的塑料袋等隐藏于此,积累多了,清洁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4)有几条贯穿城区的道路绿化带,例如中州中路与南昌路的绿化带草坪面积占了大部分,这样虽然看上去美观,但后期维护量大,用水多,对城市区的除尘、降噪、吸收毒气作用不大,弊大于利。

(5)旧城区道路的绿花带的设计多为规范整齐的模式,缺乏自由、活泼、近自然的设计模式,设计模式较少。

5、建议

(1)逐渐增加行道树树种,增加绿花带内乔灌花草的品种,以乡土树种为主栽品种,大胆引进适合洛阳市生长的外来品种,增加植物多样性,美化环境,还可以利用植物抗逆性,减少病虫害,减少病虫害的施药对环境的污染。

(2)道路改造时尽量保留对已成规模,生长势好,树种优良的行道树;影响道路改造的绿化带尽量保持绿化带的绿量,例如绿化带在缩减的情况下,可以增加种植层次,加大种植密度等。需要硬化作为分隔带的,可以用草坪砖,其内种植耐践踏的地被植物。

(3)对绿篱的管护以及内部的卫生,园林系统可以定期清理,并形成相应的督察制度,以保证工作任务的完成。

(4)尽量减少草坪,逐渐改造为草灌花结合的绿化模式,可以结合洛阳市文化特点,比如“牡丹花城”,加大种植不同品种的牡丹并与其他植物合理配置,形成洛阳市“处处有牡丹,花香溢满城”。

(5)注重整个城市道路绿化的总体规划,增加设计模式,考虑全局,互相搭配,尽量使道路绿化与其它绿地系统形成统一体。

猜你喜欢
洛阳市绿化道路
洛阳市花卉及衍生产业的金融支持
道听途说
洛阳市举办创客教育指导教师培训
城市的道路为什么叫马路
相互吹捧
我爱绿化
沙湖立交绿化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
小猴栽树